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18-09-10 11:00:09
新華社香港9月10日電 特稿:相守相望 相助相成——“一帶一路”的亞洲故事
新華社記者盧娟
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茶馬古道,蜀身毒道……用千年丈量時光,用萬里丈量跨度,古人的每一次開山辟路,抑或是踏浪而行,都書寫著中國與周邊地區許許多多相交相融的故事。
過去五年,“一帶一路”倡議把這種相識相知、呼應與親熟的傳統演繹到極致。在中老鐵路施工現場,在科倫坡港口城,在中巴經濟走廊……許多當地人與中國建設者們相守相望,相助相成。
相助,走上脫貧的路
老撾中部卡西山谷里的卡西縣,四面是山,沒什么路。
21歲的汶米·彭米賽,是個3歲孩子的單身母親。她一家9口人擠在卡西山谷里的三間屋子里,以租種別人家的地為生。水稻和蔬菜換來的收獲,僅夠一家人果腹。她說,過去的她看不到出路,常常抱著孩子,望著遠山,心想,這種日子什么時候是個頭啊!
兩年多前,一支中國工程隊進駐山腳下。幾個月后,中國電建水電十四局中老鐵路項目在那里扎下根來。汶米沒有想到,她的生活乃至精神面貌從此發生改變。
她在工程隊項目部食堂上班了!她與中國工程人員打成一片,還被親昵地取了個新名字“阿咪”。看著老撾話、中國話混雜在一起的熱鬧食堂,阿咪說:“很忙但很開心,就像一家人一樣。”
這份工作給阿咪帶來150萬基普(約合180美元)的月薪。她開心地說,她每月會把薪水分給媽媽一部分,給女兒留一部分,剩下的“可讓我多化點妝了”。
不止是眼前生活的改善。過去兩年多,阿咪開始有了夢想:“我學會做包子、餃子、饅頭、蔬菜炒肉、涼拌木耳等,以后鐵路通車,我要到車站附近開個飯館。我們卡西的稻米和小米椒也能賣到山的那邊去啦。我要帶上家人坐火車,到別處去旅游,還要去中國。”
阿咪的夢并不遙遠。中老鐵路預計2021年通車。看著這一在中老兩黨、兩國領導人關心和推動下一天天成長起來的發展之路,阿咪感到自豪。“鐵路讓我的生活有了新希望,我的未來也會與這條鐵路息息相關。”
相知,拉近彼此的心
科倫坡港口城項目機電經理、斯里蘭卡工程師桑吉瓦·阿爾維斯待人真誠寬容,工作不驕不躁,同事公認他的“好脾氣”。幾年來,同事們只見過他發過一次火。
去年,他代表港口城項目向政府爭取供水接口,與水務局工作人員起了爭執。一位水務工程師向他發難:“你怎么總是幫著別人說話?”阿爾維斯立馬急了:“建設港口城不是幫別人,而是幫自己!這里吹填而成的土地都是斯里蘭卡國土。未來在這里生活、工作、學習的25萬人也絕大多數是斯里蘭卡人!”
