來源:新華社
2017-05-21 16:08:05
新華社西寧5月21日電(記者王大千、王鵬)由青海民族大學承擔的珍稀藏藥手掌參的研究近期有了新成果。科研人員發現手掌參菌根真菌對于腫瘤和老年癡呆都有明顯的抑制作用,相關研究成果還為保護和合理利用手掌參資源提供了重要依據。
目前,青海省科技廳組織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大學等部門的專家進行認證,通過和國內國際已有的手掌參研究成果進行對比,確認青海民族大學此次的研究具有創新性,專家組也認定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據了解,主要生長在青藏高原地區的手掌參是一種珍稀的藏藥,千百年前,就有藏族群眾將其研磨成粉,兌入牛奶中飲食,可起到強身健體的效果。由于其遺傳多樣性低,又被過量采集,目前已成為瀕危植物。青海民族大學藥學院院長林鵬程是手掌參研究的學科帶頭人,他告訴記者,目前野生手掌參一年的收獲量只有2噸,種子的實驗室成活率也只有1.3%,這也使得對手掌參的生長習性和繁殖等研究迫在眉睫。
從2005年開始,林鵬程就帶領12人的科研團隊開始了相關研究。“我們發現手掌參的種子是沒有胚乳的,因此它沒有辦法為自身提供營養和能量,而需要通過‘吸引’其他的微生物寄居在其種子當中,由這些微生物為手掌參的成長提供營養和能量。”林鵬程介紹,科研人員正是從這些微生物的角度出發,嘗試在實驗室環境中進行微生物發酵得到了手掌參的菌根真菌。“分析成分后我們發現,實驗室培育的菌根真菌代謝物也含有可以抗腫瘤和抗老年癡呆的物質,其成分和手掌參相同。”
“這一研究成果意味著我們可以逐步解決制造抗腫瘤和抗老年癡呆藥物的原料問題。”林鵬程說,“今后可以通過實驗室培育菌根真菌來獲得原料,不需要大量采集手掌參。”同時,微生物的性狀被充分描述,也有利于人們選擇更適宜手掌參生長的土壤類型,通過野生撫育的方式提高手掌參的物種數量,這對這一珍稀物種的保護開發意義重大。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