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18-03-21 14:49:03
孫應祥是云南省師宗縣南盤江林業局的一名普通護林員,他一個人管護著3萬多畝林區,在遠離人煙的深山,一干就是十四年。(新華網 羅春明 潘越 攝影報道)
孫應祥管護的瑤人溝禿杉箐林區,擁有師宗縣現存面積最大的原始森林,動植物資源豐富,生態地位十分重要。林區管護站也是南盤江林業局20多個管護站中最偏遠的一個,原有三名護林員,由于交通不便、條件艱苦,其中兩名相繼離開了。圖為林區深處的瑤人溝禿杉箐森林管護站。(新華網 羅春明 潘越 攝影報道)
一把短鋤、一只水壺、一個干糧袋,這就是孫應祥巡山的裝備。十幾年來,他每次巡山都要走二三十公里山路。圖為孫應祥在巡山途中。(新華網 羅春明 潘越 攝影報道)
由于孫應祥的精心管護,他負責的林區十幾年來沒有發生過一起森林火災,也沒有出現過偷砍盜伐、亂占林地的現象,他也因此年年被評為先進。老孫說,干就要干好、干到底,不干就別來。圖為孫應祥在巡山途中休息。(新華網 羅春明 潘越 攝影報道)
長年巡山,林區的角角落落孫應祥都走遍了,熟悉得“閉著眼睛都能走出去”,對森林里的各類動植物資源也如數家珍。圖為孫應祥向記者介紹深山里的野生茶樹。他日常喝的茶都是從山上采摘的野生茶葉。(新華網 羅春明 潘越 攝影報道)
初春季節正值森林火險期,老孫的防火任務更重了,出現火情甚至還要連續在山上蹲守。有一次,鄰縣的林區發生了山火,起火點緊挨著老孫管護的林區,為了防止山火蔓延,他就在山上守了三天三夜。圖為孫應祥在巡山途中取山泉水喝。(新華網 羅春明 潘越 攝影報道)
每天巡山回到管護站,孫應祥都要認真填寫巡山記錄,詳細記錄下當天巡山的情況。(新華網 羅春明 潘越 攝影報道)
以前,糧食和蔬菜只能每周一次走著路到20多公里外的鄉街子去買。后來,孫應祥自力更生,在管護站房前屋后種起了各種蔬菜,解決了吃菜問題。圖為孫應祥在菜園里采摘蔬菜。(新華網 羅春明 潘越 攝影報道)
孫應祥在深山護林,妻子周粉香則在縣城的家里照顧兩個孩子,每年只能見一兩次面。正值森林火險期,孫應祥出門巡山常常是“兩頭黑”,周粉香就來管護站給老孫做飯,讓他巡山回來能有口熱飯吃。圖為孫應祥和妻子在吃飯。(新華網 羅春明 潘越 攝影報道)
孫應祥是個勤勞的人,在護林的同時,還養起了牛、羊、雞和蜜蜂,不僅改善了深山里的生活,還能補貼一家人的開支。圖為孫應祥和妻子趕著羊群進山。(新華網 羅春明 潘越 攝影報道)
孫應祥還種了90多畝杉樹,閑暇時就來杉樹林里轉轉。十多年過去了,杉樹逐漸長大成材,孫應祥說就像看著孩子長大一樣“特別欣慰”。圖為孫應祥在自己種植的杉樹林里。(新華網 羅春明 潘越 攝影報道)
圖為孫應祥在給杉樹修整枯枝。(新華網 羅春明 潘越 攝影報道)
管護林區十幾年,老孫對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很深的感情,看看樹木的長勢、聽聽林間的鳥叫,這成了他最大的樂趣。他說,孤獨的時候就去山上轉轉,看看樹木長得好,心里也就沒什么難過的了。圖為孫應祥在山上查看樹木長勢。(新華網 羅春明 潘越 攝影報道)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為守護這片珍貴的森林資源,孫應祥十幾年獨自堅守在大山深處。他說,國家就像一個小家,干什么活的人都要有。雖然收入低,生活條件也差,但堅守十幾年,心中無怨無悔。(新華網 羅春明 潘越 攝影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