阿爾維斯這通“火”最終為港口城項目贏得兩個供水源。
科倫坡港口城是斯里蘭卡迄今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項目,也是中斯“一帶一路”重點合作項目,雙方將通過填海造地在科倫坡市附近海域建設一座面積超過260萬平方米的新城。項目整體開發時間長達25年,在阿爾維斯看來,能夠見證港口城的“從無到有”,參與港口城建設,并切身感受人們對這座“未來之城”的心態變化,看到大家的心越走越近,本身就是一份莫大的榮幸。
“就在一年前,斯里蘭卡政府和民眾對港口城項目的理解都還不夠全面,不過如今,大家都意識到這里承載著科倫坡的未來,”阿爾維斯說。
目前,港口城的吹填工作已經完成逾245萬平方米,項目即將進入市政設施建設階段。伴隨港口城項目的推進,阿爾維斯對“一帶一路”也有了新的理解。
“‘一帶一路’合作的前提是彼此了解。只有真正了解對方的想法,才能攜手構筑美好的明天。很高興我們在港口城項目上做到了這點,相信未來在斯中雙方共同努力下,港口城會成為印度洋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相融,超越語言的美
馬來西亞小伙子哈伊里·阿克邁勒去年9月正式加入位于馬來西亞馬中關丹產業園的聯合鋼鐵(大馬)集團公司,目前是一名焦化調度員。聽說他要接受記者采訪,廠子里一位中國前輩替他整理好衣領,對他說了句“這樣更帥,更上鏡”。
簡單的動作,讓人感覺到親人一般的溫暖和美好。
“我們和中國員工相處得很好,中國師傅傳授我們焦化技術,還送我們去中國培訓,”哈伊里說,“我很喜歡在這里工作。”
作為中馬政府間合作項目,位于馬來西亞彭亨州的馬中關丹產業園備受矚目。其中,年產350萬噸鋼鐵的聯合鋼鐵公司是首個進駐產業園的項目。從項目開建,到今年8月全面投產,只花費了不到兩年時間。
項目推進順利,離不開中馬雙方員工的密切合作。“一開始,肯定有溝通障礙,我們大量使用肢體語言,我們也嘗試學一些中文。”焦化調火副班長、33歲的艾哈邁德·哈瓦利說。
24歲的中方員工殷鴻偉則自學馬來語,為的是更好跨越語言的障礙。“馬來員工工作非常得力,可以把很多細節問題處理得非常好,還時常提醒我們要注意一些問題,所以我很喜歡和馬來朋友一起工作。”
在公司副總經理潘料庭看來,無論是用肢體語言、手勢語言還是用簡單的馬來語、英語、中文溝通,都表現了雙方內在的一種努力相融的力量。磨合、配合、融合,讓大家尋找到一種共同的歸屬感。
按照設計定員,聯合鋼鐵公司的員工總數將超過4000人,本地員工占比將達到七成,未來有望達到八成。“我們辦廠的理念,就是依靠本地員工,”潘料庭說,“這也是‘一帶一路’對當地人力資源的重視。”
相望,點亮未來的燈
“今年我家芒果長勢不錯,再有一個月就要成熟了。現在這段公路提前通車,我非常開心。等全線貫通,我們賣芒果就更方便了,”巴基斯坦年輕果農阿巴斯說。
阿巴斯所說的“這段公路”,是指白沙瓦-卡拉奇高速公路蘇庫爾至木爾坦段的首段通車公路。“蘇木段”高速公路是目前中巴經濟走廊最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今年5月26日,這條雙向6車道、設計時速120公里的高速公路首段33公里道路舉行通車儀式,比原計劃提前15個月。
阿巴斯家在木爾坦種植有400多畝芒果林。每逢收獲季節,都會通過汽車將芒果運往900公里外的卡拉奇銷售。過去,木爾坦和卡拉奇之間主要依靠一條普通國道相連,不少路段年久失修、坑洼不平,運輸效率低下。
“往卡拉奇運一次芒果,往往要走上21個小時。‘蘇木段’高速公路通了,只要大約14個小時就夠了,大大節約了成本,”阿巴斯說,“我充滿期待,希望盡早全線通車。”
木爾坦,是巴基斯坦重要的糧食和經濟作物產區,尤以芒果、棉花和甘蔗著名。對于許許多多像阿巴斯一樣的當地人來說,芒果、棉花和甘蔗,是生計,更是生命。
關乎生計,關乎生活,關乎未來,這就是當地人心中鄰望鄰好、相互守望的絲路精神。在那里,一條道路的通車,意味著更少的時間成本,更高的運輸效率,更低的商品損耗,更充盈的生產利潤,更高漲的勞動熱情,更敢想的奮斗空間……更重要的是,它,點亮了未來的燈。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