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2019-05-05 15:28:05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 倪浩】5月5日,距離立夏還有一天的時間。北京城區飛絮紛紛揚揚,地上飛絮漫卷隨風滾動,一年一度的飛絮時節看上去仍然遲遲不肯離去。采訪中有專家告訴《環球時報》,2019年的飛絮時間已屆中后期,再有十天將告結束。而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的目標是力爭2020年明顯改善飛絮。
飛絮弊害明顯。易導致皮膚過敏,刺激哮喘、慢性支氣管炎等;影響交通安全,甚至引發火災;另外飛絮還會威脅儀器設備運轉,尤其是集結著大量全國一流高等科研院所的北京,眾多實驗室內的精密儀器可能會因為飛絮影響而導致測量不準。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業研究所研究員黃秦軍5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說,目前來看北京飛絮持續時間已到中后期,再有十天左右時間,至五月中旬飛絮周期將告終結。黃秦軍認為,飛絮之所以能夠持續一段時間,是因為不同楊柳樹花期不同,甚至是同一棵樹上每一朵花的花期都會不同,錯開且持續的開花期導致北京城區飄絮持續了較長的時間。
困擾京城的飛絮到底從何而來,又為何屢治屢飛?
相關數據顯示,北京飛絮滿天的主力軍是楊樹和柳樹,其中以楊樹中的毛白楊為最。做為雌雄異株,楊樹的飛絮都來自雌株,每棵雌株一個春天能夠生成30萬至1500萬枚楊絮,平均重量達1公斤,而這些飛絮四處飄揚,力所能及地充斥著所有可能的空間。
根據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向《環球時報》提供的數據,截至2018年底,北京市五環內共有楊柳雌株28.4萬株,其中朝陽區10.7萬株為各區之首,豐臺區6.6萬株,大興區6萬株,海淀區3.7萬株,東城區0.43萬株、石景山區0.39萬株、西城區0.39萬株。北京二環路以內楊柳雌株密度最低,向外則密度逐漸增加。西南四環至西南五環之間,以及東北四環東風北橋附近等區域密度最為突出。
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北京28萬多株楊柳雌株有超過6成長勢良好,正值飛絮旺盛期,是京城春季漫天飛絮的主要原因。但由于不同區域氣候條件不同,飛絮產生的時間先后也不一樣。2019年,東城、西城、豐臺和朝陽西部地區最先出現飛絮高峰,海淀、大興、通州、順義等區緊隨其后,而懷柔、密云、延慶等北部山區飛絮時間最晚。
那么為什么北京會種植這么多的楊樹?而且是產生飛絮的雌株楊樹?
40年前綠化基礎非常薄弱的北京無飛絮滿城的煩惱,卻頻頻被困于沙塵。1977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確認北京是“世界沙漠化邊緣城市”。20世紀50年代,北京春季沙塵日數平均高達26天,基本相當于北京春季楊柳飛絮持續天數。
改變北京沙塵困城的主要辦法就是大力植樹。經過多番選擇,楊樹和柳樹從眾多樹種中脫穎而出。尤其是楊樹,集中了多種適合當時北京的優點:適應性強,耐干旱,生長迅速,而且便宜。與雄株比,雌株楊樹比雄株長的更快,樹形更粗壯,顯現出明顯的經濟效益,且雌雄樹苗難辨。
基于上述原因,70年代開始,大量的雌株楊樹在北京落地生根,茁壯成長,顯現出旺盛的生命力。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的數據顯示,現在楊柳樹是北京綠化的主力軍,僅楊樹就占全北京森林面積的近一成,森林蓄積量更是占全市總蓄積的42.2%。這些枝葉繁茂的樹種為北京阻擋風沙,成效斐然。北京觀象臺沙塵資料顯示:北京地區的平均沙塵天數,50年代為26天,60年代-80年代在10天-20天之間波動,90年代不到5天,2010年以后則下降到3天左右。
但隨著這些楊柳樹的成長,飛絮的問題愈加凸顯。根據林業專家的解釋,楊柳科植物大多數要十幾年后才會開花結果,現在看到飛絮的都是生長15至50年的樹,正是始自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大規模種植的楊柳樹。
飛絮問題為什么難以根治?
北京從上世紀90年代即開始治理楊柳飛絮。包括種源控制、新優樹種選育、疏枝修剪、高位嫁接、雌花疏除、抑制花序形成等多項治理方法。2017年北京市啟動楊柳飛絮治理試驗和示范工程,結合綠化景觀提升疏伐并更新優良鄉土樹種、注射花芽抑制劑和實施柳樹雌株高接換頭等技術措施,治理楊柳飛絮40萬株。北京市規定,日后在城鎮綠地、公園和新農村綠化等各項園林綠化建設中嚴禁使用楊柳樹雌株。
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發給《環球時報》的信息中表明,目前北京以網格形式分片對五環內楊柳雌株進行普查,對每一株進行了定位并形成數據庫,從而可以有針對性地對每一棵樹進行治理。北京園林綠化局表示,園林部門將采取疏枝、高壓水槍沖洗等方式對飛絮進行精準治理,力爭到2020年使楊柳飛絮明顯改善。
但北京飛絮問題并未得到根治,飛絮滿天飛的情況屢次上演。那么這么多的楊柳樹為什么不能“一砍了之”,從而根治飛絮問題呢?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林學家沈國舫曾對媒體分析說,楊柳樹的生態作用遠遠大于飛絮的影響,治理楊柳飛絮千萬不能一砍了之。目前北京楊柳樹品種數量很多,且大都已經形成大樹,如果大量伐除這些樹木,會引起城市環境質量和景觀的下降,造成更為嚴重的生態損失。中國林科院研究員張建國向媒體發表的觀點是,“治理楊柳飛絮,切忌急功近利,一砍了之更要不得!”
黃秦軍認為,只要有樹在,就無法根絕飛絮的問題。他認為,目前的市政管治措施能夠緩解和改善問題,但是不能根治。“因為北京有很多楊柳樹目前不能砍伐。很多大院、景區等包括頤和園動物園在內都種有楊柳,有些樹是古樹需要保護,因此不可能砍。那么怎么辦呢?這些楊樹跟那些慢生樹相比,樹齡都不會太長,可以待其死亡之后進行自然淘汰。”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