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2018-09-10 09:01:09
“印象旅游”騙局大調查:數千景點免費游為假 疑為傳銷賣卡
“138元購一張‘印象中國一卡通’,可以免費游國內3800余個景點。”一個極具誘惑的產品從這個原點出發,設立五級代理層層發展下線并從中分紅。
這一模式最大的誘惑,直截了當寫在了一個拉人頭的微信群名上:“印象旅游 月賺百萬”。該群在半個多月里,就從百人左右發展到了五百人。
按照“印象旅游”設計的規則,每售賣一張卡,直銷返利和代理分紅99元,公司可以剩下39元(還未計算需要支付的團隊獎勵)。但39元并不是公司的利潤,還包括著3800余個景點的門票費用。
這種模式顯然無法持續。
印象中國一卡通APP截圖
“該活動是傳銷行為無疑。”北京大學中國直銷行業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楊謙獲知到該項目情況后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斷言。
他分析,該公司以虛構產品以及利益為誘餌,依靠不斷拉人頭才能維持運營,用下線的錢來給上線分紅,造成了盈利假象,完全是一個金錢游戲。
這一騙局借助網絡瘋狂“裂變”時,所謂的免費旅游已被人遺忘得一干二凈。
對“印象中國”APP中列出的景點,澎湃新聞抽樣30余個景點進行核實,對方均表示從未與“印象中國一卡通”有過合作;而該公司宣稱的合作方中國旅游協會、攜程旅游網、途牛網、同程旅游也均表示,與該卡無合作關系。
澎湃新聞購卡后預約了一個景點使用,發現確實可以“免費旅游”,只不過方式有些曲折:通過印象中國APP提前預約景點,對方發來一個取票碼,成功取票后發現該票購自攜程。
“這樣大家就更相信,這張卡真的可以免費旅游”。一位曾被傳銷騙過并被拉入上述“月賺百萬”微信群的人這樣分析。
這才是這一騙局最具欺騙性的地方!
不宣傳旅游功能,猛鼓吹發展下線
8月下旬,澎湃質量報告投訴平臺接到投訴稱,“印象中國一卡通”借免費旅游之名,以購卡成為代理發展下線,進行網絡傳銷。
澎湃新聞記者隨即跟進調查,“印象中國一卡通”項目沒有官網,記者輾轉添加了“印象中國-陳老師”的微信。
“陳老師”給記者發來了他的“印象中國”推廣二維碼,讓澎湃新聞掃描下載“印象中國”APP。
按照步驟,澎湃新聞用假名,順利在“印象中國”APP注冊后,花138元購買一張“印象中國全國旅游一卡通”卡,成為“陳老師”下線。
該款APP設置有機票、火車票、酒店、景點預約、電子導游、共享導游、旅游補貼、定制旅游、旅游攻略等多個功能,但僅景點預約等功能可以點擊瀏覽內容,其余多種功能均顯示“正在努力開發”。
在APP旅游卡介紹一欄中,宣稱該卡已簽約全國655個城市3800余家景點,憑卡可免全國景點門票。
群里發布的小視頻
在成為“陳老師”下線的同時,澎湃新聞記者還被拉入一個“印象旅游 月賺百萬”的微信群。
“陳老師”說,群里都是全國各地做代理的人員,進群至少需購買一張旅游卡,且需由一位已在群內的代理人作擔保,經過群主審核后才可進群。
在群里,骨干成員“鑫哥”不斷鼓吹,138元購買一張“印象中國一卡通”,不僅可以免費游玩全國3800余個景點,還可成為代理,無限發展下線,以全國、省、市、縣、區五個層級“裂變”形式代理,獲得金錢返利。
澎湃新聞記者剛加入該微信群時,群內僅百人;半月后,群內人數已滿500人,且疑似存在多個這樣的微信群。
“陳老師”朋友圈發布目前一卡通火爆情況
在“印象旅游 月賺百萬”微信群里,骨干成員“鑫哥”和“陳老師”配合密切。
但他們并不執著于宣傳旅游卡的旅游功能,更多是在鼓動購卡會員進行代理售卡,發展下線購卡進行“裂變”,并以層層分級賺取分紅、“月賺百萬”作為誘惑。
9月1日晚,梁家林在朋友介紹下,進入“印象旅游 月賺百萬”微信群。
家住四川廣元的梁家林被類似網絡傳銷騙過多次,深諳其中門道。
聽完群內骨干成員對這個“賺錢”項目的介紹,他便看出了里面的門道,直截了當地提出質疑,“怎么區分是不是龐氏騙局?”
