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sm极度另类视频,日本三级韩国三级欧美三级,国语自产偷拍精品视频偷拍,国产人成视频在线观看

全部

聞臭師:一個很有味道的職業 用鼻子給污染“定罪”

來源:錢江晚報

作者:

2019-06-05 08:29:06

林法志在嗅辨室工作。

今天是世界環境日,我們來認識一個很有味道的職業——惡臭嗅辨師。

據浙江生態環境廳介紹,2014年-2018年期間,我省惡臭嗅辨師一共發證468人。其中,男嗅辨師262人,占56%;女嗅辨師206人,占44%,以年輕人為主。

聞臭識空氣,嗅辨師也被稱為“聞臭師”。正是因為“聞臭師”們圍著臭氣轉,不斷與污染環境的“惡臭分子”做斗爭,才換來更加潔凈的空氣。

●為什么需要這個工種?

專業機器只能測定單一臭氣的濃度,氣體的成分比較復雜,人的鼻子是惡臭程度最直接的感官表征。“聞臭師”顧名思義,就是用鼻子來為惡臭“定罪”,其結果也是執法部門處罰的依據之一。

需要“聞臭師”出馬的主要有環境廠界空氣、污染源排氣筒兩種。一般的惡臭樣品來源于黑臭河、垃圾處理廠、環境應急事件現場以及市民投訴有惡臭的區域等。

●“聞臭師”如何工作?

首先他們要到現場采樣空氣:企業有處理設備的,用真空氣袋,通過企業的排氣筒采樣;還有一種是氣體無組織排放的,嗅辨師則要根據風向等進行采樣。

現場采樣后,嗅辨師集中到實驗室里進行嗅辨,直接通過人的嗅覺感官測試。如果只找一個嗅辨師嗅辨,主觀性比較強,實驗結果可能不準確。所以嗅辨需要一組人,至少6人,還要有一個判定師和一個配氣人員,通過統計的方式得出結果。

在配氣室里,配氣人員在三個袋子里,分別充入干凈的空氣和污染的空氣樣品,再交給嗅辨師嗅辨。這些樣品都會編號,以便記錄。空氣樣品在進行稀釋后,需要嗅辨師多次進行嗅辨,直到所有嗅辨師都聞不出氣味為止。

經過統計分析后的數據,能為環保部門提供科學依據,判斷采集的氣體是否超標。

●如何成為“聞臭師”?

“聞臭師”的年齡要求18至45周歲,不吸煙、不喝酒、嗅覺器官無疾病等條件。

嗅辨師的申請人要到國家惡臭污染控制重點實驗室進行統一培訓,通過筆試和嗅覺測試,取得上崗資格證。在嗅覺測試中,需要分辨出汗臭、花香、成熟水果香、甜鍋巴氣味和糞臭味五種氣味。

除了要求生理狀態和年齡限度,聞臭師每三年要進行一次審核,相當于“年審”。每次“年審”差不多有30%的淘汰率,如果通不過考試只能退出嗅辨師的隊伍。

徐舒,女,44歲

做了9年嗅辨師,喜歡沒有氣味的環境

44歲的徐舒是溫州市最早的一批嗅辨師之一,她在2009年取得了國家頒發的嗅辨員資格證。

2010年開始,她牽頭組建溫州市第一個開展惡臭檢測項目的實驗室。近10年來,溫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以下簡稱監測站)的嗅辨師隊伍逐漸壯大。

“目前監測站共有66名工作人員,其中25名有嗅辨員資格證。”徐舒告訴錢報記者,監測站的主要職責是監測并鑒定水、土壤、空氣等各種環境指標。

“任務來的時候我們在全站范圍內挑人。”徐舒介紹,25名嗅辨師分散在監測站的各個科室,平常在崗位各司其職,有任務時才會臨時組團。當然,除了正常上崗的6個“聞臭師”,還要有幾個“備胎”,以防有人臨時身體出狀況。

“人的嗅覺是會疲勞的,一個味道聞久了自然會累。更不用說,我們聞的是刺鼻的氣味。”接到嗅辨任務后,一兩天內不能吃蔥姜蒜等有刺激性的調料,“甚至火鍋店、煙味濃烈的棋牌室也不可以去,首先要保證自己身上沒味兒。”

“惡臭”主要靠的是嗅覺,因此實驗室的布局和裝修都有要求,“首先要保證實驗室完全沒有味道,墻體都是玻璃的。”

“辨識氣味是件很有趣的事情,比如糞臭味,當它稀釋到一定濃度的時候,就會有一種香甜的氣味。”徐舒介紹,正是因為氣味跟著濃度變化,也讓這份工作有一定的挑戰性。

做了9年的嗅辨師,也許是聞的味道太多了,徐舒喜歡沒有氣味的環境,因為潔凈簡單。每次到香味濃郁的酒店,她都會第一時間開窗通風。

林法志,男,34歲

類似米飯餿掉的酸腐味,這個樣品的氣味幾年過去還記得

34歲的林法志持證4年,是監測站為數不多的男性嗅辨師之一。

“做這行鼻子不能太靈,也不能太遲鈍。太遲鈍的話通不過考核,太靈敏的話代表不了大眾水平,不能真實客觀反映臭氣的濃度,也會影響最終的分析結果。”林法志告訴記者,“聞臭師”可以說是“大眾評審團”,鼻子屬于普通水平。

“聞臭師”經常要聞各種惡臭,會不會出現工傷?“我們聞的時候并不知道氣體里有什么成分,是否包含有毒物質。”林法志說,畢竟這是一個雙盲檢測。不過,他們聞的并不是直接采集來的樣本惡臭氣味,而是稀釋過很多倍的氣體,因此就算有損傷,也沒有想象中那么大。

