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半月談微信公眾號
2019-10-07 09:26:10
原標題:6個扶貧干部自費“眾籌”買車!他們是些什么樣的人?
導讀
云貴高原的東南部,橫亙著莽莽蒼蒼的苗嶺山脈。群山中間流淌著千里沅江的上游清水江,江畔有一個貴州深度貧困縣,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劍河縣。聽說這個縣有一個村的駐村扶貧隊員,自費“眾籌”買車。真的嗎?有這個必要嗎?他們是些什么樣的人?我們踏上了前往核實尋訪的路途。
正是在這次采訪經歷中,我們認為發現了一群最可愛的人。在我國廣袤的鄉村,有無數最可愛的人,為了農民、農業、農村,在揮灑汗水,奉獻力量。比如那些堅守講臺的鄉村教師,執著為農民看病的鄉村醫生,從遠方來的支教者,振興鄉村的公益志愿者……他們,無數正參與脫貧攻堅的扶貧隊員、基層干部,無疑也屬于最可愛人的群體。
“為了順利開展扶貧工作,大家一拍即合,湊錢買臺車”
車程的艱難超出了預想,盡管知道貴州素有“地無三尺平”的諺語。
山擠著山、水繞著山,劍河平地難尋。因為修筑水電站,前些年劍河縣城要整體搬遷,可是全縣找不到一塊可以安置的平地。經上級政府協調批準調整區劃,向隔壁臺江縣“借”了一個鎮作為新縣城所在。
劍河縣已經通了高速公路,但是劍河到南哨鎮的路卻并不好走,急劇盤旋的山路耗費2個半小時。從南哨鎮出發,跌宕起伏的山路,如過山車在山頂、山腰、山底之間俯沖盤旋。有三處急拐彎,必須倒車才能通過。中間還要穿越黎平縣的村落。經歷3小時艱難車程,我們終于來到了翁座村。
↑仍處于貧困中的貴州省黔東南劍河縣南哨鎮翁座村。
這是一個斜掛在山坡上的苗族村落,房屋全是木樓,已經入選“中國傳統村落”。正在忙碌的駐村扶貧隊員們大多穿著草綠色的迷彩服。外界的人可能對此穿著感到好奇,然而,在貴州的扶貧隊員當中卻是“流行服”。他們說好處一是耐臟,可以節省一些洗衣的時間投入工作,再就是契合工作要求,現在脫貧攻堅確實像打仗一樣在抓。
迷彩服使我們嗅到了濃烈的作戰氣息。確實,這個強勁的敵人就是制約山民生存的絕對貧困。把爭取脫貧出列的時間鎖定為今年年底的劍河縣,年內已經開展了兩次誓師大會,每個鄉鎮都設置為一個脫貧攻堅“戰區”,每個村懸掛了“脫貧攻堅前沿指揮所”的牌子。
我們沒看到車,但“拼車”的事證實是真的。當天,駐村扶貧隊長開著車進城,去為易地搬遷到縣城安置點的村民辦事。全村共搬遷了78戶366人,大部分在縣城,也有少數在凱里市安置點。易地搬遷,是脫貧的措施之一。
駐村已三年、現有扶貧隊員中駐村時間最長的羅國志介紹,今年3月,為了充實扶貧力量,劍河縣把每個村都分成網格,從縣直機關單位抽調下派人員擔任網絡員。翁座村新增加4人,加上之前他和從鎮政府下派的楊鳳林,一共6人。楊風林有一臺車兩年來經?!八杰嚬谩庇糜诜鲐?,可座位只有5個。
“為了順利開展扶貧,大家一拍即合,湊錢買臺車。”楊鳳林說,4月份他們抽空趕到凱里市的一個二手車市場,看中了一臺7座越野車。
↑翁座村地處偏遠,為了便于開展扶貧工作和出行,扶貧隊員們“眾籌”買了一臺二手車。
“老板開價3.28萬元,我們希望砍點價。聽到我們是用于脫貧,他爽快地說,我也是農村出來的,你們是做好事,我降2000元。我們說,你干脆再降200元吧,3.06萬元,這樣便于我們6個人平均分攤。成交了,我們人均付了5100元?!睏铠P林記憶猶新。
車子本身買了交強險,六個都有駕駛證的人湊錢買了商業險。鎮上附近有一個加油站,六個人輪著來加油,每次加300元,油箱基本可加滿。六人當中,羅國志和楊鳳林是事業編制,沒有車補。
“聽到他們買車的消息后,我也是非常感慨?!蹦仙阪傸h委書記潘盛平有點內疚地說,“駐村工作確實需要車,但鎮政府很難派車,從買車這個事看得出來,他們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真是很高?!彼€透露,還有一個村的扶貧隊員,也湊錢買了一臺二手車。
駐村扶貧隊員需要面對的,不僅僅是交通不便,還有生活困難,甚至安全危險。
翁座村的隊員們目前是租住一棟苗族群眾家的木樓辦公和居住。7月的一個晚上,扶貧干部劉明加班到晚上12點,在歸檔材料時發現柜門不好關,使勁才把柜門關好。第二天一早開柜門的時候,才發現柜門里夾了一條五六十厘米長的毒蛇?!跋胂攵己笈拢业拇簿途o挨著柜子,后來都不敢在那兒睡了,換到隔壁房間。”羅國志現在還心有余悸。
因為條件有限,他們還是只能住這棟木樓里。
↑入村之初,有的扶貧隊員睡地鋪。
貧困村民往往集中于偏遠山區,從食住到出行,有諸多不便。與這些扶貧隊員在一起,我們內心油然而生一個想法,他們真是太可愛了。他們在艱苦的條件下,沒有怨言,沒有退縮,不講價錢,想方設法去解決、去面對,熱情高漲地投入到工作當中去。
“媽媽,等到脫貧任務完成了,你們再過來看我吧”
長相清秀的羅國志畢業于貴州大學藝術學院舞蹈專業,家在黔東南州首府凱里市,考到劍河縣文廣局,后來被派到翁座村來扶貧。
“村委會換屆選舉第一天,我來了。感覺這里特別遠、特別冷,手機沒信號,好像與外部世界失聯了。從小在城里長大,開始很不習慣山村的環境,心里有點酸?!?
