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
2019-08-21 15:45:08
新華社北京8月21日電(記者黃順達 田睿)《古橋與圣母》是厄瓜多爾畫家路易與中國畫家翁長江共同創作的作品,將趙州橋與圣母這兩個相距萬里的文化符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成為近日發行的中厄建交40周年紀念封的主體畫面。
在路易看來,這次合作雖有機緣巧合,但也是冥冥中注定。因為,他已與中國結下了“半生緣”。
路易與中國畫家翁長江合作的《古橋與圣母》。受訪者路易供圖
遇見中國
路易本名萊昂納多·塞瓦略斯,路易是他今年申請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又稱中國“綠卡”)時選取的名字。距他1995年來到中國,已經過去24年。
在華期間,路易在這個被他稱為“第二故鄉”的國度創作了近200幅作品。找他買畫的人絡繹不絕,其中最貴一幅以超過20萬元的價格成交。
但其實,當初他決定來中國“純屬偶然”。
彼時,他已在厄瓜多爾修讀完繪畫與雕刻藝術的學位。但幾年之內,他的母親和一位最親密的兄長相繼離世。
路易在工作坊中進行創作。新華社記者黃順達攝
在極度的悲傷中,他偶然獲知中國中央美術學院為外國留學生提供獎學金攻讀學位的消息,便義無反顧地搭上去北京的飛機。
回想起剛到中國的生活,路易自己都覺得很好笑——“因為什么也聽不懂?!?/p>
路易一邊學習漢語,一邊學習中國國畫,閑暇時間到處游逛、觀察風土人情,不久就把北京城轉了個遍。
在不斷探索北京的同時,他也見證了這座城市的變遷。“當時,整個北京聞著都是水泥味兒,慢慢才有了國貿現在的那些高樓大廈?!?/p>
路易以為這就是中國的全貌,是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應有的樣子。但之后的一段經歷大大改變了他看中國的視角,也令他產生了更多思考。
路易工作坊中陳列的畫作。新華社記者黃順達攝
發現中國
2005年,江西的一位慈善家聯系到他,向他發出一個特別“邀請”。
原來,這位慈善家在江西武寧一個小山村里資助著一群孩子,并聘請教師、自建學校,讓孩子們都能讀上書。他想請路易去給孩子們授課,讓他們領略藝術的魅力。
路易一聽,也沒多想:“為什么不去呢?”他毫不猶豫帶上畫箱出發了。
然而,來到這里他才發現,大山里的生活一點都不“隨意”。從學校到最近的縣城,每次都得走半小時山路。到了晚上,一點光都見不著,山里的土路更難走了。
路易制作的版畫刻板。新華社記者黃順達攝
冬天的日子,孩子們在教室里不停搓手、揉耳朵。這時,他們就到室外上課,可能比在教室里更暖和些。到了炎炎夏日,他們又熱得大汗淋漓,汗水浸濕了畫紙。
路易好幾次都有過離開的念頭,但是看到那些孩子期待的目光,他又舍不得了。
不知不覺間,兩年光陰過去了。路易學到了這個小山村所有的風俗習慣,也認識到原來中國不全是繁華的大都市,仍有很多人過著普通、甚至貧困的生活。
他說,自己能做的不多,只想讓那些孩子對未來充滿希望,讓他們覺得自己仍能靠雙手養活自己,這就足夠了。
深戀中國
路易平時喜歡待在自己的工作坊——一間位于北京市順義區的簡易房。周邊很安靜,有許多藝術工作者在這里生活和創作。
走進工作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張大桌子,上面鋪著許多完成了一半的作品,各種尺碼的毛筆錯落有致地插在旁邊——這是路易進行創作的重要工具,也是他與大多數西方藝術家的不同之處:他喜歡用中國的傳統工具輔以在厄瓜多爾學到的繪畫技藝來創作。
路易工作坊中的工具柜。新華社記者黃順達攝
路易的作品呈現的元素非常豐富:有厄瓜多爾的山巒丘壑,也有中國特有的草木花枝,還有中國佛教中的菩薩、神話里的龍等眾多意象。
幾乎每幅作品背后都有一個故事。聽他細細道來,你會時?;腥淮笪颉瓉磉@些畫蘊藏著那么多他對于中國的印象、對人生的思考。
工作坊中央擺放著的一幅作品是路易格外鐘情的。畫中有兩只巨大的手臂,懷抱著兩個成年人和一個孩子。
路易的工作坊內設。新華社記者黃順達攝
路易說,這三個人象征著他自己的家庭,而這雙臂膀象征著中國——有了中國的“臂膀”,自己才能和中國妻子、孩子一起幸福地生活。
如今,畫中的那個孩子已漸漸長大,今秋即將進入小學二年級。路易笑道,自己的生活重擔又增加不少,“現在中國小孩競爭很激烈,我們也得跟著忙活?!?/p>
“不出意外,明年我就能拿到中國‘綠卡’了?!甭芬籽壑型赋鲂老埠蜐M足。(編輯:錢泳文、金正;視頻剪輯:黃順達、王玉玨)(相關圖文視頻融合報道請關注“新華國際頭條”微信公眾號)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