這句話惹惱了群里幾位骨干成員。一方面,“鑫哥”極力解釋“公司是有產品的,是做平臺,和傳銷不一樣”,并祭出“138元能干什么,旅游兩次就回本”的說服理論。
另一面,在梁家林持續質疑下,有骨干成員開始翻臉,稱梁家林再質疑下去“馬上要引起公憤了”,并告誡不愿做“那你就別買(卡)”。
“鑫哥”和“陳老師”等骨干成員還在群內不停發布“一卡通”宣傳資料,包括制作精良的音視頻,宣稱其公司“前海新印象”與攜程、飛豬、途牛等8個平臺有合作,甚至還有中國旅游協會頒發的“會員單位”牌照。
“鑫哥”展示的與攜程的合作牌照
“鑫哥”展示的中國旅游協會頒布的牌照
反復強調“禁止拿卡進入景區”
對于“印象中國” APP內所列景點,澎湃新聞統計發現,并不夠其所宣稱的3800家,僅有1900家左右。
這1900家景點中,5A級不過寥寥幾家,且門票價格普遍在50元以內,此外還包含諸如西安革命公園、興慶公園等大量免費景點。
以廣東為例,APP中所列景點有95處,其中免費景點有34個,包括深圳大學、深圳圖書館、深圳博物館華僑城生態廣場、廣東省博物館等。
要使用“印象中國”旅游卡更是麻煩,需要提前兩天預約,一次只能預約一個景點。
8月29日,在購卡7天后,澎湃新聞收到由深圳寄出的“印象中國”旅游卡,遂以假名、假身份證等信息,順利將該卡與“印象中國”APP賬戶綁定。
隨后,又通過APP預約了西安鐘樓(門票約30元)。預約之后,APP內顯示“正在審核”,次日顯示“審核成功”;點擊“我的門票”,顯示預定成功,提示憑鏈接中的二維碼或取票憑證碼至景區檢票處取票。
8月31日,澎湃新聞記者前往西安鐘樓,憑“印象中國”APP內提供的取票碼取票,順利取出了一張“西安鐘樓景區成人門票”。
不過,該門票紙面信息顯示售自攜程網,購票人也并非澎湃新聞所用姓名,而是一位名叫“張丹琴”的人士,手機號碼為189****5039(未顯示中間4位數)。
西安鐘樓景區相關管理人員告訴澎湃新聞,從未與“印象中國一卡通”有過合作。從取票單上顯示信息來看,這個“一卡通”公司是從攜程網下單預訂的門票。
澎湃新聞又從“印象中國”APP內所羅列的簽約景區中,隨機抽取了廣州白云山、安徽天柱山大峽谷、福建石竹山風景區、西安鐘鼓樓等30余個景區進行核實,所涉景區均表示從未與“印象中國一卡通”有過合作,持該卡也無法免票進入景區。
中國旅游協會聲明
“印象中國”成員宣稱的一系列合作也被證明為假。
8月22日,中國旅游協會發聲明稱,中國旅游協會與“印象中國旅游一卡通”無任何關系,所謂的“印象中國”也并非中國旅游協會會員單位;中國旅游協會更未推出“全國旅游行業市場首選品牌”的評選活動,且不承擔由該活動引起的一切法律后果。
此后,攜程、同程旅游、途牛、馬蜂窩旅游網、驢媽媽等平臺均發表聲明稱,與“印象中國”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合作關系。
攜程聲明
常熟市虞山尚湖景區、寧夏鳴翠湖景區、鄭州綠博園、山西鸛雀樓、永濟普救寺、永濟五老峰、焦作市武陟縣嘉應觀景區等景區也表示,沒有與“印象中國”合作推廣所謂的“年卡”。
