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2017-07-05 08:22:07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治國從治家開始。“家規”是治家教子、修身處世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5年5月22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推出“中國傳統中的家規”欄目,第一期發布《鄭義門:孝義傳家九百年》,此后堅持定時定點,一周一期“周二見”,到今天發布《周敦頤: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漣而不妖》,兩年多來,整整發布了100期。今年3月,我們精選其中50期編輯成《中國家規》一書,由中國方正出版社出版,進一步擴大中國傳統家規家訓文化的影響力和覆蓋面。
100期里面涵蓋了多少歷史文化名人、世家名門望族?這些家族為何累世風流、人才輩出、簪纓不絕?其中有何奧秘和共同點?
100期里面闡釋了哪些經典家規家訓?這些家規家訓都講述了怎樣的治家之道?為何它們穿越時空依舊熠熠生輝?
今天我們帶您重溫100期的內容。
明清時期的家規超過一半
浙江浦江鄭義門 山西靈石王家大院 河北容城孫奇逢 江西永修“樣式雷” 浙江蘭溪諸葛村 江蘇南京顏之推 山西祁縣喬家大院 浙江金華沈氏 江西吉安胡銓 山東曲阜孔府 江西九江陶淵明 湖南雙峰曾國藩 陜西漢陰沈氏 江西修水黃庭堅 浙江蕭山汪輝祖 福建福安廉村 江蘇南通張謇 范仲淹 江蘇高郵王念孫王引之 王羲之 江西德安義門陳 重慶秦良玉 福建仙游蔡襄 安徽歙縣“張一帖” 湖南岳陽張谷英村 朱熹 上海松江陳繼儒 江蘇揚州阮元 山西晉城陳廷敬 陜西韓城黨家村 江蘇蘇州王錫爵 河北正定蘇天爵 福建福州林則徐 湖南益陽胡林翼 袁了凡 陜西嵐皋杜氏 山西聞喜裴氏 福建三明楊時 山西夏縣司馬光 四川眉山蘇東坡 江蘇昆山朱柏廬 浙江金華胡則 江蘇無錫華氏 江西南昌汪山土庫 浙江臨安錢氏 陜西白河黃氏 浙江杭州西溪洪園 福建連城培田吳氏 陜西潼關楊震 江西浮梁滄溪村 福建廈門蘇頌 江蘇興化鄭板橋 安徽績溪章氏 安徽桐城張英張廷玉 浙江義烏徐僑 河南鞏義康百萬莊園 福建龍巖客家(一) 重慶喻茂堅 浙江金華盤溪何氏 四川達州衛承芳 福建龍巖客家(二) 江蘇揚州何園 浙江磐安羊氏 河南三門峽姚崇 福建龍巖客家(三) 江西金溪陸九淵 山東鄒城孟子 浙江文成劉伯溫 北京紀曉嵐 福建安溪李光地 江蘇常州莊氏 河南孟州韓愈 湖北公安三袁 遼寧遼陽王爾烈 貴州織金丁寶楨 浙江杭州龍門古鎮 梁啟超 江蘇泰興何氏 安徽池州東至周氏 廣東連平顏氏 浙江余姚王陽明 浙江金華呂祖謙 江蘇昆山顧炎武 四川劍閣李榕 河北南皮張之洞 山西呂梁于成龍 浙江溫州英橋王氏 山東臨沂瑯琊王氏 浙江海寧許汝霖 北京“四大恒”董氏 安徽合肥包拯 湖南湘陰左宗棠 廣西興業何以尚 山東桓臺王漁洋 河南安陽馬氏莊園 江蘇宜興周處 四川新都楊升庵 陜西眉縣張載 浙江桐鄉張履祥 周敦頤100期“中國傳統中的家規”一覽表,點擊跳轉相應專題鏈接
100期“中國傳統中的家規”,每期講述一個中國歷史上有影響力的人物或族群的家規家風故事。從時間上看(以核心人物出生時間或家族始遷時間為基準),上起春秋時期孔子,下至晚清梁啟超,包括楊震、陶淵明、司馬光、蘇東坡、朱熹、王陽明、林則徐、曾國藩等歷史人物,也有山東瑯琊王氏、浙江鄭義門、福建客家、山西喬家大院等知名族群。
中國古代家規家訓文化起源甚早,如先秦時期周公誡子侄、孔子庭訓孔鯉等。到了三國時期,諸葛亮的《誡子書》倡導“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強調修身養德,為后來的家規家訓樹立了典范。
南北朝是家規家訓文化盛行之始。北齊顏之推所作的《顏氏家訓》被譽為“家訓之祖”,其訓誡以家庭整體為對象,內容十分完整成體系,分教子、治家、慕賢、勉學等二十篇,把此前碎片化的家規文化推到了一個高峰。
100期傳統家規中,誕生于宋朝、明朝、清朝的家規較多。其中,明清時期的家規數量更是超過一半。學界一般認為,中國古代的家規家訓成型于兩漢,成熟于隋唐,繁榮于宋元,明清達到鼎盛。在明清時期,家規家訓的普及達到了新的階段,家規文本大量增加,其中的許多名言警句成為人們服膺的治家良策或修身典范,而家族名人的世代輩出、繁衍長久,也讓這些家規的社會影響十分久遠。
囊括近70個姓氏的家規家訓
100期傳統家規中,刊登了近70個姓氏的家規家訓,其中又以王姓、張姓、陳姓、何姓的家規家訓為多。這些姓氏由來已久,人口眾多,分布全國各地,且姓氏中涌現了較多歷史文化名人,他們追宗念祖,對家族精神不斷傳承完善。
