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19-07-20 18:44:07
王 平
隨著張扣扣被執行死刑,陜西“除夕殺人案”塵埃落定,但圍繞案件的喧囂式討論并沒有就此結束。
就這個案件而言,案情本身并不復雜,張扣扣故意殺人的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充分,法院是依法治罪、罰當其罪,審判程序亦合理合法,無可辯駁。雖然案件中有可以討論的因素,但有一點是明確的、不能討價還價的,那就是:無論輿論如何喧囂,法治精神是必須遵循的唯一原則。
一個并不復雜的案件卻受到廣泛關注,究其原因案件關聯著各種社會因素,既有跨度時間長,又有母子親情、社會共情心理等因素。正是這些關聯因素,讓一些人對張扣扣兇殘殺人行為表示同情,認為其是為母殺人的“孝子”,甚至對判決結果進行質疑。然而,法治活動是看事實的,不會以同情和泛泛的關聯為前提,而是以法條、法治精神為遵循。回頭看整個案子,從始至終遵循的都是這一條:有關司法部門依法對張扣扣進行追訴、審判、執刑,辯護律師全程為張扣扣提供法律服務,等等。
案子塵埃落定,法治精神得以彰顯。這一典型的案件讓人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法律的尊嚴就在于它是有剛性、有硬度的規則,法律的正義就體現在“只要明白無疑地觸犯了法律,就得接受必然的后果”的每一次判決中。
誠然,對法治建設尤其是司法案件的認識,難免會受到社會文化、傳統習慣等影響,但排除干擾的唯一辦法就是遵守法治原則。近年來,從山東于歡案到昆山“反殺”案,再到如今的張扣扣案,都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討論都很熱烈。但是無論外部聲音多么喧囂,案件的審判只有一個方向,那就是以法律為準繩。這些公眾關注的典型案件,在警醒和教育著每一個社會成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治建設人人有責。
事實上,對法治精神的討論越深入越充分越廣泛,張扣扣等悲劇案件的警示意義就越充分。從這個角度來說,案子塵埃落定了,討論還沒有結束,并不是壞事。只要是從法治出發去討論案子,讓法治精神在眾聲喧囂中愈發深入人心,就是對法治精神的培育和宣揚。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