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2020-03-01 21:26:03
這周,我們又認識了一些普通人。
有人讓我們感動:
豐楓,40歲,武漢江岸區后湖街道惠民苑社區的一名普通網格員,幫社區重癥病人買藥,近100份藥物箱子裝不下,他就把藥袋掛在身上。
宜昌五峰縣長樂坪鎮村民,短短幾天為武漢籌集了85噸物資,有新摘的蘿卜、土豆,有自家做的臘肉、香腸、麻糖,有老婆婆腌的菜,有農家自己榨的菜籽油……很多人肩挑背扛走十幾公里山路把東西送到鎮上,裝車發往武昌,還送上兩句詩: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有人值得我們緬懷:
夏思思,年僅29歲的武漢醫生,2月23日殉職。
楊榮,貴州省銅仁市江口縣紀委監委干部,2月21日凌晨4時,犧牲在抗疫一線。
還有人我們應該感謝——全國第一例、第二例遺體解剖的新冠肺炎逝世患者。 他們的家屬決定將遺體捐贈,為新冠肺炎治療作出重要貢獻。
國家興旺,匹夫有責。 在與病毒的這場拔河賽中,無數普通中國人,牢牢拽著繩子這一端,每個人都那么用力。
這一個多月,我們讓世界重新認識了我們。
本周一,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日內瓦說: “中國人民為盡量減輕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負面影響,實施嚴格的防控措施,以犧牲正常生活的方式為全人類做出了貢獻。 ”
剛剛結束中國考察行程的考察組外方組長、世衛組織總干事高級顧問艾爾沃德感嘆: “應對疫情,世界其他地方的人們是這么想的——‘天啊,我們要如何生活’‘怎么來管理這場災難啊’等等; 而不是——‘天啊,病毒將在我們國家出現,我們要盡快找到所有感染者,追蹤每一位接觸者,確保隔離他們每一個人,保住他們的性命’。 ”“中國恰恰就是這么做的,他們大規模地這么做。 ”
某位在中國工作的外企高管說: “我從未見過一個社會有如此的集體奉獻精神。 ”
我們也更深刻地認識了自己。
原來,災難面前,我們可以這么積極樂觀,心懷希望。
火神山醫院,幾個90后護士結束一天的勞累工作,蹦蹦跳跳地下班。
馳援武漢的醫護人員身穿厚重防護服,行動都不方便,拍照時還是會擺出“勝利”的手勢。
待在家里自我隔離的網友,做涼皮、練廚藝,生活依然充滿情趣。
我們有足夠的理性和聰明才智。
在沒有特效藥和疫苗的情況下,全社會采取了行之有效的隔離檢疫,用科學辦法“悶”住病毒。 就像世衛組織官員艾爾沃德說的: “中國的做法是,既然沒有藥,沒有疫苗,那么我們有什么就用什么,能怎樣調整就怎樣調整,能怎樣適應就怎樣適應,能怎樣去拯救生命就怎樣去拯救生命。 中國的方法被事實證明是成功的。 ”
人與人接觸易感染,我們造出了各種機器人,負責消毒、送餐、護理、巡邏。
社區防疫任務重、人手緊,我們開發了各種數字化落地應用,掃碼登記、健康打卡、智能客服、智能門禁、室內定位、疫情地圖、非接觸測溫……
更重要的是,忽然之間,我們發現很多普通人身上有一種發光的東西——
危機面前,不會只考慮自己,還會努力保護和幫助別人。 武漢有難,盡自己所能捐款捐物; 有人病倒,冒著被隔離的風險也要將他送到醫院。
對大事非常拎得清,深明大義。 需要在家待著的,就忍住不出門,不給社會添亂。 需要參與防疫的,單位一個電話就毫不猶豫放棄春節假期,大年初一初二奔赴崗位。
這不是一兩個人的奉獻,而是十幾億人的自覺。 這場戰疫,全面展現了中國人的特質: 務實,堅強,樂觀,團結,家國情懷……
靠著這些精神裝備,我們才能在歷史的無數風浪考驗中升級通關。
中國一路發展過來,從不是一帆風順,山高路險、坎坷不斷。 但大家一直有一個共識: 有事兒一起扛,依靠集體的智慧。
我們有首歌這樣唱: 團結就是力量,這力量是鐵,這力量是鋼。
團結起來,就是鋼鐵洪流,能抵御一切災難。 所以中國沒被任何困難打垮,反而越來越強大。 欲知下周大事,且聽下回分解。(子不歇)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