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南方日報
2018-07-23 22:38:07
梅州平遠縣因地制宜、精準施策,鄉村振興“落子有聲”
鄉愁已賦田園間 產業孕育山水中
通過打造田園綜合體,梅畬村正煥發出新生機。 劉強 攝
在平遠走一走,只見鄉村一派新顏,這邊是舊石磨、廢瓦片砌成的新景觀,那邊是沉睡老屋改造成的游客服務中心,濃郁客家風格的民居星羅棋布鑲嵌于田野間,墻面繪上了充滿人文特色的村規民約。
這“詩與故鄉”兼具的情景,正是梅州市平遠縣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所取得的成效。
近日,平遠縣第十三屆委員會第六次全會再提鄉村振興,要切實增強實緊迫感使命感和責任感,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體要求,扎實做好“三清三拆三整治”、節點打造等工作,做到村莊有看頭,群眾有甜頭,干部有干勁,全面推進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
下好環境整治“先手棋”擦亮美麗鄉村底色
驅車從河頭鎮向陽村穿村而過,只見河道如玉帶蜿蜒流過,河岸兩邊的客家民居錯落有致,房前屋后還可以看到用舊石磨、廢瓦片砌成的矮墻。整個村落干凈整潔又不乏村趣,正如一幅活動著的田園村居圖。
今年66歲,一直生活在向陽村的村民林育興用“翻天覆地”來形容家鄉的變化,河道兩旁遮擋視線的竹子被砍了,昔日臟亂差的廢舊倉庫拆除后搖身變成了小廣場。他指著遠處的風雨橋說:“以前那邊的橋就只剩下兩個橋墩了,現在利用舊橋墩重修了風雨橋,晚上好多人去乘涼。”
2017年8月,向陽村正式啟動“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開始新農村建設。推進過程中還遇到過阻力,為解決新農村建設中土地問題這一攔路虎,向陽村村委會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商討建設方案,黨員和村民理事會挨戶上門,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最終建設公園、廣場、沿河公路的計劃得到了一致擁護。
“我們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都是就地取材,‘三清三拆三整治’后遺留下來的廢舊瓦片、舊磚頭、舊石墨都保留了下來,作為村道兩旁和公園里的一大景觀,在節約成本、美化環境的同時,保留村莊的鄉土氣息。”向陽村黨支部書記黃志堅說,向陽村以舊物安放鄉愁,讓人們切實體會到整個村莊的巨大變化,“現在鄰村都羨慕我們呢”。
向陽村的變化引來了鄰近雙溪村、河清村村民艷羨的目光,主動要求加入規劃,打造“十里花海·夢里水鄉”美麗鄉村示范片。
而這只是平遠縣全面推動鄉村振興工作的一個縮影,今年7月初召開的平遠鄉村振興工作會議指出,推動鄉村振興是著力解決平遠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必然選擇。平遠要走好環境整治“先手棋”,全域推進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創建。
如今,環境整治“先手棋”已落子,截至目前,平遠已有158個自然村完成了“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拆舊復綠33.9萬平方米,改造外立面31.5萬平方米。根據規劃,平遠力爭至2019年70%以上村莊達到干凈整潔村標準,至2020年底所有行政村達到干凈整潔村標準,60%以上村莊達到美麗宜居村標準。
激活產業發展“棋眼”確保美麗鄉村成色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要想確保鄉村振興的成色,應當聚焦著力點,夯實動力源。整治村容村貌只是起點,民富村興才是目標,平遠以產業發展為“棋眼”,推動鄉村振興。
泗水鎮梅畬村藏在綿延大山山凹里,全村依山而建,舉目望去,皆是青山綠水,連綿坐落在山間的是典型的古韻客家民居,村內還有古驛道、望梅亭等人文古跡。然而,如此美麗的山寨人家,常住人口只有約480人,年人均收入不足8000元。
為了扭轉村美人少收入不高的局面,2017年,平遠縣通過招商引資引進客天下·梅畬田園綜合體鄉村振興發展項目,以鄉鎮城互動融合發展模式打造梅畬。
變化從此展開,丟荒的水田、山地被重新復耕,廢舊的祖屋、吊腳樓計劃改造成民宿,村民變為員工、股東,村黨支部書記劉洪變成梅畬農旅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看到變化后,不少村民都回來工作了,目前梅畬農旅公司已經成立68人的耕作隊,田園演出隊,影視創作組等,吸收了梅畬及鄰近村超百人為員工,他們每月收入為3000元到5000元不等。”劉洪算起了經濟賬,該村共有可耕作及開荒土地面積約2600畝,村民可將荒棄水田、旱地、山林以出租形式供給企業使用,采用租金轉股金模式入股并參與分紅,入股后村民還可以在公司工作,再獲一份工資收益。根據協議,土地保底收益金首年是53.82萬元,后續每5年提升10%左右,每年12月30日之前發放。待田園綜合體正式運營后,村民還可以獲得二次分紅福利。
放眼全縣,平遠縣以建設生態富民帶為支撐的鄉村振興藍圖也已繪就,將特色小城鎮、田園綜合體作為實現產業興旺的重要抓手,通過政府引導、市場運作、政策扶持,加強策劃與規劃,積極融入生態、文化、休閑等元素,讓創業與鄉愁同在,人與自然共生,延續田園牧歌,彰顯現代文明。
培育文明鄉風提升美麗鄉村內涵
如果說宜居宜業是鄉村振興的面子,那么鄉風文明則是鄉村振興的里子,平遠在推進鄉村振興過程既要面子也要里子,充分利用鄉賢、理事會等示范帶動,不斷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
盛夏時節的傍晚,長田鎮長田村石賴坑村民黃興紅正抱著寶寶在村中公園散步,談到村中變化,她指著眼前的公園說,這公園就是新修建的,村里路也拓寬了,原來車是開不進來的。
這些變化得益于外出創業鄉賢黃亮新、黃亮興兄弟倆對家鄉的支持,近年來,兄弟倆先后捐資400多萬元用于修建村祖祠、鄉道、橋梁、河堤等村中基礎設施建設。
在他們的帶動下,當地其他鄉賢和村民參與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的熱情被進一步激發。
2015年8月,以創新社會管理、推進村民自治、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水平、促進農村改革發展為目的,石賴坑成立了村民理事會,黃亮新任名譽理事長。村民理事會成員由本村民小組戶代表推選產生,其工作職責包括發動村民和社會各界人士共同參與鄉村基礎設施建設,調節村民、鄰里糾紛,組織村民開展群防群治,鼓勵移風易俗,倡導文明新風等。
兄弟倆投資上百萬元、歷時兩年修繕一新的石賴坑老屋下黃氏祖祠也成了當地傳播傳統文化,培育文明鄉風的精神新家園。改造后的祠堂,不僅張貼了家訓和村規民約,同時又融合了家族文化主題館、農家書屋、講堂等功能布局,讓人們在享受古韻之美的同時,更感受到其厚重的文化底蘊。
“當初修繕祠堂是為了圓阿公阿婆一個心愿,開了頭后就想為家鄉做更多事。”黃亮新說,“作為出門的游子,心中始終有個鄉村夢,希望家鄉可以建設得更好。”
除了鄉賢與理事會以人帶動鄉風文明外,如今平遠不少村莊的墻壁上還寫上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或畫上了客家民俗故事,潛移默化地培育文明鄉風。
平遠縣委書記宋才華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既是一場攻堅戰,更是一場持久戰。平遠要拿出“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抓住關鍵環節,瞄準短板弱項,因地制宜、精準施策。
撰文:藍單 朱雙玲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