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2019-04-08 10:20:04
一位傳道授業的好老師,會讓人終生難忘;一門觸碰心靈的好課程,會讓人終身受益。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如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一要求,把思政課講到學生心坎上,讓思政課不僅“有意義”更“有意思”,是每一位思政課教師都必須思考的問題。
資料圖
如今這個時代,注意力是一種寶貴的資源,而這也就決定了,思政課教師要有受眾意識。有教育學家曾說過:“每一個干練的教師,就是一個藝術家。他從事于教學,猶如琴師從事于操琴一樣。他和緩地觸動人類思想感情上的琴弦,刺激之,安慰之,興奮之,鼓勵之。”一堂成功的思政課,應該能讓學生感到猶如讀了一本啟迪心智的好書,看了一場益于身心的優秀電影,既有知識的增益,也有道德的熏陶;既有美的感受,也有真和善的升華。換言之,只有把思政課講得有滋有味,才能讓人真學真信真懂,才能讓道理入耳入腦入心。
讓思政課有滋有味,應避免“填鴨說教”。人有覺悟高低之分、有接受能力強弱之別,講授思政課的方法,也應隨之不斷創新。思政工作應該像鹽,最好的方式是將鹽溶解到各種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善于從學生角度出發,用深刻的洞見增強思想性,以廣闊的視野增強吸引力,才能把課程講好,思政課也就會成為“網紅課”,最終收獲潤物無聲的效果。
讓思政課有滋有味,當善于循序漸進。認識總是有個從低到高、由淺入深的過程。把思政課講好,就要遵循道理的邏輯體系和思維的邏輯順序。比如,講民族復興,不妨先讓學生了解近代以來中國“失去的二百年”;講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不妨從西方世界為何強調“回到馬克思”出發,講講“馬克思為什么是對的”。抽絲剝繭、由表及里,把“大道理”講得深入淺出,思政課才能給人以啟迪、發人以思考。
讓思政課有滋有味,應長于寓理于例。現在的學生,興趣廣泛、好奇心強、求知欲盛,他們往往不滿足于泛泛的論述,而希望聽到強有力的例證。就事論理,多講生動活潑的內容,寓道理于事例之中,熔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于一爐,是增強感染力的必由之路。一個好的故事,一個好的案例,既要求“新”,也應求“近”;既要求“精”,也應求“實”。新,就是新穎,應盡量避免翻來覆去地舉一些老例子;近,就是貼近,不妨多用學生平時耳聞目睹的事例,這樣的例子看得見、摸得著,可望可即,有親近感和現實感;精,就是精當,許多事例本身就含有很深的哲理,耐人尋味,發人深思,例子舉了,道理也便在其中了;實,就是真實,切忌道聽途說、捕風捉影。
古人枚乘在一篇題為《七發》的散文中,敘述了一位吳客給楚國太子治病的故事,他不用藥石針刺,而以“要言妙道”相告,竟治好了楚太子的病。理論的意義、思想的力量,由此可見一斑。巧譬善喻,把精深的思想講得深入淺出,把宏大的理論講得有滋有味,就能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圩樱蚜⒌聵淙说母救蝿章浼毬鋵?。廣大思政課教師,應該有這樣的擔當,也應該有這樣的自信。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