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青年報
2017-06-26 07:39:06
6月22日晚上9點,雨依然很大。孟曦如約趕到阜成門附近的一個胡同口,等待接應。吸引她冒著大雨也要前來的,是一份被稱為“大媽鬼餅”的夜宵小吃。不久,胡同里傳來肉餅特有的香氣,在寂靜的雨夜顯得格外溫暖。遠處走來提著食物袋子的小姑娘,與孟曦想象中的大媽形象相去甚遠。從夜里11點才營業的攤點,到現在通過女兒運營的公眾號提前預訂上門自取,阜成門這位做了20多年肉餅的大媽和她的拿手招牌現烤肉餅,始終保持著“神出鬼沒”的風格。雖然吃過的食客對此褒貶不一,但肉餅的名聲越傳越廣,被眾多食客稱為“大媽鬼餅”。
不少食客慕名訂購“鬼餅套餐”
胡同外的接頭
孟曦是因為朋友圈里的一篇文章才知道“大媽鬼餅”的。獨特的招牌,以及作者在文章中妙趣橫生的描述,讓她一下子記住了這個名字,并開始躍躍欲試,打算抽時間去一睹究竟。
文中最打動孟曦的一句話是:“凌晨一點出門吃鬼餅,瘋了吧?”通過網友提供的微信號聯系到“大媽鬼餅”后,孟曦發現,其實想吃一份鬼餅并不需要那么晚。
每天,“大媽”都會在朋友圈更新自己這一天的安排。最近幾個月,她的狀態始終是:“大家好,現在大媽鬼餅改在家烙了,肉餅、鴨蛋和粥需要打包帶走。饞這口兒的親,微信預訂,到大媽以前出攤的地方來取。預訂時間晚六點到十一點半。取餅時間晚六點半到十二點。”每天通知的最后,“大媽”還會提醒大家,“胡同不好停車,您可以把車停在二環輔路上,下車走兩步兒就到了。”
6月22日下午,孟曦懷著試一試的心態聯系了“大媽”:今晚下雨,還出攤嗎?被告之,不出攤了,但仍可以去家里自取,不限量。商量好取餐時間后,“大媽”發來了一個定位地址。定位的位置位于阜成門地鐵站附近一條胡同的胡同口,如約趕到后,孟曦發現周圍并沒有疑似店鋪的位置。但空氣里卻隱隱約約傳來肉餅的香味,幾分鐘后,一個包裹嚴實的小姑娘打著傘,送來了裝有肉餅的餐盒。
迫不及待拿到快餐店品嘗后,孟曦評價說:“肉餅有點咸,但確實很實在。”
數十年的堅持
肉餅套餐的價格,相比網上攻略上的價格略有上漲,一塊餅、一個咸鴨蛋、一碗粥還有塑料袋里的一些咸菜,一共15塊錢。與網上流傳的“餅10塊,蛋3塊,粥1塊”相比,套餐價格的上漲,主要是由于小米粥換成了棒渣粥,“成本漲了”。
前來送餐的小姑娘是大媽的女兒,也是她在實際運營“大媽鬼餅”微信號,負責每天接受訂單。但實際烙餅的還是大媽,女兒僅幫忙打包。據女兒介紹,大媽今年50多歲,烙餅已經有很多年了,此前一直在附近擺攤。
而根據熟悉食客介紹,大媽的肉餅攤已經有了至少20多年的歷史,“我小時候就聽說已經擺攤十多年了,從我開始吃到現在又十幾年了。”
在“大媽”4月以前的朋友圈狀態里,仍能看出每天出攤前的“預告”,幾乎每天的出攤時間都穩定在夜里11點。根據眾多食客的記錄,彼時大媽的烙餅攤常常會營業到凌晨3點。從夜里10點多開始,就會有人陸陸續續排隊,等待大媽的出現。為了照顧到所有人,大媽會進行統一安排,拒絕個別客人一次購買多張肉餅的要求,“賣不了這么多,那后邊排隊的還吃不吃啦?先給你烙兩張,剩下的,等沒人時候再買吧。”
由于總是出現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大媽的肉餅漸漸開始被食客們稱之為“鬼餅”。口口相傳后,“阜成門大媽鬼餅”的名號也越來越為大家所熟知。
看不見的餅香
大媽的出攤規律第一次被打破出現在今年3月底。3月22日那天,“大媽”第一次在朋友圈提到,“最近管得太緊,至少每天都得十二點半以后出攤。”同月26日,“大媽”在朋友圈通知大家:“近期管得太嚴,大媽今天只能在家做肉餅了,肉餅和鴨蛋需要打包帶走。由于在家里不能影響鄰居休息,只能做到11點。需要的親,可以預訂,到大媽每天出攤的地方來取。”此后,每天在家做肉餅、提前預訂再上門自取成為大媽鬼餅新的經營方式。
據大媽的女兒介紹,母親擺攤已經有很多年,但從一開始就“沒名,也沒有執照,也沒啥秘方,就是路邊攤”。甚至流傳甚廣的“大媽鬼餅”也是別人給起的,大媽自己也不清楚具體是什么時候自己做的餅就成了“鬼餅”,只是大家都這么叫,就用了這個名字。
大媽不再出攤后,深夜的阜成門街頭,再也不見排隊買餅的獨特景象,但許多人仍保留了去大媽那兒買一塊肉餅的習慣。小樂住在離阜成門幾公里外的地方,今年3月第一次聽說了“大媽鬼餅”的存在,立馬就去嘗試了下,“其實說多好吃也不一定,主要是得拔個草。”小樂記得自己第一次去的時候,大媽的攤前還排著長長的隊,“寒風瑟瑟中至少等一個小時。”吃過一次后,小樂就喜歡上了大媽烙的肉餅,“尤其是晚上餓了,周圍沒啥吃的,聞見肉餅的味道,再來點小米粥,確實解氣。”
不確定的未來
對于小樂來說,大媽的小攤是北京街頭最接地氣的深夜食堂之一。可惜的是,如今食堂已經不再。好在“還可以微信直接訂,然后送出來”。
不同于樂觀的食客,大媽的女兒對于未來充滿了擔憂,“擔心朋友圈‘太大’,畢竟我們是無照經營,之前擺攤時就曾被舉報過”。
當被問及為何不開一家店時,她說,現在已經沒有開店的想法了,主要還是因為母親目前年紀太大,身體大不如前。不少食客也覺得,如果開了店,“大媽鬼餅”有可能就變味了。
“吃的其實不止是餅的味道,也是半夜一伙人在路邊排隊的那個感覺。當你拿到一份餅,看著后面苦等排隊的人,那種感覺真好。”小樂說,現在可能還有人喜歡這種偷偷摸摸預訂、“接頭”的感覺。
不過在大眾點評網上,也有一些買過“鬼餅”的人給出了差評,認為不夠衛生,味道也沒有傳說中的那么好,甚至還有人買了以后“沒敢吃”。
“有網友把‘大媽鬼餅’列為京城十大路邊攤之一,對這樣口口相傳的深夜食堂,如何讓它合理合法地延續下去,對于城市管理者來說也是個考題 。”孟曦說。
文/本報記者 孔令晗 線索提供/王先生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