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2019-11-10 07:08:11
為中國讀者打開波蘭文學之窗
——訪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獲得者林洪亮
11月9日,年屆84歲的中國社會科學院外文所研究員林洪亮出現在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的頒獎典禮上。
“在有生之年,我想把萊蒙特的四卷本長篇小說《農民》翻譯成中文,讓中國讀者在這位波蘭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字里行間感受這部波蘭民族史話的精彩之處。”今年年初,林洪亮開始了這項80余萬字大部頭的翻譯工作。每天伏案兩三個小時,逐行字斟句酌,目前譯出近30萬字。“雖然現在有《農民》的中文版本,但那些都是從英文版翻譯過來的。從波蘭文直譯成中文的版本,目前我還沒有找到。將波蘭文譯成英文,再從英文轉譯成中文,至少要經過兩道翻譯,原汁原味就無法保證了。”已經退休20多年的林洪亮退而不休,他在與時間賽跑,“特別想讓中國讀者增加對東歐文學的興趣。”
兩次巧合促成與波蘭之緣
林洪亮出生于江西省南康縣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49年6月,南康解放后,他便立志當一名解放軍。然而幾次報名參軍都因身高和體重不達標而遭拒絕。1952年,上高中二年級的林洪亮義務為新華書店當起了推銷員。有一次,書店來的新書中有一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他便“近水樓臺先得月”,先讀了起來。剛開始的好奇變成了之后的時而歡笑時而悲傷,時而熱血沸騰又時而淚流滿面。讀著讀著,林洪亮又萌生出新的理想:成為一個作家,寫出像保爾·柯察金那樣的好故事。
1954年春,到武漢大學中文系就讀剛剛一年的林洪亮因為表現優異,被學校推薦參加國家公派留學人員統考。他不負眾望,成為武漢大學五名被選派到東歐國家留學人員中的一個。三天后,他匆匆告別了正在防汛的老師和同學,就趕赴北京開始接受為期兩個月的專業培訓。培訓結束后,他拎著國家統一配發的兩箱衣物,與同伴踏上了遠赴波蘭留學的征程。
“啟程前,我對波蘭的了解非常膚淺,僅從世界地理課和歷史課上知道有這么一個東歐國家。至于波蘭的文學知識,我也只是從魯迅的文章中讀到過密茨凱維奇、斯沃瓦茨基和顯克維奇這幾位作家的名字。”林洪亮怎么也沒想到,他后來的工作竟然與這些作家結緣一世,相處一生。
領中國讀者感受波蘭文學之美
“奔赴波蘭之前,國家本來計劃讓我在學成之后從事外交工作。但因為我家鄉口音濃重,而外交工作基本上靠的是口譯,我自知今后只有筆耕才是出路。在當時的中國,讀者對波蘭乃至東歐國家的文學作品知之甚少。而我在接觸了波蘭文學之后,了解到波蘭有很多享譽世界的詩人和作家,感受到他們蘊藏了豐富的文學寶藏。”留學過六年的林洪亮,對波蘭文學有著深厚的感情。
通過前三年對波蘭古代文學史、19世紀上半葉波蘭浪漫主義文學和19世紀下半葉波蘭現實主義文學的系統學習,林洪亮了解到波蘭文學源遠流長,特別是文藝復興時期,其詩歌的成就不亞于意大利和法國。第三學年時,林洪亮已經閱讀了大量波蘭作家的鴻篇巨制,筆記作了十幾大厚本。“我當時特別欣賞顯克維奇的《你往何處去》《十字軍騎士》和普魯斯的《玩偶》,曾暗下決心將來一定要把它們翻譯成中文,讓中國讀者有機會進入波蘭的文學寶庫。”責任感和使命感,當時就在這個留學生的心里升騰。
1957年,林洪亮一邊上課,一邊翻譯被波蘭人民尊稱為“詩圣”的密茨凱維奇的詩歌。經過一番努力,又在時任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翻譯家孫用老先生的提攜下,林洪亮翻譯的《希維特什》《青年和姑娘》《歌》《猶疑》四首詩出版了。這四首詩是直接從波蘭原文譯成中文的第一批作品,具有一定的開拓意義。
1982年,顯克維奇那部在波蘭家喻戶曉的《你往何處去》,在林洪亮四年的精心打磨下,與中國讀者見面了。迄今,這部50余萬字的史詩式長篇小說已經再版了七版,每版多次加印,累計出版幾十萬冊。這在東歐文學中是絕無僅有的。而早在1978年他開始著手翻譯的時候,遇到過不少困難。“我笨人用笨辦法。除了反復閱讀原作外,還對《你往何處去》里所描寫的歷史背景進行了一番學習和研究。為了尋找這方面的材料,我多次到東安市場舊書店去查找和購買有關古羅馬歷史知識方面的書籍。此外,我還閱讀了一些波蘭有關這部小說的評論文章。這樣,我有了一定的底氣,翻譯起來也得心應手。”書出版后,林洪亮也收到了不小的榮譽:1984年波蘭文化部給他頒發了“波蘭文化功勛獎章”,感謝他對波蘭文化所作的貢獻。
1996年,波蘭女詩人辛波絲卡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不多久,林洪亮翻譯了她的幾乎全部詩歌和40篇短文。2000年,由林洪亮翻譯的辛波絲卡詩文集《呼喚雪人》,由漓江出版社出版。
2000年,也是林洪亮從華沙大學畢業后的40年,他又榮幸地獲得了波蘭總統頒發的“十字騎士勛章”。2010年,他再次獲得波蘭文化與民族遺產保護部頒發的“榮譽藝術——波蘭文化銀質勛章”。
從1960年回國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工作直至今天,林洪亮可謂著作等身。干了一輩子的外國文學研究與翻譯工作,他有幾句話囑咐后來者。他說:“既要會研究,寫出論文和論著,也應該會翻譯文學作品。沒有文學作品的翻譯,廣大讀者就無法了解該國的文學世界,論著寫得再好也相當于在放空炮。”最近,他把家里的幾千冊書籍捐獻了,其中不乏已經伴隨他半個多世紀的老舊版本。“2600冊中文書給了老家南康,八九百本波蘭文的原著給了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還有600多冊給了首都圖書館。”林洪亮的善舉,只是希望現在的年輕人多讀書,讀好書。
一個甲子,從當年初出茅廬不識一個波蘭文字母,到今天手持漢光筆駕輕就熟地翻譯波蘭小說、詩歌和散文,林洪亮架起了一座橋,縮短了中國讀者與波蘭作家之間的距離。
(本報北京11月9日電 本報記者 劉彬)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