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2018-08-10 10:20:08
讀書不見書、花錢不用錢、辦事網上走—— “無紙化”生活,你準備好了嗎?(民生視線·“愛物節用,生活更美好”④)
8月1日起,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全面推行電子發票,市民在地鐵站、公交網點及線上充值后,可通過一卡通手機APP在線領取電子發票,現有紙質定額發票將停止提供。“無紙化”對日常生活的影響正越來越大。近年來,我國在各個領域推行“無紙化”:行政審批推行網上申報,手機掃碼就能完成支付,部分餐廳和商場提供電子發票,電子書種類豐富、閱讀器推陳出新……然而,在一些情境下,人們覺得踐行“無紙化”并不順暢,總有些“磕磕絆絆”,對其安全問題也存在一些擔憂。
我國推行“無紙化”以來效果如何?還存在哪些問題?未來該怎么解決?
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明顯,但不同行業“熱度”不一我國是紙張使用大國,紙漿進口量逐年攀升。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紙漿進口量高達2107萬噸,出版印刷企業用紙量64299.06萬令。大量消耗紙張,不僅導致成本增加,還帶來環境污染問題。1萬張A4紙,就是一棵100公斤的大樹。近年來,我國開始在辦公、交易、物流等領域推行“無紙化”,居民也習慣了電子存儲、電子閱讀等方式。中國網絡安全審查技術與認證中心副主任王連印解釋,“無紙化”是相對于“電子化”的一種通俗表達,是現代社會各行各業經歷了移動浪潮、“互聯網+”等技術洗禮之后的必然趨勢,是信息時代網絡化、數字化和智能化的必然結果。
2013年全國兩會就推行了“無紙化”辦公,大量紙張文稿被密碼函件所替代,與會人員可以通過密碼上網查詢相關文件資料,這一舉措節省會議支出200萬元。“推行‘無紙化’,可以大大減少紙張用量,避免建立紙張儲藏庫,減少不必要的紙張堆積。”清華大學循環經濟產業研究中心主任溫宗國認為,除了降低成本,“無紙化”還有諸多好處,例如節約資源——紙質材料大多由原木紙漿、非木材漿、再生廢紙漿制造,減少紙張使用可以避免原生資源的浪費。此外,造紙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污泥、污水,“無紙化”從源頭和消費端減少了上游制造生產帶來的污染物排放,環境效益顯著。
長遠來看,推行“無紙化”還能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無論是電子支付還是電子信息物流管理,其便捷性和高效率都適應了快節奏的現代生活要求,也讓大家充分看到、感受到“無紙化”的益處,從而更主動地選擇綠色生活方式。“我自己就是‘無紙化’應用的堅定執行者,只要能用電子信息手段解決的,我都優先選擇電子方式,包括修改學生論文以及平時準備上課講義。如果必須打印,我也會選擇正反雙面打印或廢紙打印,節約紙張。”溫宗國說。
總體而言,近年來全社會“無紙化”程度有所提升,但在不同行業“熱度”不一。
其中,金融領域的“無紙化”程度較高。受益于互聯網技術發展和相關法律政策的支持保護,銀行系統積極推廣各類電子化措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的出臺,給“無紙化”提供了政策保障。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表示,隨著技術進步,我國以支付寶、微信支付為代表的非銀行支付市場快速成長,促進了非現金支付結算快速發展。2017年,我國共辦理非現金支付業務21608.78億筆,同比增長28.59%。
溫宗國表示,教育系統的“無紙化”發展較快,最典型的就是教學環節,上課、考試都逐漸采用電子化方式。而物流行業“無紙化”辦公的程度最高,電子信息化管理大大提高了運行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相比之下,一些政府部門的“無紙化”探索略顯溫吞,雖然引入了辦公自動化OA系統,但用紙總量近些年來沒有明顯下降。
相關市場體系仍待完善,替代型產品質量參差不齊
