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2020-02-12 20:07:02
在敦煌研究院座談時的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站在保護全人類文明的高度指出,“把莫高窟保護好,把敦煌文化傳承好,是中華民族為世界文明進步應負的責任”,充分彰顯了我們黨保護和傳承人類共同文明的堅定決心和歷史擔當。
圖為莫高窟北區石窟全景。敦煌研究院供圖
國家強盛才能文化繁榮。回眸歷史,敦煌的命運可謂坎坷。歷盡繁華,又陷入長久的沉寂,甚至遭遇劫難、不堪回首的“千年一嘆”,國人悲哀,“敦煌在中國,敦煌學在國外”。新中國給敦煌的中國敦煌學帶來重大轉機。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從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高度,大力支持敦煌文化的保護傳承工作。
圖為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來源:敦煌研究院
1961年,敦煌莫高窟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今天,“敦煌學在國外”的歷史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敦煌文化屬于中國,但敦煌學是屬于世界的。”習近平總書記語重心長,殷殷期望“把研究院建設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的典范和敦煌學研究的高地”,提出三個方面的明確要求: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努力掌握敦煌學研究的話語權;推動流散海外的敦煌遺書等文物的數字化回歸,實現敦煌文化藝術資源在全球范圍內的數字化共享;引導支持各國學者講好敦煌故事,傳播中國聲音。
圖為數字敦煌展覽。來源:數字敦煌
習近平總書記飽含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感情,一直在深入思考加強歷史文物保護、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他多次強調,“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厚滋養”,“保護文物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三個獨特”,“四個講清楚”,“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既向內看、又向外看”,“既向前看、又向后看”,在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論述指引下,我國文物保護力度不斷加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到更好傳承,偉大民族精神空前凝聚。
2020年1月17日,中宣部宣布授予敦煌研究院文物保護利用群體“時代楷模”稱號。幾代莫高窟守護人,辛勤耕耘敦煌文化沃土,把青春留在了大漠,獻給了中華藝術瑰寶。常書鴻:圖①拍攝于1955年,51歲的他正在臨摹壁畫;圖②拍攝于上世紀70年代。段文杰:圖③拍攝于1952年,35歲的他正在臨摹壁畫;圖④拍攝于2003年(張偉文/攝)。史葦湘和歐陽琳夫婦:圖⑤拍攝于1956年,32歲的他們正在研究壁畫;圖⑥拍攝于1998年,74歲的他們在看書稿(史敦宇/攝)。樊錦詩:圖⑦拍攝于1965年,27歲的她在工作;圖⑧拍攝于2014年,她在敦煌莫高窟前(中新社記者 韓海丹/攝)。除已標注的外,均為敦煌研究院供圖。
“擇一事、終一生。”幾十年來,一代又一代敦煌人秉承“堅守大漠、甘于奉獻、勇于擔當、開拓進取”的莫高精神,克服極其艱苦的物質生活條件,取得了不少重要研究成果。對此,習近平總書記給予充分肯定,同時強調指出,“敦煌文物保護和敦煌學研究博大精深,需要畢生精力才能見成效、出成果”,并從“把研究保護工作當作終身事業和無悔追求”、“關心愛護我們的科研工作者”、“持續加大投入”、“繼續加強基層文物保護和研究隊伍建設”等方面,對進一步發揚光大敦煌文物保護和研究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
“變調如聞楊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悠悠駝鈴聲從歷史的深處涌來,在新時代化為朗朗清音。鈴聲不絕,續成浩浩長歌,推動世界文明交流互鑒滾滾向前。這是一個文明古國的文化自信和歷史擔當!
撰稿:何雯雯 周璐銘
選圖:劉名美
策劃:李丹華 韓辰
審核:宋維強
監制:馬建輝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