針對越來越多的景區、旅游平臺發布聲明,撇清與“印象中國”的關系,“印象中國”APP自8月份以來連發幾則通知,要求會員不要打電話去景區以及攜程、途牛等平臺去核實,也不要打電話給國家旅游管理部門投訴等。
同時,還告誡購卡會員,“禁止在景區門口地推”、“禁止拿卡進入景區”,需預約后獲得取票碼,在景區售票處取出電子票再進入景點。
“印象旅游 月賺百萬”微信群里的骨干成員多次強調讓購卡會員不要持“印象中國一卡通”前往景點取票,也不要告訴景區是“印象中國”會員來取票,因為“印象中國跟該景點無任何關系,取票說網上訂票”。
諷刺的是,“印象中國”的APP頁面醒目位置寫著,該卡構建了游客與3800多家旅游景區的綠色通道, 持卡可以免票暢游。
“即將上市”的公司利潤何來?
骨干成員“鑫哥”在“印象旅游 月賺百萬”群里,儼然是一位“成功”人士。
他不時曬出自己和其他代理的傭金收入,少則一兩萬,多則數十萬,還滾動發一些激勵人心的話語、紅包,活躍氣氛。
“鑫哥”還在群里稱,公司9月10日即將在新四板掛牌,等突破500萬粉絲就會上新三板,并號召大家盡快做代理,等公司上市,有股權積分的購卡會員就會享受分成。
既然是公司,又要上市,那該公司如何盈利呢?澎湃新聞根據“印象中國”APP公布的代理分成表和群內骨干成員講解,對該公司設計的代理鏈條進行了分析。
群里發布的代理傭金圖示
在APP個人中心頁面,“今日收入、股權積分、已提現金額”等,以及自己的團隊上下線情況均有顯示。澎湃新聞記者的上線顯示為“陳老師”。
按照APP中公布的推廣售卡模式,澎湃新聞從“陳老師”處掃描二維碼下載“印象中國”APP購卡后,成為“陳老師”團隊的下線成員,并獲得代理權和屬于澎湃新聞記者自己的推廣售卡二維碼。
如果澎湃新聞再以自己的推廣二維碼進行推廣售卡,則可以獲得屬于澎湃新聞記者自己的下線成員,每直接推廣一名購卡者,可以獲得49元“獎勵”。
按照5級分級,直接推廣售卡5張、團隊售卡100張即可成為區域代理;直推10張、團隊400張成為縣級代理;直推15張、團隊2000張為市級代理;直推20張、團隊12000張為省級代理;直推30張、團隊36000張即可成為全國代理。
而每級代理的各級下線成員再進行推廣售卡,該級代理還可以獲得“代理商利潤差”和“同級分紅”、“加權分紅”。
比如,A為市級代理,直銷一張卡可以獲得49元收入,A的下線縣級代理每銷售一張卡,A可以獲得“級差獎”10元;A下線的下線區域代理每銷售一張卡,A則可以獲得22元的“級差獎”。
當A的下線做到和A同級別成為市級代理時,A還可以從同級下線每售一張卡收入中獲得3元“分潤”;當對方超過A層級后,省級代理可以獲得2元“分潤”,全國代理可以獲得1元“分潤”。以此類推。
按照上述規則,每售賣一張卡,直銷返利和代理分紅99元,公司可以剩下39元(還未計算需要支付的團隊獎勵)。但39元并不是公司的利潤,還包括著3800余個景點的門票費用。
鑫哥在群里發的激勵話語
“這個和我之前做的話費充值網絡傳銷很像。”9月5日晚,梁家林告訴澎湃新聞。此前,他曾被朋友拉進一個充話費網絡傳銷群,也是讓下載一個APP,繳納388元會員費,之后充值話費100元只需要支付80元。
起初,一切正常。梁家林說,當他使用一個月后,充進去的話費就再也無法到賬,結果損失2000余元。