貴州號稱“蘆笙之鄉”,踩蘆笙是苗族老百姓最喜歡的民俗,但由于缺乏條件、組織,嘹亮、清脆、歡快的蘆笙已經很久沒有在翁座村奏響了。外出打工的多,留在村里的人各忙各的,缺乏公共交流,人心也比較分散。
學民族舞蹈的他,利用縣文廣局是“娘家”的優勢,每年都幫助村里申請一筆踩蘆笙的資金,平整了一塊場地?!叭斯潯蹦且惶?,留在村里的人,都推開自己家的木門,帶著自家釀的米酒、儲存的好菜。扶貧隊員和他們一起踩蘆笙,大家開心極了。
“一年一度的踩蘆笙活動,如今像我們村盛大的文化節日,融洽了村民們的聯系,提升了他們的幸福感,也使他們了解了我們。大家就像一家人,團結在一起?!?
↑扶貧隊員們在走村串戶了解民情。
和羅國志一樣,29歲的楊鳳林也逆轉了對扶貧工作的看法?!罢f實話,我從小在城里長大,沒吃過這種苦,一開始我是有情緒的,曾想過辭職去做生意,但后來想通了,既然來了,就得把工作做好。”
翁座村還有一個自然寨沒通硬化路,20多戶村民出行不便,他東奔西跑爭取項目、資金,新修了一條2公里多長的通組路;和其他隊員爭取到了一個20余萬元的扶貧項目,使寨門附近28戶村民用上了安全水;村里手機信號有問題,帶頭協調了通信公司過來建信號塔……組織村民搬遷、發動黃牛養殖、推進村容整治等,他的駐村工作辛苦而又充實。
楊鳳林的女朋友是本鎮幼兒園的老師。在雙方父母的催促下,他們原本打算今年10月份訂婚。但是全縣的脫貧攻堅出列進入倒計時,10月前后正是最緊張的時候。為了不耽誤脫貧攻堅工作,楊鳳林要求把訂婚日期推到了明年?!拔覀冸m然在同一個鄉鎮工作,但由于路程遠,我節假日難休息,一個月也只能見一次面,女朋友能夠理解我的工作?!?
羅國志是獨生子,家在凱里?!皟赡昵?,我告訴家人,要被派到一個很遠的村扶貧,外公、父母都支持我,‘你要盡自己力量,幫助村里解決一些問題’,他們每次都這樣教育我?!?
他的父母都是州木材公司的下崗職工,當年都出差來過南哨鎮,收購銷售木材。如今,國家推出生態林補償政策,山上森林都被保護起來。他們一直想來村里看望,但羅國志沒答應?!奥烦烫h;村里的條件這樣,不想讓他們看到擔心,平常電話、微信也是報喜不報憂;脫貧攻堅任務重,我們工作忙,真的難有時間陪伴他們?!?
↑扶貧隊員在幫助村民收割水稻。
當我們來訪時,青翠山腰間一層層金黃的梯田里,村民們正在收割稻谷,田野上回蕩著電動打谷機的聲響。羅國志輕聲告訴我們:“我說,媽媽,等到脫貧任務完成了,你們再過來看我吧?!绷_國志和家人“預約”,明年春天插秧的時候,請他們到村里來。
對于所駐村落而言,扶貧隊員絕大多數是原本陌生的“村外來客”。他們當中相當一部分人并沒有在農村長大。他們讓我們感到可愛,是在于當他們的腳上沾滿泥土的氣息,身上染上稻花的香味時,他們很快深深愛上了腳下的土地,把這里當家;很快愛上了這塊土地上的人民,把他們當作親人。
“爸爸,你什么時候再回家做客?”
