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17-11-10 21:25:11
新華社北京11月10日電(記者湯陽 劉美子 水金辰)網購——讓世界驚嘆的中國“新四大發明”之一。當“雙十一”購物節來臨,那些在華學習生活的外國人準備好了嗎?
“我在淘寶上看中了一件大衣,現在就看‘雙十一’活動力度有多大,會不會打折。”正在中國人民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俄羅斯姑娘娜塔莉亞,用一口流利的漢語笑著告訴記者。
從2010年大學畢業回國,到今年考取人民大學的博士研究生,雖然有兩次來華求學的經驗,但“雙十一”對娜塔莉亞來說,還是一種全新的體驗。“以前大家都是去逛商場,這次來發現大家都等著在網上‘搶’東西。”她說。
臨近“雙十一”,巴基斯坦留學生阿芙沙爾將早已選好的食品、孩子的玩具、衣物、家里需要添置的冬被以及電子產品放進購物車。去年因為不熟悉規則搶購失利,今年他決定吸取教訓,提前選好商品支付定金。
“去年聽朋友說‘雙十一’會有很多的折扣,可是等我去買的時候,很多東西都售完了,后來我才知道大家都是在凌晨搶購,聽起來真的很瘋狂。”阿芙沙爾說起來去年的事情,言語之間還透出幾分遺憾。
他告訴記者,在巴基斯坦只有首都才有比較便利的網購條件,但是在中國,網絡成為身邊朋友們購物的主要渠道。“在網上,你幾乎可以買到任何想買的東西,我雖然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習,但在合肥也可以買到正宗的巴基斯坦大米。”阿芙沙爾說。
加拿大人卡迪夫已經在中國生活了十多年,還娶了一位中國太太,在他看來,“雙十一”是個“愛恨交織”的日子,他笑稱自己的太太也是一位資深“剁手族”。
“平時我自己從網上買東西不多,都是我太太在負責。去年‘雙十一’我們買了很多東西,今年準備買些咖啡和罐頭。”對于“雙十一”從“光棍節”演變成為現在的購物節,卡迪夫覺得非常有趣,他覺得這反映了中國互聯網經濟的快速成長。
相比前面幾位“菜鳥級”選手,來自巴基斯坦的亞斯明才是真正的“資深買家”。去年“雙十一”,她就搶購了一些手表、首飾、箱包、茶葉等帶回國,分給家人朋友,很受好評。
“我和我先生都是留學生,網購最大的吸引力還是在價格上,其次是物流、質保等服務。但說實話,有時候實際收到的物品和想象中相比還是有些差距。”亞斯明說,目前她家每月要從網上購買4000元人民幣左右的商品,占家庭消費比例的80%。
盡管如此,今年各大電商平臺燒腦的“雙十一”規則還是讓她感到有些頭疼。“對于我們來說,不太能理解這些復雜的規則,APP看起來有些眼花繚亂,比如優惠券的領取和使用等。”亞斯明表示。
有人躍躍欲試,也有人理性克制。愛吃包子、炒飯和牛肉面的美國小伙子霍頓,目前是合肥一所中學的專職外教。在他看來,雖然網購是一種讓人驚嘆的發明,但還是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來買東西。
“這是我第一次來中國,我很愛這里。我覺得中國生活比美國更便捷,比如共享單車、支付寶,太驚人了。平時我會在淘寶上買些日用品和實體店里找不到的東西,價格很便宜、收貨也很快。但是這段時間我沒什么需要的,應該不會買。”霍頓說。
同樣保持理性的,還有來自美國的留學生托尼。雖然平時也會從網上買東西,但他覺得,網購的初衷應該是為了讓生活更便捷,讓人節省更多的時間去工作、休閑、陪伴家人。“中國的‘雙十一’和美國的‘黑色星期五’購物節有些相像。我想對那些瘋狂購物的人說‘請冷靜些’。”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