梁家林分析,“印象中國一卡通”是以免費旅游為幌子,鼓動大家發展人頭購卡進行網絡傳銷。至于免費旅游,如有購卡者要去某個景點,“他們只需要從網上團購一張門票給你就行了,這樣大家就更相信,這張卡真的可以免費旅游”。
梁家林說,小金額的網絡傳銷需要大量人頭來支撐,即便崩盤跑路,大家也礙于被騙金額較小,不怎么會追究維權。
“一種典型的傳銷行為”
“按照我國《禁止傳銷條例》的規定,這是一種典型的傳銷行為。”北京大學中國直銷行業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楊謙向澎湃新聞這樣斷言。他表示,“印象中國”這家公司的發展模式是一個典型的打著創新名義的“龐氏騙局”。
在“龐氏騙局”的金字塔里,上線賺取下線的錢,站在金字塔頂端的操盤者是最后的利益獲得者,靠近金字塔塔基的人則成為被上線吸取的對象。
楊謙分析,該公司以虛構產品以及利益為誘餌,依靠不斷拉人頭才能維持運營,用下線的錢來給上線分紅,造成了盈利假象,完全是一個金錢游戲。
他認為,該模式的設計者可能吸取了一些傳銷案例的經驗,以小額旅游卡作為介質,使得每個人付出金錢數額不大,因而容易忽略所產生的損失而不去追償。
這種模式需要大量人頭累積才能維持,所以具有易蔓延的特征。該模式欺騙成功率更高,而消費者追償損失的積極性反而不高。
中國民間反傳銷協會會長李旭告訴澎湃新聞,以售卡為名變相交納入門費,層層發展下線,而且層次達五個級別,獎金分紅有直銷收入、代理商利潤差、同級分潤、加權分紅四部分,根據《禁止傳銷條例》總結出來的傳銷三個特征:“入門費、拉人頭、多層次的計酬”,“印象中國”旅游一卡通這個模式完全符合《禁止傳銷條例》對傳銷的界定。
他解釋,該公司前期可以拆東墻補西墻,為購卡會員從第三方平臺購票,以實現免費旅游作為誘導,進而吸納更多層級會員。
“免費旅游只是它宣傳的一個噱頭。”李旭認為,該模式發展到最后可能因人員鏈、資金鏈斷裂導致崩盤,公司被查處,操盤手也會跑路或者被查處。一旦至此,后期的投資者就會血本無歸。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向澎湃新聞表示,網絡傳銷不僅具有隱蔽性強、蔓延速度快等特點,而且容易披上“互聯網+”馬甲,對廣大群眾與監管機構都具有一定的迷惑性。
不少傳銷組織不僅廣泛運用微博、微信、QQ、貼吧、直播等各種互聯網渠道,而且往往披著“投資創業”“免費旅游”“理財”等各種馬甲,在網絡世界中招搖過市。
傳銷尤其是網絡傳銷已成為我國市場經濟生活中的毒瘤,直接損害了廣大群眾的財產權益,甚至會侵害處于金字塔塔基的受害者的人身自由,擾亂市場秩序,威脅社會穩定,惡化社會風氣。因此,打擊網絡傳銷必須標本兼治,除惡務盡。
為此,劉俊海提出了三條建議,精準識別網絡傳銷,打造升級版反傳銷立法體系;發揮執法合力,實現重典治亂、猛藥去疴;打造社會協同共治平臺,實現標本兼治、源頭治理。
澎湃新聞記者 陳興王 趙孟 實習生 趙思維 康娟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