有意思的是,欄目講述的一些歷史人物甚至是該姓氏的發脈始祖。如東漢的楊震,被公認為楊氏家族的發脈始祖,其“清白吏”的家規,澤被千年,對子孫后代產生了深遠影響。以楊震“四知”典故命名的“四知堂”“清白堂”遍布各地。再如,山西省聞喜縣的裴柏村是海內外裴氏的發源地,有“族人遍九州,天下無二裴”之說。
所涉地域主要為中原或江南地區
100期“中國傳統中的家規”地域分布圖
從地域上看(以人物出生地或家族主要聚居地為基準),100期欄目內容共涉及20個省市,其中以浙江、江蘇、福建、江西、山西、陜西、安徽等地的家規為多。
這些地區或為中原或為江南,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社會經濟比較發達,崇文重教之風盛行,哺育了諸多歷史名人和世家望族。
許多家族歷經數百年風流不衰,冠冕不絕,中進士、舉人者數以百計,形成了罕見的家族盛況。比如,前文提到的山西裴柏村的裴氏家族,自古為三晉望族,先后出過宰相59人,大將軍59人,正史立傳與載列者600余人,裴柏村也被譽為“中華宰相村”;山東瑯琊王氏則被譽為“中古第一望族”,從西漢至隋唐年間,有600余人名垂青史,92人擔任過相當于后世宰相的官職,涌現了“孝圣”王祥、“友圣”王覽、東晉名相王導、“書圣”王羲之等一大批杰出人才;浙江臨安錢氏自唐末以來,載入史冊的名家逾千人。近代以后更是文壇碩儒、科技巨擘云集,海內外院士子弟數以百計,錢三強、錢學森、錢鐘書、錢穆等皆出其門下,被公認為“千年名門望族、兩浙第一世家”。
頗為值得關注的是,100期家規中還有不少“父子檔”“兄弟檔”。蘇洵、蘇軾、蘇轍一門父子三詞客,唐宋八大家占據其三,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湖北公安的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世稱“公安三袁”,開創文學史上著名的性靈學派;清代“父子宰相”張英、張廷玉皆為名臣,為官廉慎,治家謹嚴;江蘇高郵的王念孫、王引之父子,家學深厚,在訓詁學、音韻學方面做出杰出貢獻,海內學者稱之為“一門絕學,兩代宗師”;而晚清的梁啟超家族,一門三院士,九子皆才俊,更是傳為佳話。
涵蓋家書、詩訓、聯語等多種形式家規家訓
一個源遠流長的民族,必有它繁衍興盛的優良傳統;一個世代昌隆的門第,也必有它賴于持家的寶訓。
100期“中國傳統中的家規”涵蓋的經典家規家訓
中國傳統中的家規家訓內容豐富、形式多樣。100期欄目內容中,歷史人物、名門望族大都制定有成文的、有較強約束和教化意義的家規家訓。但這些家規家訓名稱多樣,如家誡(戒)、家范、家約、家語、家箴、家法、家則、家勸、庭訓、世范、宗訓、族規、莊規、公約等,典型的有鄭義門的《鄭氏規范》、義門陳的《家法三十三條》、曲阜孔府的《孔氏祖訓箴規》等。一些歷史人物制定的家規家訓則名字中往往帶有濃厚的個人色彩,如朱熹的《朱子家訓》、袁黃的《了凡四訓》、張英的《聰訓齋語》(聰訓齋,張英的書房名字)等。
此外,欄目也刊發了不少以家書為主要形式的家規家訓,如鄭板橋、曾國藩、左宗棠、梁啟超等人的家書。一些大家族聚族而居的傳統院落則往往留下楹聯匾額家訓。在喬家大院、王家大院、客家土樓、康百萬莊園等中,家族主人將修身養德、為人處世之道書于楹聯匾額中,鐫刻于墻上,讓子孫于轉身回眸之間時時誦讀默記,接受熏陶。
也有一些人將訓誡內容刻在器物上,供子孫經常觀看。紀曉嵐就把硯臺、尺銘上能夠刻字的地方,都鐫刻上一些有哲理的句子,既警誡自己,又教育后人。比如,他在一把自己經常使用的木尺上刻了四個字“守正規直”,提醒后人做人做事要有準則、守規矩。
還有一些人則將訓誡內容作成詩讓子孫詠讀。張之洞就專門寫過一首《續輩詩》:“仁厚遵家法,忠良報國恩。通津為世用,明道守如珍。”既為張家子孫取名定下排輩依據,更將“仁厚”“忠良”等為人處世準則銘刻在后人基因之中。
100期中國傳統家規家訓中,都有哪些經典名句?
100期“中國傳統中的家規”高頻詞
中華傳統家規家訓雖然內容十分豐富,涉及的領域極其廣泛,但核心內涵始終為“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八個字,敬祖宗、孝父母、愛國家、勤耕讀、勉讀書、尚廉潔、敦善行、慎交游等是其中的高頻詞。家規中的不少名句,流傳千古,膾炙人口。
踏著歷史的足跡,
找尋力量的源泉。
幾個家族穿越歷史風云,成就世代傳奇。
數條家規傳遞家教家風,講述家國情懷。
悄然之間,激起我們的心靈漣漪。
不知不覺,喚起最深處的情感共鳴。
綿綿不絕,相印于心。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兩年歲月,你我一同走過。
未來時光,我們繼續相約。
(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蘭琳宗丨制圖:張舒誼 李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