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江蘇網
2019-11-06 12:33:11
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在上海楊浦濱江考察時,稱贊這一中國近代工業的發祥地,從昔日的“工業銹帶”變成了如今的“生活秀帶”。這一生動闡述給我們以深刻啟示:從“銹”到“秀”,一字之變,是城市空間逐漸從以工廠倉庫為主的生產岸線,轉型為以公園綠地為主的生活岸線、生態岸線、景觀岸線的華麗轉身,也是中國經濟走內涵式、集約型、綠色化高質量發展之路的生動注腳。
在全球化的語境中,“銹帶”,泛指工業衰退的地區。世界范圍看,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出現的經濟增速下滑或“頓挫”普遍存在。美國的匹茲堡、英國的伯明翰、德國的魯爾,分別是美、英、德工業革命的最大工業區,一直是“工業銹帶”的公認代表。為了消除“銹帶”,各國各地都作了許多探索,其中有些地區或城市成功轉型,也有城市沉淪落寞。作為經濟總量全國第二的沿海發達省份、傳統工業大省,江蘇近年來下大力氣進行生態優先、綠色轉型發展,也產生不少成功案例:徐州潘安湖,曾經連片的采煤塌陷區,脫胎換骨為“城市之肺”;無錫“華萊塢”,由鋼廠蛻變成國家數字電影產業園,成為城市時尚新名片;南京長江岸線,二橋和三橋間的生產線正全部退出,打造35公里的“南京外灘”……當下,面對復雜多變的全球經濟形勢,要讓越來越多的“工業銹帶”變成老百姓宜業、宜居、宜樂、宜游的“生活秀帶”,更要積極應對挑戰、把握機遇。
變“銹”為“秀”,要以極大定力推動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優化結構是經濟發展的永恒主題。當前,我國經濟正處在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重大關口,在當前外部環境復雜變化、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優化結構至關重要,也更為艱巨。幾十年形成的深層次結構性問題,涉及方方面面、矛盾錯綜復雜,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需要有鍥而不舍的耐心、堅韌不拔的意志,迎著問題前進、向著困難進發,扎扎實實地攻難關、補短板、啃“硬骨頭”。要堅定不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落實“三去一降一補”重大任務,有序推進過剩產能化解和“僵尸企業”出清,加快形成自主可控的現代產業體系,不斷激發經濟新動能。
變“銹”為“秀”,要以極大定力推動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剛剛結束的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指出,要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推動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要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不動搖、不松勁、不開口子。要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好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的關系,堅持綠色生態、綠色生產、綠色生活。要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堅持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因地制宜、分類施策。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保持攻堅力度和勢頭,解決好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環境問題。
變“銹”為“秀”,要以極大定力推動深化改革、協同創新。改革進入深水區,形勢越是復雜嚴峻,越要堅定不移用好改革開放“關鍵一招”,更大力度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更高質量推進“一帶一路”交匯點、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等國家戰略建設,在釋放內生發展動力、融入世界經濟大循環中開辟發展新境界。只有以更加寬廣的胸懷、更加開闊的思路,進一步主動對接、融入對內對外開放大局,努力在復雜環境中積極應對、在全球競合中定位坐標、在區域融合中實現引領,才能在融合中分享機遇、在互動中實現共贏。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