此外,聞也有專業的姿勢和方法,聞的時候不能猛吸一口,而是將氣體放在胸前,慢慢擠壓一些出來輕輕聞。

“不能完全避免身體傷害,畢竟聞久了鼻子很容易疲勞。鼻子不靈敏,心情也會不好。” 林法志說,“嗅辨師是環境監測中心站的一份工作,大家并沒有補薪。只不過聞多了次數,會有補休。”

“印象最深的是幾年前的一個樣品,有點像米飯餿掉的酸腐味。”林法志說,這是他從業生涯中遇到的同一批次嗅辨時間最長、需稀釋次數最多的。

賈曉瓊,女,40歲

那一次聞臭她堅守到最后,工作近2個小時

近幾年,環境空氣變好,加上原先承接的驗收工作交給了第三方,需要出動“聞臭師”的機會也比以前少了許多。

今年5月17日上午,嗅辨師賈曉瓊參與了一次嗅辨任務,這也是監測站今年以來唯一的一次嗅辨任務。

惡臭氣味的樣品來自溫州的一家工廠,是在5月16日采集的。

“惡臭樣品的鑒定要在24小時內做完,而且時間越早越好。”賈曉瓊說, 5月15日,她就收到了“招募令”,主動報名成了這次任務的嗅辨師。她提前開始了佛系狀態,調整身體機能,杜絕熬夜,拒絕蔥姜蒜,除去一切有氣味的護膚品。

當天的6個“聞臭師”里,賈曉瓊在嗅辨室待的時間最長,接近2個小時。

“因為我之前全部聞對了。”賈曉瓊說,沒找出樣本氣體的人會終止本次嗅辨任務,找對的人要一直聞下去,直到成為最后一個正確的人。當天,賈曉瓊聞了四個稀釋倍數的樣本。

惡臭樣本在稀釋倍數下,其實只能聞到一點點的異味。“聞臭師”不需要分辨具體的氣味,只要找出有異味的氣體就可以。

聞臭結束之后,再由主導全局的判定師做出最后的統計結論。可不要小看“聞臭師”的鼻子,他們出具的數據可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責任編輯:楊凡、徐紅梅]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山東深化派駐機構改革,明確監督首責、加大問責力度

山東深化派駐機構改革,明確監督首責、加大問責力度。近日,經省委同意,中共山東省委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深化省紀委省監委派駐機構改革的實...[詳細]
大眾日報·新銳大眾 2019-06-05

電動牙刷發力三四線城市 小鎮青年成消費主力軍

電動牙刷發力三四線城市。從最簡單的一體式,到磁懸浮式,電動牙刷用到了第四代,廖平平也從公司內貿部的“光桿司令”變成了帶著一支團隊的...[詳細]
錢江晚報 2019-06-05

人民日報整版刊文: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

人民日報整版刊文 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歷史和人民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是實踐的理論,指引著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動,歷史和人...[詳細]
人民日報 2019-06-05

山東省人社廳發布176項權責清單 推進履職盡責

山東省人社廳發布176項權責清單。清單事項共計176項,其中行政權力98項,公共服務78項[詳細]
大眾日報·新銳大眾 2019-06-05

山東省首條全自動地鐵線在濟開工 設車站19座

設車站19座。4日,濟南軌道交通2號線歷山北路站已經開始建設[詳細]
齊魯晚報 2019-06-05

山東啟動今年“雙隨機、一公開”抽查

記者在省市場監管局指揮大廳里看到,我省啟動今年全省市場監管系統第一次“雙隨機、一公開”抽查,通過大屏幕公開抽取檢查對象名單,在10余分...[詳細]
大眾日報 2019-06-05

山東煙臺交警鐵騎隊正式亮相

山東煙臺交警鐵騎隊正式亮相當日,山東省煙臺市交警鐵騎隊正式亮相,近百名配備大功率警用摩托和警務通、酒精測試儀等信息化單警裝備的交通...[詳細]
新華社 2019-06-05

山東解除高溫橙色預警 大范圍高溫今天結束

山東解除高溫橙色預警。大范圍高溫今天結束6月3日,濰坊市民全副武裝,冒著烈日高溫出行[詳細]
大眾日報 2019-06-05

山東:公開缺口引導社會資本投入危廢處置項目建設

山東:公開缺口引導社會資本投入危廢處置項目建設近日省生態環境廳發布《關于加強危險廢物處置設施建設和管理的意見》,明確我省將引導社會資...[詳細]
大眾日報 2019-06-05

山東明確殘疾孤老人員等個人所得稅減征政策

召開的省政府常務會議上獲悉,我省已明確殘疾、孤老人員和烈屬及因自然災害遭受重大損失等個人所得稅減征政策。其中,殘疾、孤老人員和烈屬減...[詳細]
大眾日報 2019-06-05

中東部有較強降水過程 黃淮江漢等地高溫天氣減弱

黃淮江漢等地高溫天氣減弱。西北地區東南部、四川盆地東北部、華北南部、江漢、江淮、黃淮西部和南部、江南北部等地將先后有大到暴雨[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19-06-05

北大荒 黑土地上寫傳奇(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來自一線的蹲點調研)

北大荒。北大荒精神代代相承,改革攻堅蹄疾步穩“我22歲來到友誼農場,一輩子沒待夠,骨灰也要留在北大荒[詳細]
人民日報 2019-06-05

中國農業大學扎根曲周的故事—— 探索綠色發展之路

2010年在曲周,張福鎖帶領團隊將小麥、玉米兩種作物在一個生長周期里需要用到的所有關鍵技術——播種、灌水、施肥等進行了梳理。當他把這10...[詳細]
人民日報 2019-06-05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
<legend id="avguq"></legend>
  • <th id="avguq"></th><sup id="avguq"></sup>
    1. <del id="avguq"></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