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浙江在線
2020-02-24 09:06:02
【地評線】錢江潮評|韌性強勁潛力巨大 中國經濟長期向好趨勢不會改變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1日召開會議,研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會議強調,新冠肺炎疫情雖然給經濟運行帶來明顯影響,但我國經濟有巨大的韌性和潛力,長期向好的趨勢不會改變。
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既是一次大戰,也是一次大考。放眼當下的中國經濟,隨著疫情防控取得實效,民企國企有序復產復工,人們有理由更加堅信,盡管暫時遭遇風浪,但是中國經濟巨輪依然行穩至遠,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經濟韌性好、潛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沒有變。
簡政放權激活中國經濟內生動力。簡政放權對于激發市場主體內在活力、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提高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社會創造力具有重要意義,是實現市場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中國經濟實現新常態的重要途徑和保障。面對一些短期內準備和提交材料有困難的企業,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在不影響審批主體條件的情況下實行容缺受理,待疫情緩解后再補充;稅務系統深入推進“非接觸式”辦稅,在全國范圍內185個稅費事項實現網上辦理的基礎上,不斷拓展網上辦稅繳費范圍;海關總署發文要求加快驗放進口生產設備和原材料,簡化進口特殊醫療物品檢疫審批,簡化加工貿易延期辦理手續……行簡政之道、革煩苛之弊、開便利之門,接續近年來不斷深化的“放管服”改革。面對疫情“大考”,中國以更快的改革步伐穩市場、穩信心、穩預期,極大地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2月以來,每天超過3萬人在淘寶開新店,其中超過兩成來自線下店鋪;我國96家中央企業所屬2萬余戶主要生產型子企業的開工率已超過80%……來自《淘寶經濟暖報》的數據就是最好的例證。
減稅降費賦能中國經濟向穩向好。實施減稅降費政策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能夠為優化營商環境、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起到有力的支撐作用。新冠肺炎疫情對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生產經營,造成了一定沖擊和影響。在當前特殊時期,進一步發揮減稅降費的作用,對于幫助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保障國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繼續研究出臺階段性、有針對性的減稅降費措施,緩解企業經營困難。”放眼現實,從國家到地方紛紛推動實施更大力度的減稅降費舉措,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醫保費和實施企業緩繳住房公積金政策;2月起,各省份可對中小微企業養老、失業、工傷保險的三項社保的單位繳費實行免征,免征期限不超過5個月,免征政策可執行到6月份,湖北省可將免征范圍擴大到各類參保企業;繼續落實落細各項減稅降費政策,密切關注各行業稅負變化,及時研究解決企業反映的突出問題,把該減的稅減到位、把該降的費降到位,持續發揮減稅降費政策效應……凡此種種,有效減輕了企業負擔,提高了居民收入和消費能力,促進了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穩定了投資,擴大了就業,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帶來新動能。
改革開放增添中國經濟澎湃活力。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是順應世界經濟發展潮流的必然選擇,是中國基于自身發展需要的主動作為,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既定方針。以開放促改革、以改革促發展,已經成為當代中國的鮮明標識。加強外資大項目跟蹤服務、創新和優化招商引資方式、加強外資企業動態監測、設立海外疫情應對快速反應機制、做好協調服務、支持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以全面深化改革破障礙、以高水平對外開放增活力,疫情防控期間,一系列穩外貿穩外資措施的出臺使中國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愈加充沛,而潛力巨大的市場空間和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也讓跨國企業信心滿滿,近來陸續復產復工,以實際行動為中國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投下信任票。下一步,中國還將采取加強同經貿伙伴的溝通協調,優先保障在全球供應鏈中有重要影響的龍頭企業和關鍵環節恢復生產供應,維護全球供應鏈穩定;支持出口重點企業盡快復工復產,發揮好出口信用保險作用等深化對外開放和國際合作舉措。可以想見,隨著全面深化改革,全方位擴大開放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深入推進,中國經濟抗沖擊的能力更強,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更足。
疫情挑戰不足懼,劈波斬浪向前行。有理由堅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只要堅定信心,精準施策,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好三大攻堅戰,全面做好“六穩”工作,發揮各方面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就一定能夠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完成“十三五”規劃。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