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19-11-12 15:58:11
新華社濟南11月12日電 題:從“外來戶”到“當家人”——山東扶貧干部“硬法子”打造村莊“強身子”
新華社記者王凱、吳書光
剛擔任扶貧第一書記時,劉相波還被村民稱為留不下的“外來戶”。然而,這位“外來戶”不僅留下了,還當選村支部書記,成了村里“當家人”,讓一個“給錢都不來”的落后村變成“爭相來考察”的先進村。
山東東營市史口鎮東寨村曾經軟弱渙散又落后,村里路難走、夜難行、病難治,還是集體零收入的“空殼村”。
2017年7月末,劉相波來到東寨村擔任扶貧第一書記。“經常接到匿名電話勸我早點調換幫扶點,否則不僅工作干不好,還會影響個人發展。”劉相波說。
盡管如此,他卻毅然啃起了“硬骨頭”。
2017年11月,通村公路建成,徹底改變村莊“晴天滿村土,雨天一身泥”的狀況。
2018年2月,村主干道40盞路燈投用,村民從此告別“黑暗”出行。
“外來戶”逐漸讓村民看到了希望。“只要劉書記一天不在村里,大家就到處打聽他的消息,怕他調走。”東寨村村民張景蘭說。
2018年3月,劉相波全票當選為東寨村黨支部書記,從扶貧“外來戶”變成村莊“當家人”。
給錢給物,不如給個好支部。劉相波當選村支書后第一件事,就是先讓黨支部強起來。
過去東寨村黨員參加會議缺席人數多,會場紀律亂,村兩委就采取“推一次不行推兩次”的辦法,對請假黨員多次專門補課,確保黨員活動全覆蓋。
此外,東寨村還抓班子、促學習、育人才,黨建軟弱渙散局面逐漸改善,村兩委凝聚力和公信力逐漸增強。
黨支部強起來了,產業扶貧的“造血”功能也要強起來。爭取到專項資金100萬元后,東寨村緩解了村集體資金不足的壓力。隨后,劉相波帶領村干部深入調研,于2018年12月正式引入杞柳產業,帶動全村脫貧致富。
“1個月就賺了近2000元。”貧困戶張學芳說,杞柳種植有效益,今后還有樹苗維護、收割,靠這個項目,脫貧有了盼頭。
據東寨村村主任牛民亮介紹,如今東寨村杞柳種植規模已擴大到500畝,輻射周邊村莊也開展了該項目,規模達1200多畝,不少地方專門來參觀學習。今后,東寨村杞柳產業鏈將逐步完善,可以大大提高困難群眾收入。
“抓黨建、抓產業的‘硬法子’是東寨村成功的法寶。”東營市第二十批扶貧工作隊隊長徐兆宏說,東寨村兩委以“耐心、熱心、貼心”和“讓群眾滿意、讓百姓如意”為標準, 通過“硬法子”逐漸讓弱村子變強村子。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