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
2019-03-20 21:49:03
“雷布斯”和“董小姐”立下的10億元賭約,終于塵埃落定了!
3月19日,小米集團公布2018全年財報,報告期內實現總營收1749億元,同比增長52.6%,經調整利潤86億元,同比增長59.5%。
而格力的業績顯然高過一頭。早在1月17日,格力電器發布業績預報顯示,其2018年營業收入將達2000億元至2010億元,凈利潤將達260億元至270億元。
一個是1700多億,一個是2000多億,小米董事長雷軍與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的5年賭約,勝負立現。
那么,問題來了。這10億元,現金還是刷卡?
當然,這個不是我們關心的重點,我們更關心的是,5年前,這個賭約為什么會騰空而出?
其實這也不是我們關注的重點,我們更更關注的是,5年來,兩家公司做對了或者做錯了什么?
其實這也不是我們關注的重點,我們更更更關注的是,如果再有一個5年賭局,誰又會是贏家?
10億賭約,到底是個什么梗?
談起這個賭約,要回溯到2013年。
當時,在中央電視臺舉辦的年度“中國經濟年度人物”的頒獎典禮上,雷軍和董明珠面對全國觀眾立下“賭局”。
2013年“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典禮現場
雷軍說,如果小米的營業額在5年內超過格力,董明珠就給雷軍1塊錢。董小姐顯然更有底氣。她說:要賭就賭十個億。
當時的情況是,小米創辦3年,年營收300多億,而格力已歷經20多年風雨,年營收為1200多億。
一開始的巨大差距,就讓這個賭約充滿了挑戰性。
此事引發關注,不僅是兩位明星企業家光環加持效應的體現,更折射出中國經濟正處在大變革時代的十字路口。
一方面,傳統產業體量龐大,但隱隱感受到了危機,不轉型沒出路。另一方面,新興產業可謂“風景這邊獨好”,但在“風口”上能飛多遠仍有待時間考驗。
賭局賭的是兩家企業的發展,更是兩種企業背后的行業命運,甚至是發展模式。
小米已經很拼命了,為何還沒趕上
用了5年時間,小米到底在營收上沒有超過格力,其中的原因很多。
從小米上市后首份財報可以看出,小米智能手機仍以低端為主,平均單臺手機的價格僅為1000元,毛利也僅為17元,利潤率很低。
小米一直標榜自己是“互聯網公司”,但小米互聯網服務業務收入只占總營收的9.1%,與蘋果等巨頭相去甚遠,說明小米手機用戶并不愿意為小米的互聯網業務買單。
財報還顯示,2018年小米研發費用為58億元,占其1700多億元總營收的3%左右。如此低的研發投入,很難支撐其未來走得更遠。同時,目前小米手機上的技術創新點更多來自上游供應商,并無任何技術門檻。
小米的創業故事堪稱“神話”,但其上市后股價一路下滑,也說明了投資人對小米商業模式的擔憂。
當然,格力5年來的平穩發展,也讓小米難有超車的機會。
再來一個5年賭約,又會鹿死誰手?
勝負已定,但依然有人不服。
一些人認為,小米白手起家,創業不過短短數年,即成為千億級“獨角獸”。雖然5年內沒有創造奇跡,但相比格力,小米的成長空間之大,不言而喻。從這方面來看,小米贏了。
小米從最開始的“互聯網+”到現在的“手機+AIoT”,產品線中已經出現了白色家電。
當前,物聯網成為未來發展趨勢。而在小米的物聯網構架中,包含了手機、電視、智能音箱等無數“入口”,掌握入口的小米在未來無疑將有更大的話語權。
董小姐贏了賭局,也有焦慮。這個焦慮就來自格力的下一個5年。
格力是家好企業,不僅股民知道格力分紅慷慨,股價也一路高歌、穿越牛熊;而且老百姓也知道那句話:“好空調,格力造。”
但目前格力空調產品單一,未來增長發力點有限。此外,格力的多元化業務始終沒有打開局面,還是印證了那句話,隔行如隔山!
如果再來5年,小米就能穩操勝算嗎?也不盡然。
目前,小米物聯網生態看似龐大,實則縱深競爭力不足。而作為實體經濟的代表,格力有雄心改變中國企業缺芯少屏、大而不強的局面,其格局堪稱遠大。
鹿死誰手,依然充滿不確定性。
有業內人士指出,這場賭局的意義并不在于誰輸誰贏,其背后傳統制造業與互聯網企業之間如何融合發展,實現雙贏,對于企業而言才至關重要。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