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技日報
2019-05-09 14:31:05
“沖洗”一張黑洞照片,科學家耗時兩年——
鄔江興院士:建設大數據試驗場正當其時
本報記者 謝開飛
“大數據試驗場是面向數據科學研究、大數據技術開發而設計的重大科學實驗設施,是我國原創、國際無先例,具有‘頂天立地’的屬性。”在5月7日舉行的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網絡科技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數字交換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鄔江興在題為“未來計算與大數據試驗場”的報告中如是說。他認為,只有創建規模實驗環境,才能夠研究實驗新算法,才能創新發展新算力,降低應用技術門檻。
自PC、移動通信、互聯網誕生以來,每次技術進步所生產的計算機終端以億萬計,每臺終端幾乎每天都在不停地生產數據信息。如果想將這些數據集中起來處理和分析,則現有技術遠不能及,這就是大數據問題產生的根源。隨著數字化設備的大規模、持續性生產和使用,大數據問題必然愈演愈烈,而且由于摩爾定律的限制,這類問題很難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鄔江興院士以“黑洞的照片”為例,“這張照片花費了科學家近兩年的時間才‘沖洗’完成。過程如此艱辛,一是因為龐大的數據不可能靠網絡傳輸,二是數據同步計算問題不容易解決。整個過程中涉及到數據量之多,難度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
“計算技術、存儲技術、網絡通信技術的進步的速度,如何跟上數據增長的速率是亟待解決的問題,一個智慧城市的大腦首先面臨的挑戰就是城市計算問題。”鄔江興院士認為,未來計算的特征要具備異地分布聯合計算能力、數據流計算能力、領域專用軟硬件協同計算能力。而達到以上特征需要以下幾個條件,如實現高密度、高速率、長壽命、極便宜、超級容量存儲,實現存儲、傳輸、交換全鏈條具有泛在化、全域協同計算,實現場景構建。在此基礎上,構建出一個大型開發研究試驗平臺,即大數據對撞機,包括與之配套的研究試驗工具和其他服務設施。可行的做法是讓數據增長和計算技術進步交替前行,進步與迭代、突變與顛覆。
“大數據試驗場的愿景是建設國家重大科學基礎設施,包括服務產業的轉型升級和實體經濟的發展質量的提升。其目標是支撐科學研究、技術創新、產業創新、創新創業。”據鄔江興院士透露,目前在復旦大學已建成先導技術系統,上海大數據試驗場即將啟動建設功能轉化平臺,并正在醞釀建設國家大數據科學基礎設施。
“大數據的發展必須腳踏實地。只有從底層做起,才有可能在大數據領域實現并跑、領跑。”鄔江興院士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