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參考消息
2018-12-19 20:21:12
《參考消息》“改革開放40周年縱橫談”系列之三
【原標題】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功密碼”
文/徐麟
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40年只是彈指一揮間,但對中國來說,過去的40年卻是實現偉大跨越的40年。改革開放是中國發展變革的大事件,也是近代以來人類歷史發展的大事件。40年風雨兼程,40年砥礪奮進,改革開放不僅深刻改變了中國,也深刻影響了世界。
12月17日,第三屆“讀懂中國”國際會議主旨演講在北京舉行。(陳曄華 攝)
發展成就舉世矚目
40年來,中國取得歷史性發展成就。國內生產總值由3600多億元上升到80多萬億元,年平均增長率為9.5%,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
40年來,中國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升。全國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36000多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由134元增加到13400多元。7億多人口擺脫貧困,對全球減貧貢獻率超過70%。人民生活實現從短缺走向充裕、從貧困走向小康的歷史性跨越。
40年來,中國對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積極貢獻。進出口總額增長782倍,截至2017年底,對外直接投資存量達1.8萬億美元。連續多年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以來,中國同沿線相關國家的貨物貿易額累計超過5萬億美元,對外直接投資超過600億美元,為當地創造了20多萬個就業崗位。
非凡歷程提供啟示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中國40年改革開放的不平凡歷程,給人們提供了許多彌足珍貴的啟示。無論是中國國內還是國際社會,很多人都在觀察和研究中國改革開放,從不同角度解讀其中的“成功密碼”。在此,我談談幾點思考和看法。
第一,改革開放的成功,在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抉擇。道路決定命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在改革開放40年的偉大實踐中得來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中國共產黨重新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理論勇氣進行改革開放,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共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后,我們黨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和基本框架,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21世紀。中共十六大以后,我們黨堅持走科學發展道路,開始形成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布局,成功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由此可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主題,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方向。中國堅持走自己的路,用實踐證明,通向現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條,只要找準正確方向、馳而不息,條條大路通羅馬。
第二,改革開放的成功,在于中國共產黨的責任擔當。對于中國這一個體量巨大、國情復雜的發展中大國來說,領導力量至關重要。40年來,從農村到城市、從試點到推廣、從經濟體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破除一切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極大釋放了發展活力。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進全面深化改革、進一步擴大開放,推出1600多項改革方案,推動改革呈現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的嶄新局面。民之所望,改革所向。為人民謀幸福,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改革開放的初衷和動力,是中國共產黨謀劃推進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無論改革開放的領域拓展到哪里,無論外部條件發生什么樣的變化,始終貫穿的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成果由人民共享、成效由人民評價。中國共產黨不僅能夠領導社會革命,而且勇于自我革命、自我凈化、自我完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不斷提高。一路走來,人們堅信這樣一個道理:“堅持黨的領導,全面從嚴治黨,是改革開放取得成功的關鍵和根本。”
第三,改革開放的成功,在于中國人民的拼搏奮斗。人民是改革的英雄,是歷史的創造者。黨和國家尊重人民主體地位、首創精神、團結帶領人民推進改革開放偉大事業。在中國工作、生活,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創新園區里徹夜不熄的燈火,實驗室里刻苦攻關的身影,建設工地上緊張忙碌的腳步,扶貧路上來回奔波的基層干部,風霜雪雨中穿行的快遞小哥……改革開放激發出億萬人民勤勞致富的澎湃熱情,也正是千千萬萬普通人的拼搏實干、艱苦奮斗,匯聚成奔騰向前的時代潮流,書寫出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壯麗史詩。有一家外國媒體曾經這樣評價,世界上有一群“最勤奮的人”,在短短幾十年間把一個落后的中國變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發展的高樓大廈,是中國人民一磚一瓦建起來的;中國發展的豐碩成果,是中國人民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中國人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幸福是奮斗出來的”。
第四,改革開放的成功,在于中國與世界的交流交融。改革開放是中國和世界共同發展進步的偉大歷程。中國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奉行互利共贏開放戰略,從引進來到走出去,從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到共建“一帶一路”,不僅把世界的機遇變成了中國的機遇,更把中國的機遇打造成了世界的機遇。中國所到之處,不僅帶去道路、橋梁、資金,還帶去學校、醫院、體育館等,讓當地民眾的生活更加便利、多彩。在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之際,中國宣示主動擴大開放,給全球穩定發展吃下一顆“定心丸”,這是對保護主義最有力的反擊和對經濟全球化最有力的支持。中國與世界共商、共建、共享,尋求發展“最大公約數”,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道路上增進全球福祉、促進共同繁榮。
三個視角看待中國
改革開放以來,世界怎么看中國這個問題總是相伴而行。現在,中國和世界已經前所未有地融為有機整體,中國離不開世界,世界也離不開中國。讀懂中國,認識一個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是一個重要課題,也是一個難題。對此,我有三點建議。
以歷史眼光看待中國。40年改革開放鐫刻了過去的中國從哪里來,昭示著未來的中國向哪里去。深入了解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深入了解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人民艱苦奮斗的歷史,沿著歷史發展的脈絡溯源追流,才能讀懂當代中國的前進邏輯,才能讀懂中國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以客觀眼光看待中國。經過40年的發展,中國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但中國仍然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仍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還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中國經濟總量大,但目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只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80%左右,排在世界第71位,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去年底在農村還有3000多萬貧困人口,實現現代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付出艱苦努力。
以未來眼光看待中國。40年改革開放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外界對中國未來發展有一些“時代之問”,比如開放會不會繼續、發展起來的中國將給世界帶來什么影響,等等。當前,世界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但中國推進改革開放的決心不會變,中國仍然是穩定而且確定的因素,仍然是世界的機遇而不是挑戰。新時代改革開放再出發,中國改革的力度會越來越強、開放的大門會越開越大,一個更加繁榮富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中國值得全世界期待。(作者為中宣部副部長、國務院新聞辦主任,本文為作者在12月17日第三屆“讀懂中國”國際會議上的主旨演講節選 )
刊于《參考消息》2018年12月18日第10版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