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20-02-17 10:54:02
新華社西寧2月17日電 題:走向抗擊疫情的“風暴中心”——青海抗疫一線醫務工作者群像
新華社記者央秀達珍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有人馳援湖北,加入到抗擊疫情的阻擊戰中,成為最美逆行者中的一員;有人留守在家鄉醫院一線,在發熱門診嚴控疫情蔓延;還有人奮戰在病毒檢測實驗室,每日與病毒打交道。他們義無反顧,為同一個目標,走向抗擊疫情的“風暴中心”。
奮戰在抗“疫”最前線
“青海醫療隊,你們好樣滴!”16床70多歲的患者李蘭秀(化名)站起身來,向在查房的沈軍和同事們豎起了大拇指。連日來,這樣的情景不斷在病房上演,讓沈軍和同事們備受鼓舞。
36歲的沈軍是青海省西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主治醫師,包括沈軍在內,青海醫療隊共有75名醫護人員編入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中醫醫院,參與普通患者和輕癥患者救治。“我們查房除了觀察病人的病情變化外,還教他們如何正確洗手、佩戴口罩,也要提供心理治療,鼓勵患者要有戰勝病魔的信心”。
在沈軍和其他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下,14日,新洲區中醫醫院又有4名患者正式出院。“看著他們治愈出院,對很多患者來說都是莫大的鼓舞。他們精神狀態明顯好轉,也都積極配合治療。我們付出有回報,再苦再累都值得!”沈軍說。
沈軍的妻子楊君慧也是一名醫生。疫情發生后,沈軍和妻子就奮戰在一線,八歲的兒子只好托爺爺照顧。臨走前視頻聊天,兒子哭著說:“爸爸,你能不能不去武漢?那里很危險!”“不行,爸爸是戰士,必須得去。”沈軍堅定地說。
元宵節那晚,沈軍忙到九點多鐘才下班。在步行回駐地酒店的路上,他抬頭看見了月亮,才想起當天是元宵節。他在朋友圈寫道:沒有花燈,沒有元宵,空曠無人的街頭,難忘的元宵節。
來武漢已經20天了,每天吃盒飯的日子讓沈軍開始有點想念家鄉的味道。“等疫情結束回到青海,我要先吃碗羊腸面。”他笑著說。
發熱門診的堅守
每天早上七點半,都能在發熱門診看到程文棟來回穿梭的身影。醫院的發熱門診是抗擊新冠肺炎的第一道防線,程文棟就是構筑這道防線的一員。
45歲的程文棟是青海省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承擔著篩檢、診斷疑似病人和確診病人,還有發熱門診的管理工作。
曾參與鼠疫、甲流等傳染病防控工作,又是一名黨員,程文棟第一時間參與到發熱門診的工作中。為了在抗擊新冠肺炎的一線發揮最大作用,從1月21日至今,他一天都沒有休息,經常從早上七點半一直工作到晚上或凌晨一兩點。
“上月底,有大量外地人員返青,病人最多的時候一天接診93例,真是連上廁所的工夫都沒有。”程文棟說。“我們需要鑒別這個病人是普通感冒、流感還是新冠肺炎,每一步都需要嚴格按照要求去做,不能有任何大意和疏漏。”程文棟說,在這里工作意味著至少一個月不能回家、隨時有被感染的風險。“擔心是有的,畢竟病毒有一定傳染性。但注意做好防護,就沒什么好怕的。”
“父親身體不太好,本打算春節假期帶他去復查,但被疫情給耽誤了。”程文棟說,“醫務工作者都有榮譽感和使命感。我是一名感染科醫生,更應在這個時候貢獻自己的力量。”
和病毒“零距離”接觸
盧囡囡穿好防護服,戴上N95口罩和防護面罩,跟搭檔李紅一起進入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她熟練地打開送樣箱,拿出采樣管,認真核對樣本信息。
39歲的盧囡囡是青海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驗檢測中心病毒科的一名工作人員。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這里的工作人員承擔著疑似病例樣本檢測和確診、病毒感染者和密切接觸者的流行病學調查等任務。
春節臨近時,盧囡囡本打算帶著愛人和兩個孩子一起回蘇州老家陪父親過年。隨著疫情迅速蔓延,盧囡囡毫不猶豫退了車票,第一時間主動請纓,回到工作崗位。
在實驗室里,工作三四個小時是常事,最長一次她和同事在實驗室待了五個多小時。“我們進去之前盡量不喝水,怕中途上廁所浪費防護服,出來第一件事就是往洗手間跑。”盧囡囡說,連續工作幾個小時下來全身濕透。
長期在實驗室和病毒打交道,盧囡囡已經習慣了不化妝、不戴首飾、不留長指甲。“我們是和病毒‘零距離’接觸,防護方面的要求特別高,因為稍有不慎,就會有被感染的風險。”
“我只是無數醫護人員當中普通的一員,做著自己的本職工作。在疫情面前,每個人都像在前線沖鋒的戰士,會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奮斗到底。”盧囡囡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