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2019-11-27 09:49:11
奮力譜寫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新篇章(推進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公民道德建設,立根塑魂、正本清源,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推動道德建設持續深化、創新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也進入了一個嶄新階段。近年來,江蘇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蘇”重要指示精神,著力推進道德風尚高地建設,持續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德行天下的社會風尚,不斷提高公民道德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的頒布,必將為公民道德建設提供更為強大的思想引領和科學的行動指南,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堅持守正創新、探索實踐,把《綱要》精神學習好、貫徹好、落實好,奮力譜寫公民道德建設新的篇章,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匯聚澎湃的道德力量。
緊扣立德樹人 筑理想信念之基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同心同德邁向前進,必須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為支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堅持不懈用這一重要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引導人們把握豐富內涵、精神實質、實踐要求,打牢信仰信念的思想理論根基,是做好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工作的首要任務。我們要始終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凝魂聚氣、凝心聚力的戰略工程來抓,積極運用嵌入式、互動式的傳播方式,廣泛開展面向基層的大眾化、分眾化理論宣講,融入主題教育、典型宣傳、創建活動之中,與人們日常生產生活緊密結合,與人們所思所想、關心關切緊密結合,讓人們在潤物無聲中增強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要深入開展革命文化、革命精神教育,用好用活江蘇豐富的紅色資源,深化對“雨花英烈精神”“周恩來精神”“鐵軍精神”“淮海戰役精神”的研究闡釋和教育實踐,通過打造各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儀式感強的教育活動、創作富有感染力的文藝作品等,引導人們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精神譜系、筑牢思想根基,像革命先輩那樣,把個人理想融入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偉大夢想之中。
加強宣傳闡釋 立主流價值之魂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核心價值觀是一個民族賴以維系的精神紐帶,是一個國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礎。”推進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離不開主流價值的引領。在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全體人民在價值觀念上的最大公約數,既體現著個人的道德標準,也體現著國家和社會的道德標準。我們要不斷拓展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的深度廣度,堅持從最能形成共識的“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入手,深入宣傳闡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找準核心價值觀同人們思想道德情感的契合點,推動核心價值觀入腦入心;堅持發揮各級各類媒體媒介的主陣地作用,統籌深化核心價值觀宣傳闡釋,改進表達方式、呈現形式,尤其要注重新媒體、新技術的運用,讓人們容易接受、樂于傳播;堅持推動核心價值觀融入人們的日常精神文化生活,進一步豐富“我們的節日”“誦讀學傳”等活動內涵,形成有利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活情景和社會氛圍,使之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成為日用而不覺的行為準則。要不斷從傳統文化中汲取道德滋養,堅持以禮敬自豪的態度對待中華傳統美德,挖掘和運用文化經典、歷史遺存、文物古跡承載的豐厚道德資源,讓中華文化基因更好植根于人們的思想意識和道德觀念。江蘇地處長三角地區,在漫長歷史發展中孕育的江南文化,具有以德為尚的特質,是涵養道德品行的重要源泉。我們要充分發揮優秀傳統文化優勢,實施“江蘇文脈整理與研究工程”,打造江南文脈論壇文化品牌,對豐富的江南倫理文化資源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推動優秀傳統文化現代化、時代化,引導人們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使之成為全體人民精神生活、道德實踐的鮮明標識。
