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18-03-28 22:23:03
新華網北京3月28日電(郝多)受大風天氣影響,3月28日,我國內蒙古中東部、華北中北部以及東北大部地區出現沙塵天氣,對公眾的健康和出行產生不利影響。針對本輪天氣過程,記者采訪了中國氣象局環境氣象中心高級工程師桂海林,就沙塵天氣的源頭、成因、影響范圍等公眾關注的問題進行解疑釋惑。
嘉賓:中國氣象局環境氣象中心高級工程師 桂海林
采訪人:中國氣象報記者劉佳 王美麗 段昊書 新華網記者 郝多
桂海林(左)接受記者采訪。王美麗 攝影
記者:本次沙塵天氣的影響范圍、強度和持續時間是怎樣的?
桂海林:今年以來,我國已出現4次沙塵天氣,而此次過程是影響范圍最大的一次。其中,黑龍江東南部、吉林東部、遼寧、河北中北部、北京、天津、山西北部、內蒙古中西部、甘肅西部、新疆南疆盆地等地的部分地區出現揚沙或浮塵天氣,南疆盆地東部局地還出現沙塵暴。此次過程無論從強度及影響范圍來說,都與常年同期相比接近,但北京地區為今年以來最強。
28日夜間開始,上述地區沙塵天氣逐漸減弱,其中,北京由于大氣擴散條件沒有得到明顯改善,預計28日至29日兩天仍會受浮塵影響,28日夜間起逐漸減弱。
全國沙塵實況圖(3月26日-28日)
記者:沙塵天氣出現的成因及氣候背景是什么?
桂海林:產生沙塵天氣有三個必要條件:大風天氣、沙源地氣候條件、影響范圍內的大氣擴散條件。
近十天以來,北方地區與常年同期相比氣溫偏高4-6℃,利于土壤解凍,使地表容易起塵。同時,內蒙古中東部、東北、華北地區降水與同期相比明顯偏少,使得沙塵在地表的附著力降低,為沙塵天氣的產生提供了充分的物質基礎。部分沙塵天氣影響地區的由于自身大氣擴散條件較差,沙塵被大風帶來后,容易停留在這一區域上空并緩慢沉降,因而局地受影響時間持續較長。
就動力條件看,影響我國北方地區的蒙古氣旋發展強盛,沙源地風速大、容易起沙。沙塵最初的源頭來自蒙古國境內,在沙塵隨大風向南、向東“行進”的過程中,我國內蒙古等地的沙地、沙漠地區也給予了一定“補充”。隨著氣旋東移發展,攜帶上游的沙塵影響到北京及周邊地區。
記者:未來一段時間是否還會出現沙塵天氣?
桂海林:預計未來10天,冷空氣和氣旋活動較為活躍,新疆南疆盆地、內蒙古中西部、西北地區東部等地多揚沙或浮塵天氣,局地有沙塵暴。其中3月29日至31日,新疆南疆盆地、內蒙古、甘肅西部、寧夏中北部、陜西北部等地將有浮塵或揚沙天氣,內蒙古西部、新疆南疆盆地、甘肅西部部分地區有沙塵暴。4月2日至3日,新疆南疆盆地、內蒙古中西部、甘肅西部及華北北部等地還有一次沙塵天氣過程。
預計4月份,歐亞中高緯度地區環流呈明顯階段性變化特征,上旬北方地區冷空氣活躍,沙塵的動力輸送條件較好,華北地區出現沙塵天氣的可能性大;中、下旬北方冷空氣勢力轉弱,不利于華北地區出現沙塵天氣。
記者:近年來,春季沙塵天氣發生情況是怎樣的?
桂海林:近些年,我國出現沙塵天氣的頻率逐年減少。據數據顯示,2000年至2017年,沙塵的日數呈現出自西向東、自北向南逐漸遞減的規律,其中,新疆南疆盆地為沙塵發生頻率最高地區,其次是內蒙古西部及甘肅河套以西地區。
2000年至2017年,我國平均每年出現沙塵天氣過程13.6次,較常年平均(1981年至2010年)偏少1.3次;尤其是2011年至2017年,年平均只有10.3次。而在2017年,我國共出現9次沙塵天氣過程,其中揚沙天氣過程8次、沙塵暴天氣過程1次,均少于常年平均。整體來看,2000年以來我國沙塵天氣呈減少趨勢,但由于每年氣候背景不同,部分年份也會出現波動。
就北京地區來說,2011年至2017年,平均沙塵日數在3天左右。從氣候變化趨勢看,北京春季沙塵天氣仍處于年代際偏少的氣候背景下。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