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
2017-11-14 22:40:11
馮波胸前掛滿了在各個城市參與獻血宣傳的紀念章
人民網南寧11月14日電 (朱曉玲、實習生封小玉)11月13日,南寧中心血站迎來了一位特別的志愿者,他就是曾被網友稱為“最美理發師”的馮波。馮波一人一車騎行到南寧,進行無償獻血宣傳,號召更多人加入其中。
今年41歲的馮波是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獲得者、無償獻血愛心傳遞大使。2011年,他開始單人單車宣傳無償獻血的騎行之路。今年10月18日,馮波從河南鄭州啟程。他一路向南,途經湖北、湖南,進入廣西。
2011年至2015年,馮波曾先后4次遠途騎行,沿河北唐山至哈爾濱、北京至漠河、唐山至三亞、北京至西藏拉薩等路線,聯系當地血站開展宣傳活動。2017年,馮波從大理出發,途經麗江、香格里拉至邊藏線。6年騎行路程已有3萬多公里。到現在,只差7個省份,馮波就騎行了整個中國。
“一個人獻血一萬次也不及一萬人獻血一次來得實際。”
2002年,馮波開始第一次無償獻血,至今累計獻血130多次,獻血量達5萬多毫升。2006年,馮波成為一名造血干細胞志愿捐獻者。從2008年9月開始,馮波還每月捐獻一次血小板。
獻血多年來,馮波逐漸了解了當前的無償獻血狀況。他說:“目前無償獻血的主力人群還是以40至50歲的中年人為主,年輕一代由于缺乏對無償獻血知識的了解,不愿參與獻血,加之現在全國各大醫院的用血量與日俱增,獻血人群出現了斷層,血荒現象一直存在。”
騎行途中遇到的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馮波的宣傳對象,他用講故事的方式將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旁人,“一邊獻血還能一邊騎行大半個中國,你說獻血能有害身體健康嗎?”每到一個城市,馮波都會主動聯系當地血站,無條件配合宣傳無償獻血。這些年,每一次街頭宣傳、媒體采訪他都不厭其煩地一遍遍講訴自己的經歷,為的就是能有更多人參與無償獻血。
用馮波的話來說,“一個人獻血一萬次也不及一萬人獻血一次來得實際。”在宣傳無償獻血的時候,馮波有意識地把目光著重放在年輕人身上。在他看來,獻血者主力年輕化,可以延長獻血年限。他打了個比方,“我現在41歲,按照獻血法規定,我還可以獻血不到20年。但是如果是20歲的人呢,他就可以獻40年。”
去年5月25日,是馮波兒子19歲的生日。兒子特地趕到廈門,跟父親一起參與無償獻血。把最親的人帶進無償獻血隊伍,這正是馮波對于獻血有害健康這一誤解的有力回應。
“只要這個事情我認為有意義,我就會堅持做下去。”
作為一名理發師,理發是馮波的全部生活來源。每次騎行宣傳都是靠省吃儉用攢錢,錢花光了就找個理發店打工。他騎行的自行車跟一般騎行者的不同,后面還多了一個小拖車,里面除了這些年的獻血證、榮譽證書、無償獻血的宣傳資料,還有鍋碗瓢盆,加起來有130多斤。為了省錢,騎行途中,馮波幾乎都是自己生火做飯。
2012年從北京騎行到漠河的時候,馮波曾遇到過兩只狼,這兩只狼追著他跑了4個小時。他一路狂騎,實在跑不動了才敢停下來回頭看,發現兩只狼終于被甩掉了。
風餐露宿,路遇危險,這些對于馮波來說已經是常事。
面對他人的質疑,馮波無奈地笑笑說:“說實話,在遇到困難遭受冷漠的時候,包括我自己都不理解我自己,何求別人呢?”
沮喪是一時的,當以身說法的經歷打動到別人的時候,馮波又會立馬重燃熱情。“不求別人理解我,只要這個事情我認為有意義,我就會堅持做下去,堅持到底。”
“我獻血會獻到不能獻為止,騎行會堅持到不能動為止。”——這是馮波常說的一句話。
“一生能做一件這么有意義的事情,知足了。”
2006年,馮波參與救助了一名患白血病的女孩。女孩后來簽署了捐獻眼角膜志愿書,并表示希望別人替她看看明天的太陽。這讓馮波深受感動。
7年過后,馮波在深圳簽署了遺體與器官捐獻志愿書,成為名副其實的“三獻”(無償獻血、造血干細胞捐獻、遺體器官捐獻)志愿者。
2015年騎行川藏線的時候,馮波是揣著遺書去的。馮波在遺書中寫道,“如果我真的意外離開了這個世界,除了捐獻器官外,把我騎過的自行車,以及獻血證、榮譽證書都埋到墳墓里,墓碑上刻著‘一個無償獻血宣傳者葬于此’。”
“我就是一個普通人,想到一生能做一件這么有意義的事情,即使明天離開了,我也非常知足了。”馮波說。(完)
載重130多斤的自行車
馮波6年騎行3萬多公里
馮波通過騎行宣傳無償獻血
馮波騎行在路上
馮波向路人宣傳無償獻血
馮波在路邊掛起宣傳橫幅
馮波在路邊宣傳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