強化實踐養成 固遵德守德之本
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加強公民道德建設,既需要通過教育引導和示范引領幫助人們掌握道德知識,更需要突出實踐導向提高人們的自覺踐行能力,推動人們在為家庭謀幸福、為他人送溫暖、為社會作貢獻的過程中提高道德境界。注重因勢利導,積極搭建群眾樂于參與、易于參與的道德實踐平臺載體。扎實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從群眾實際需求出發,因地制宜開展經常性、面對面、喜聞樂見的文明實踐活動,宣傳群眾最想聽的內容,講解群眾最想學的知識,提供群眾最需要的服務,構建人們“心有所系、情有所寄”的精神家園;持續打造道德講堂這一江蘇道德建設品牌項目,推動道德講堂在鄉鎮(街道)、城鄉社區和文明單位全面覆蓋,堅持采用“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人講自己事,身邊事教身邊人”的方式,以道德體驗和道德內化打動人心、溫暖人心、凝聚人心,切實增強道德教育實踐活動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注重知行合一,著力解決認識和實踐脫節問題。大力推進誠信建設制度化,強化社會責任意識、規則意識,圍繞重點領域、重點人群有針對性地開展誠信主題實踐活動,廣泛開展“我們在一起”“好鄰居賽金寶”等主題活動,引導人們誠實做人、守信做事,推動形成守望相助、真誠互信的人際關系;大力推進志愿服務制度化,引導更多的人加入志愿服務隊伍,使“有時間做志愿者,有困難找志愿者”成為新的社會風尚;大力弘揚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積極組織開展宣講報告、座談交流、技能競賽等相關活動,引導人們立足崗位,不懈奮斗,始終保持昂揚向上、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注重革故鼎新,廣泛開展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行動。緊密結合社會發展實際,引導人們樹立文明觀念、養成良好行為習慣、提升道德水平,充分發揮村(居)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等群眾自治組織作用和黨員干部示范帶頭作用,引導廣大群眾自覺追求簡約適度、綠色低碳、健康文明的生活。注重時異事異,大力培養網絡自律文明行為。主動適應信息傳播方式和人們接受習慣的深刻變化,堅持“人在哪里、工作就延伸到哪里”,大力培育健康向上的網絡文化;加強網絡道德熱點問題的有效引導,幫助網民形成正確的道德判斷和道德責任;積極開展網絡公益活動,搭建公益服務平臺,引導廣大網民踴躍參與“微公益”、傳播“微文明”,讓美德新風通過網絡空間廣為傳揚。
完善制度保障 揚道德文明新風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法治與德治都是國家治理的重要手段,以法治承載道德理念,道德才有可靠制度支撐。深化公民道德建設,需要德法并舉、德法相濟,把道德導向貫穿法治建設全過程,促進各項法律法規更多體現道德要求,通過法律的強制力來規范人們的行為、確保社會道德底線。要發揮法律法規對道德建設的保障和促進作用。江蘇在全國較早出臺了把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江蘇建設的實施意見等政策規定,我們將持續抓好貫徹落實,把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導向的道德要求融入市民公約、鄉規民約、學生守則、行業規范、職業規則、團體章程等工作,積極推動社會信用、志愿服務、綠色文明等方面的立法工作,有序推進各地制定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等地方性法規,用法治的力量促進人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的提升。要深化道德領域突出問題治理。堅持德治與法治相結合的思維,綜合運用經濟、法律、行政和社會管理、輿論監督等手段,有力懲治失德敗德、突破道德底線的行為,針對道德失范、嚴重失信、詆毀英雄、網絡謠言、封建迷信等惡劣言行開展綜合執法,針對食品藥品安全、產品質量安全、生態環境、社會服務、公共秩序等領域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逐一進行整治,引導人們強化準則意識和律己意識,做到心有所戒、行有所止,真正把歪風邪氣遏制下去,把良好道德風尚弘揚起來。
推進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還要特別重視加強道德發展研究。道德實踐活動需要正確的理論指導,理論對規律的揭示越深刻,對道德發展的引領作用就越顯著。應當充分發揮高校、科研院所和智庫的作用,加強對道德發展前瞻性、趨勢性問題的研究,特別是針對價值共識與價值多元如何保持張力、道義取向與功利取向如何有效平衡、道德認知與道德踐行如何統一、德治與法治如何協調、網絡道德與現實道德如何良性互動等道德領域存在的一些熱點、難點問題,深入進行理性思考、調查研究、對策探求,推動公共政策制定更加注重人文關懷、體現道德含量和倫理溫度,體現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要求,為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貢獻更多的智慧和方案。
(作者為江蘇省委常委、宣傳部長)
王燕文 【編輯:丁寶秀】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