結束翁座村的走訪,我們夜色中一路顛簸,回到南哨鎮時,已經是晚上10:30,苗嶺初秋此時寒意襲人。走進鎮辦公樓,光線暗淡中的一樓高懸電子屏顯示:
劍河縣南哨戰區
距2019年脫貧攻堅
僅有102天18時39分
走入旁邊掛著“脫貧攻堅前沿指揮部”牌子的辦公室,里面燈火通明,座無虛席,大家正在整理扶貧資料,帶頭的是分管扶貧工作的鎮武裝部部長龍楓。
讓龍楓感動的是鎮扶貧工作站站長楊通燕。扶貧工作站的活,緊張、艱苦,但楊通燕已經連干了四年。有一次,住在縣里另一個偏遠鄉鎮的母親高血壓發作,急需送醫院,但卻無人護送。他向龍楓請假,龍楓同意了——盡管那天有一個緊急的任務,必須晚上12點鐘前完成,而這項工作只有具體負責的楊通燕最清楚。
正當龍楓組織人趕任務時,意外的是,晚上楊通燕的辦公室亮起了燈光。原來,當天他從鎮上出發,趕到鄉下把母親送到縣城辦好住院手續,把母親委托給親戚后又奔回鎮上?!拔也恢滥翘焖窃趺磥砘氐?。從縣城到他老家,單程也要6個小時,把醫院的事安置好,還要趕2個小時車回到鎮上……”
龍楓自己的“尬事”,也被潘盛平“抖”了出來。去年年底,龍楓正在辦公室加班加點忙扶貧工作,6歲的兒子進來了。“爸,我媽讓你去離婚。”龍楓回了一句:“你就說,我沒空?!?
龍楓知道,老婆對自己一肚子火。第二個小孩剛出生2個月,他因為脫貧攻堅任務重,沒時間幫助照顧。家里在縣城買了一套房子,老婆既要照顧孩子,又要折騰裝修。“她把離婚協議都起草好了,我沒時間看?!?
在外面的妻子也進來了,擺開架式:“走!”
“我說,我離婚,必須征得鎮黨委書記同意,你先去找書記。”龍楓急中生智。也許是這句話把妻子“?!弊×?,她終于沒上樓去找。
如今,夫妻關系緩和了?!扒疤旆孔咏K于裝修完了,都是老婆弄的,我還沒來得及去看?!鄙聿膲褜嵉凝垪?,講到此時眼圈紅了。
不僅僅是翁座村,不僅僅是南哨鎮,在劍河縣,無數投身脫貧攻堅的工作人員,都正在奮力拼搏。“爸爸,你什么時候再回家做客?”當爸爸出門的時候,3歲的孩子揮手告別發問——這是我們在劍河聽到的家庭故事之一。
參與扶貧的同志們,由于責任重、壓力大、工作緊從而疏于照顧家庭、照顧自己。他們“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這已經是一種普遍現象。他們有的自嘲,扶貧隊員在家里“地位不高”;有的內疚,照顧別人的媽,卻難以照顧自己的媽;有的自敘,“腳上有泥水,身上有汗水,眼中有淚水”。據我們從貴州省扶貧辦獲悉,全省近年來已有72名干部倒在了脫貧攻堅一線。
↑翁座村小學,教育保障脫貧的希望之地。
當然,他們當中也有少數不稱職的,然而絕大部分人是用實際行動以“小我”換取了“大我”。在我們面前,他們并沒有豪言壯語,因為他們認為,像他們這樣的付出,在扶貧一線工作人員實在太普遍了,不值得多說。當他們向我們傾吐心聲的時候,坦言的更多不是“酸”“苦”,而是“甜”,是工作中的成就感和獲得感。這正是我們從他們身上感受到的可愛之處。
從2012年至2019年8月,貴州的貧困人口從923萬減少到155萬,減貧人數全國第一,貧困發生率從26.8%減少到4.3%,33個貧困縣成功脫貧摘帽。劍河縣的貧困人口,從近8萬人,減至2.6萬人。翁座村的貧困人口由576人降至248人。2013年開始精準扶貧,2016年打響脫貧攻堅戰。“2020,貴州將徹底撕掉絕對貧困標簽!”這是貴州的誓言!
在村里路過,如果恰逢“飯點”,羅國志總是被村民挨戶邀請到家吃飯。“工作得到他們認可,我的心情就像山泉水的那樣甜?!彼f,“當我真正融入這個村,看到因為我們的工作使村民幸福感提升了,我也覺得無比幸福?!?
兩年來,楊鳳林已經記不清開了多少夜路,走了多少山路?,F在全村村民基本都認識他,所負責自然寨的貧困戶,他都能一一叫出名字。提到為村民辦理的修路、建信號塔這些實事,他為此感到滿臉的自豪?!斑@是我人生最大的榮幸?!?
我們試圖用筆記錄下這些最可愛人的一些側面。讓更多的人走近、理解他們,也就走近、理解脫貧攻堅,走近、理解這場與絕對貧困的歷史性較量。(記者:段羨菊、施錢貴)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