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2019-02-04 10:03:02
圖為江西省撫州市金溪縣竹橋古村,當地村民制作傳統食品,迎接新春。新華社記者 彭昭之攝
除夕夜,一家子坐下來吃個團圓飯是最幸福不過的事。年夜飯圖個熱鬧和喜慶,往往是滿桌佳肴,色鮮味美。吃什么,怎么吃,其實都有講究。如今追求綠色環保漸成時尚,春節如何也能吃得更“綠色”呢?
吃出綠色 吃出健康
理性消費。反對浪費,去餐廳不多點、下廚房別多做,落實“光盤行動”,吃不完打包。
文明用餐。自覺遵守公共道德規范,講究用餐衛生,不要造成用餐環境污染。
科學飲食。樹立科學的飲食養生新理念,從尋常食物中吃出健康和營養。
吃剩下扔掉,不是“年年有余”的真諦
享口福,適量最圓滿
吃不完剩下,這在春節是常態,似乎符合傳統文化中講究的“年年有余”。
家住北京市朝陽區湖光中街的張芳對此深有感觸,作為家中年夜飯的掌勺人,每逢年關她總是喜憂參半:“春節意義非凡,我都是盡可能花樣翻新地多做一些菜,雞鴨魚肉毫不吝惜,家人吃得開心就好。可是每次吃完飯收拾的時候,又覺得浪費,我們一家三口其實根本吃不了這么多,大過年的又不能總吃剩菜,最后大量食物進了垃圾桶,看著怪心疼的。”
中國有歷史悠久的美食文化,春節期間親朋相聚,無論是在家做飯還是去餐廳點菜,都要把菜點得滿滿當當、多多益善,“每逢佳節胖三斤”的調侃也是因為吃得多動得少。
仔細想來,“年年有余”并不意味著浪費。
在鄭州開了一家低卡料理店的王爍,這樣理解“年年有余”:“我認為傳統文化中的‘余’是余糧的意思,告誡我們不要把所有東西一次性消耗干凈,應該珍惜食物、為未來留一些余地,與多余、浪費的意思恰恰相反。不是說不能多點菜,而是可以多在種類、少在分量,每次都吃完,下次再點新的。春節期間落實‘光盤行動’,高效利用食物,才是真正踐行‘年年有余’。”
說到做到。王爍早就從自家餐廳著手,倡導節約,避免浪費。一方面,幾乎所有菜品都有大份小份,消費者可以自由選擇;另一方面,經過培訓,所有服務生都會根據經驗,建議客人適量點菜,并且在結賬時主動詢問是否需要將剩下的食物打包。“從餐廳的角度講,應該花心思、想辦法,從源頭上節約食物。例如,有兩種口味的比薩,客人可能都想吃,但點兩個又吃不完,那店里就提供‘雙拼’,一樣一半。我們還設計了好看的打包盒,可以直接放進微波爐加熱,方便又省心。”王爍說,不光是在春節期間,他們一年四季都是這樣做的。
火鍋吃起來熱鬧豐盛,是很多人春節期間外出就餐的選擇。杜中兵是北京一家火鍋店的老板,在他看來,適量點菜是基本原則。“吃火鍋本來就容易點多了,所以我們推出的蔬菜拼盤分大拼小拼,很多食材都可以半份半份地點,顧客如果點的菜量較多,服務員會主動提醒,火鍋除了湯底帶不走,其他食材都是新鮮干凈的,完全可以打包回家二次烹飪。”
讓王爍感到欣慰的是,隨著國家宣傳和推廣,這兩年來綠色、節約的理念愈發深入人心。由于餐廳主打健康、低脂、輕食,吸引的顧客大部分是年輕人。據他觀察,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會自覺地根據需要適量點餐。
張芳的想法也有了變化。“以前商品不豐富的時候,我老琢磨怎么做到好吃不貴,這些年日子富裕起來了,是應該想想怎么做到好吃不浪費了。跟家里人商量了,這個除夕少做幾個菜,怕不夠的話就多包點餃子,凍起來能儲存好幾天呢,吃著也有節日氛圍。去餐廳吃飯的話,就把剩菜打包回來炒個飯、燴個餅,也像個新菜。今年啊,我們就要從飯桌開始,過個實實在在的環保年!”
“獵奇炫耀”“野味滋補”不可取
吃野生動物真會惹上各種麻煩
吃慣了平時的那些美味,逢年過節,總想嘗點新鮮。迎合這個心理,有些商家就在“新奇”上下功夫,甚至盯上了野生動物。
“部分公眾野生動物保護意識淡薄,抱著‘獵奇炫耀’‘野味滋補’的畸形消費觀,為了圖個新鮮,購買、食用野味。加上消費能力增強,推高了野生動物產品價格和利潤空間,一定程度上驅動了亂捕濫獵和違法經營活動。”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野生動植物檢測中心主任、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資源學院教授張偉說,同時,基層保護機構不健全、執法人員不足,導致監管不力,亂捕濫獵濫食野生動物現象仍然存在。
其實,吃野味非但不滋補,反而有健康隱患。有營養學家指出,從現代營養學的觀點來看,野生動物和人工飼養的動物沒有明顯區別,沒有發現野生動物含有任何其它動物性食品不能取代的東西;從品嘗角度而言,受生長環境影響,野生動物肉質成分中肌肉較多,脂肪較少,多數野生動物都有特別的氣味,經烹調處理也難以完全去除,實非美味佳肴。許多野生動物,如果子貍、蛇等,有100多種與人類共患的疾病,如狂犬病、結核、鼠疫等,一些野生動物還含有各種病毒,攜帶各種寄生蟲,吃這些動物會得出血熱、鸚鵡熱等病癥。
吃野味,還有可能給自己帶來牢獄之災。“非法購買、食用野生動物,要面臨法律責任。”張偉說,比如非法購食一只野外來源的揚子鱷屬于“情節嚴重”,可能面臨5年以上的有期徒刑,非法購食2只屬于“情節特別嚴重”,可能面臨10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野生動物保護宣傳在城市開展得轟轟烈烈,而在鄉村顯得相當薄弱。實際上,近年來發生的非法獵殺鳥類等野生動物案件,多發生在鄉村,且嫌疑人年歲大、文化低的占多數。”張偉呼吁,在加強監管的同時,要加強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教育,引導群眾自覺抵制畸形消費觀,無論在什么地方發現野味,都要詢問野味來源,有沒有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或經營利用許可證,沒有證件的要舉報,群防群治,共同保護野生動物。
“吃過幾次野味,說實話,烹制特別麻煩,而且口感遠不如家養動物那么好。說野味兒,就是個名聲。要買好吃不貴、安全有保證的肉類,還得到正規的市場。”江蘇南京市民熊小錦認為,“現在的市場,咱們可選的東西足夠多。”(記者 趙貝佳 寇江澤)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