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19-05-12 14:38:05
新華社哈爾濱5月12日電(記者管建濤 何山 楊思琪)有一種愛,叫作放手;有一段路,叫望你獨行……
對于弱小的盲童女孩來說,這段路很難走;對于一名年輕的媽媽來講,這種愛更難得……
有一種距離,叫如影隨形
早上七點半,上學路上,人流熙熙攘攘。一個盲童女孩手持盲杖,敲敲打打,小心探路,一步步前行。她的身旁,年輕的媽媽一直默默跟著,不遠離,也不貼近……
母女之間,始終保持著三四米的距離。近了,媽媽怕女孩聽到自己走路的聲音,知道自己在旁邊;遠了,媽媽又擔心不能一個箭步趕上……
看女孩走來,有人想把人行道上臨時停放的自行車挪開,媽媽趕緊用手示意“不用”,讓女孩自己去摸索。
女孩個子不高,扎著一個馬尾辮,圓臉,微胖。身上背著一個大書包,胸前掛著一個大小和她年齡不太相稱的水壺。
“負重”前行,女孩走得很穩。腳踩到一個小水坑,她下意識抽了下腳。盲杖敲到路邊停放的小轎車輪胎,她便慢慢伸出手向前摸車,沿著車繼續走。
媽媽靜靜地看著這一切,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終于,女孩走到校門,走進校園。96級臺階,368米路程,數千次敲打路面,15分鐘上學路……
放學回家,她從班級走到校園門口的時候,媽媽已等了好一會兒。回家路上,為了不讓女孩發現自己,媽媽同樣保持距離,緊緊跟隨,默默注視,像影子一樣……
有一種培養,叫陪你重來
這個女孩名叫高雅,今年11歲,因為視神經發育不良先天失明。5年前,她進入哈爾濱市特殊教育學校學習。她的媽媽便在學校旁邊租了房子,剛開始時每天牽著她的手送她上學。
“總有一天,我和爸爸要離開她,她一定要學會自己走。”兩個月前,高雅媽媽下定決心,要讓她獨自上學。
于是,從雪覆街頭到春光明媚,在哈爾濱市宣化街上,便有了文章開頭的那一幕。
這段只有十多分鐘的上學路,寫滿了高雅媽媽的“心事”。每天她都假裝自己在家,等高雅出門后,又馬上穿衣尾隨。在放學前,她早早等在門口“接”她回家。
快走到家門口時,高雅媽媽趕緊輕手輕腳一溜兒小跑,提前站上室外二層樓梯“等”。當發現高雅因為樓下停放的幾輛車繞暈了方向,她馬上提示:“嘿,你放學回來啦,媽媽在這兒,你是不是走錯啦?”
她下樓拉過高雅的手,并沒馬上回家,而是領著高雅重新走到剛剛辨不清的路口,耐心地對高雅講解正確的走向。
高雅“獨立”上學之前,她做了很多功課:“告訴孩子路的特點,什么地方是路口,有哪些建筑物和路標,怎么識別自行車,找不到路了怎么辦……”
回想起高雅第一次“獨自”上路,高雅媽媽至今仍很激動。“高雅連樓梯口都找不到,她用盲杖敲敲打打,尋覓好久才找到第一級臺階。”她說,當高雅腳步落下的一刻,自己終于松了一口氣。
有幾次,不熟悉路況的高雅站在路口急哭了,便拿出媽媽準備好的“老年機”打電話。這時,高雅媽媽便立即從她身后躲到更遠的地方,接通手里處于靜音的手機,假裝自己在家的陽臺上望著她,給她指回家的方向……
有一種期望,叫盼你前行
慢慢地,高雅媽媽說自己越來越會“演戲”了。“我要各種偽裝,讓她覺得我不存在。我不希望她發現我一直跟著她,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她真正自信、真正獨立。”
如今,高雅和她“影子”媽媽成了這段路上的常客,人們也形成了默契,既不主動為高雅搬動路邊的自行車,也不向高雅媽媽打招呼,避免暴露她的存在。
高雅媽媽說,有時候自己的擔心是多余的,因為當離高雅遠些的時候,會時不時有好心人幫她一起過馬路。談到什么時候才真正放手,高雅媽媽笑著說:“再過兩年,等她個頭長高些,能被大家看得更清楚的時候。”
說起自己“獨立”上學的事,高雅一臉驕傲:“要是迷路了,我就把盲杖高高舉起來,旁邊的人就能看見我,幫助我啦。”
高雅媽媽的手機里裝滿了視頻,有的是高雅“噠噠噠”向前的可愛畫面,有的是消失在教學樓里的一個小黑點,有的則是高雅迎面走來時,手機這頭慌亂躲避的狀況……
這是高雅一個人的上學路,這也不是她一個人的上學路——小腳印旁,總有媽媽的腳印,或近或遠,一直不曾離去……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高雅媽媽很喜歡龍應臺《目送》里的這段話,“總有一天,我和她的爸爸都會離開這個世界,希望那時她可以獨自面對。”
“給她一根盲杖,是為了讓她走得更遠!”高雅媽媽說,很少有人知道自己的名字叫于玲,人們都叫她“高雅媽媽”。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