“無紙化”是大勢所趨,但在推廣過程中也面臨一系列問題。其中最突出的是產業鏈條不完整,一些辦事環節存在前段“省”、后段“費”的現象。例如,企業在申領牌照時,有些部門推行“無紙化”,用電子信息采集和交流,有些部門卻做不到,依然需要提供紙質材料。
溫宗國認為,這是由于政策層面整體設計不夠,尤其是一些部門之間缺乏有效的協調和銜接造成的。有的部門還堅守紙質辦公方式,不承認其他部門提供的電子材料,要求重新提供相關的蓋章紙質材料才能通過。這給辦事者帶來麻煩,還造成紙張浪費。要打破這種現狀,未來需出臺更系統、更有針對性的政策,并在法律法規上進一步完善,為“無紙化”提供制度保障并督促實施。
部分市場主體觀念保守,對新事物適應較慢,讓“無紙化”推行不太順暢。如今,大多數人在日常生活中仍然習慣使用紙張,無論是訂立合同還是獲取交易憑證,依舊認為“白紙黑字”更可靠。王連印表示,是否值得信賴,與傳統或現代的信息承載方式并不直接相關,判斷可不可信,關鍵還是看信息交易、信息發布或信息傳遞的參與方,看建立這套體系的機構有沒有權威性和可信度。
紙張替代型產品質量參差不齊,也影響了“無紙化”進程。比如,市場上有些電子書制作粗糙、定價不合理,導致公眾電子閱讀的習慣沒有完全培養起來,不少人依然選擇紙質書。溫宗國表示,“無紙化”不意味著一定要取消紙張,但應從政策方面進行引導,培育健康的市場秩序。“我喜歡看書,閱讀紙質書感覺還是很不一樣,但培養‘無紙化’的意識和習慣也很重要。希望能加大宣傳,規范市場,推動降低電子書的成本。”
相關技術不夠完善也是一大影響因素。信息的保密、電子簽名的認定、電子發票的開具使用等,尚有拓展與改善空間。王連印認為,電子發票技術從開始應用到逐步普及需要一個過程,眼下還屬于新生事物,系統正在逐步完善。現在通過電子簽名等技術手段加密和認證,可進行比對,防止發票造假;如有需要,電子發票也可以打印出紙質發票,與傳統管理方式有效對接。“我相信相關技術會逐漸成熟,使用會越來越方便。”
守好安全底線,“無紙”也得“無憂”
在技術問題背后,更令人擔憂的是安全問題,特別是金融系統的安全。現實中,電子信息遭泄露的情況確有發生。能否“無紙”且“無憂”,成為“無紙化”進一步推廣的關鍵。王連印表示,各行各業都應對“無紙化”的安全問題給予足夠重視,防護意識和防范能力需要跟上技術發展的腳步,用新方法解決新問題。
董希淼說,近年來非現金支付交易的發展有不少安全瑕疵。尤其是網絡交易,涉及金融消費者、支付機構、監管機構等多個主體,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會對交易的安全性產生威脅。一方面,技術本身存在風險,非銀行支付機構大多依托于互聯網技術,天然存在系統性漏洞,在監管制度不完善的情況下,一旦被不法分子發現和利用,將會對支付安全造成嚴重影響。另一方面,金融消費者在金融活動中一般處于弱勢地位,部分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較弱,也會造成交易安全問題。
推動“無紙化”健康發展,保證非現金交易依法依規進行,各方必須共同努力。王連印認為,最根本的是加強安全立法,推動法律實施,必要時對網絡支付的安全性進行審查。
董希淼說,支付機構應切實擔負起維護交易安全的責任。在主動落實相關法律法規要求的同時,不斷提升自身交易技術的可靠性,建立維護支付交易安全的機制。同時,支付機構要注意保護金融消費者的隱私,以最小化原則采集數據,維護交易數據安全。
監管機構要不斷完善監管制度,提高執法檢查效率,打擊支付交易領域中的違法犯罪行為,加強對金融消費者的安全教育。最近,人民銀行要求非銀行支付機構“斷直連”和備付金集中存管,其實就是維護支付安全的措施之一。通過“斷直連”,將非銀行支付交易統一納入網聯平臺,有利于對交易加強監管;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杜絕了支付機構對備付金的不當占用、挪用,保護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金融消費者也需提升自身安全意識。在交易過程中規范使用支付工具,不參與違法違規的交易活動,加強安全防范。例如,不隨意向陌生人轉賬,注意保護好交易密碼,掃碼支付要注意條碼的安全性,盡量多使用動態二維碼等。
趙貝佳 張雅靜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