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2018-08-20 08:15:08
【如何看待當前經濟形勢】
光明日報記者 趙秋麗 李志臣 光明日報通訊員 張軍
盛夏時節的山東威海華夏城,山環水抱、滿目蔥綠、鳥語花香、景色宜人。而十多年前,這里開山的炮聲隆隆作響,石渣亂撒、粉塵彌漫、山體破碎。
重金修山
華夏城生態修復項目的舊址——龍山,位于威海里口山南端。改革開放初期,龍山成為采礦重地,高峰時期這里有44個采石場。毫無節制的亂開亂采,讓龍山傷痕累累,環境破壞嚴重。
在附近長大的夏家疃村人夏春亭,日益認識到破壞生態的嚴重性。2003年起,時任華夏集團總經理的他,響應威海市生態立市、荒山綠化的號召,從挖山打水泥管,轉而填坑栽樹、造林綠化,開始了長達十多年的修復歷程。
修山便意味著堵了采石場老板的財路,采石場的礦主們多次闖進他的辦公室,阻止他修山,甚至把炸藥包扔到了他的辦公桌上。更讓夏春亭憂心的是來自周圍人的不理解:人家都是靠山吃山、開山掙錢,你怎么拿錢修山,是不是犯了傻。“不僅如此,修山的投入對我們企業來說也是天文數字,而且光往里投看不見效益,同事們也大多不支持。”夏春亭說。在困難面前,他頂著多重壓力一點點往前干。
憑借“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魄力,夏春亭帶領大家一干就是十多年,共填土方5692.67萬立方米,修復礦坑44個,修復、建造大小水庫35個,栽樹1127萬棵。十多年間,夏春亭在治理礦坑上,累計投資40多億元。隨之而來的是一座建在礦山上的環保生態城正悄然崛起。
有“世界級休閑花園”之稱的加拿大布查特花園,是在占地180畝的礦坑上建起來的,修建、維護歷時100多年。而華夏城的舊址龍山礦坑修復的時間僅僅10余年,修復破壞最嚴重6個礦坑的占地面積936畝,是布查特花園的5.2倍,修復整個范圍內44個礦坑累計占地達3767畝,為布查特花園的20.93倍。
多方共贏
怎樣在保護環境的基礎上實現可持續發展?如何守住來之不易的綠水青山?華夏集團將環境治理與旅游開發、富民興業相結合,建成了集展示中華傳統文化、海洋特色文化和膠東民俗文化于一體的大型生態文化旅游目的地——華夏城;開發出“會跑的實景演藝”——《神游傳奇》,集中展現華夏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傳承和自強不息、奮斗不止的民族精神。
曾經的采石立面變成了九曲情人街,堆放碎石、廢渣的山谷變成了龍湖,巨大的礦坑變成了膠東民俗館、神游傳奇劇場……如今的龍山之畔,30余處湖泊星羅棋布,20多處景觀順勢綿延,古建筑集南北之精華,新場館融現代之科技。青山、碧水、藍天、白云是華夏城遼闊深遠的背景;建筑、文化、民俗、演藝是華夏城最引人入勝的元素。華夏城已然成為威海旅游的新坐標,成了游客休閑觀光度假的好去處。
隨著旅游的帶動,華夏城生態修復工程實現了多方共贏:一方面促進了企業自身的發展。僅2017年一年,華夏城就接待游客200.2萬人次,收入達到1.9億元,實現利潤5800萬元。另一方面回饋了當地百姓。許多村民依托景區搞起了旅游配套服務,腰包也逐漸鼓起來了,1135名周邊村民在景區就業,人均年收入近4萬元。最為重要的是,讓廣大群眾找回了小時候的綠水青山,過上了田園式、現代化的生活。
嵩山街道河北社區黨支部書記王吉虎說,華夏城的環境越來越好,周邊13個村是最大的受益者,真正讓大家感受到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帶來的巨大變化。夏春亭告訴記者:“現在,我們集團的同事和周邊老百姓,對生態文明理念有了最直接的感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已經真正融入心中,變成了自覺行動。”
華夏城的美麗嬗變成為威海實踐綠色發展理念的生動樣板。
《光明日報》( 2018年08月20日 10版)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