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20-02-26 17:20:02
新華社北京2月26日電 財經觀察:“四大能力”助力中國供應鏈淬火彌堅
新華社記者傅云威 樊宇
新冠肺炎疫情既是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也是檢驗中國供應鏈韌性的壓力測試。中國采取的堅決有力的防控措施,展現了出色的領導能力、應對能力、組織動員能力和貫徹執行能力。國際社會普遍認為,中國在特殊時期所展現的獨特治理優勢,必將助力中國供應鏈歷久彌新、淬火彌堅。
中國供應鏈的韌性源于決策層的治理效能和改革開放魄力,以及由此衍生的一系列改善營商環境,增加引資魅力的托市親商舉措。
不難發現,疫情暴發以來,圍繞中外供應鏈關系,一直存在正反兩種力量激烈博弈。一方面,某些西方國家反應過度,肆意散播恐慌,甚至惡意攻擊抹黑,為對華人員交流和貿易往來設卡立障;另一方面,中國統籌財政貨幣外貿政策工具,積極為企業止損續航,保障外貿產業鏈和供應鏈暢通運轉。
如果說,外部過度反應的效果某種程度上相當于施加了“非關稅壁壘”,那么中國的“六穩”組合拳就是化解內外壓力的利器——通過依靠精準導流資源、改進營商環境,提升中國供應鏈的承壓韌性和自我修復能力。
對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評價說,中國政府正通過危機應對措施、流動性供應、財政政策和金融支持,努力減輕疫情對經濟的負面影響,IMF對這些政策措施表示支持。
以更長遠視角觀之,支撐中國供應鏈韌性的,還在于中國在長期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與國際分工的過程中,開辟出立己達人的多贏格局:一方面全球供應鏈上的“中國之環”實現了從中低端到中高端的躍升,國際競爭力持續增強;另一方面,中國作為眾多細分行業的樞紐和節點,讓各國市場參與者分享了中國效率、中國紅利,幫助提升了世界經濟的邊際效益。
在眾多細分行業的中上游,中國已經建成具備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如今,中國既是世界工廠,又是世界市場,還是世界研發基地和創投中心。這種全產業鏈的特性和配套優勢,使得中國供應鏈成為高效、順暢的代名詞,具備顯著的不可替代性。
有鑒于此,市場普遍預期,疫情只會構成短期沖擊,即便發生局部供應鏈轉移,大概率只限于某些替代性強的中低端生產部門。這種動向,客觀上將加速中國產業鏈迭代升級進程。
正如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尼古拉斯·拉迪所言,由于全球企業在某些領域對中國供應鏈依賴程度很高,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大規模供應鏈轉移的情況不太可能發生。
中國供應鏈的韌性還源于新時期改革開放措施涵養下的社會創新動能和新經濟勃興潛力。對中國這樣處于上升態勢的大型經濟體而言,挑戰也意味著機遇,常會激發新商機和新業態。本次疫情暴發后,意外激發了線上經濟、智能經濟熱潮,讓投資者為之興奮。
波士頓咨詢日前發布的報告指出,雖然線下渠道受到不小沖擊,但線上平臺,尤其是O2O到家平臺催生新機遇。報告以春節期間部分飲料品牌銷量舉例說,一般電商增長50%、O2O到家平臺則增長超過2倍。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不會擊垮中國經濟,只會印證中國韌性。特殊時期,那些獨具慧眼,為中國治理、中國能力、中國創新投下信任票的投資者,未來必將不會失望。(參與記者:熊茂伶)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