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求是網
2020-03-06 17:43:03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堅持改革創新、與時俱進,善于自我完善、自我發展,使社會始終充滿生機活力”,是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13方面的顯著優勢之一,同時還將堅持改革創新確立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本原則。要毫不動搖地堅持全面深化改革,持續不斷地強化各方面創新,以改革創新的內生動力,推動我國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必須堅持改革創新
堅持改革創新,是貫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形成與發展全過程的基本原則和重要方法。
堅持改革創新,是社會主義國家治理走向現代化的必由之路。縱觀社會主義從誕生至今的歷史過程,怎樣治理社會主義社會,沒有成功經驗可期、沒有現成模式可學。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通過不斷探索實踐,不斷改革創新,建立和完善了社會主義制度,加強和完善了國家治理。今天,世界發展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只有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創新,才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治理不斷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唯一正確途徑。
堅持改革創新,是新時代黨領導人民有效治理國家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相比過去,新時代改革開放具有許多新的內涵和特點,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制度建設分量更重,改革更多面對的是深層次體制機制問題,對改革頂層設計的要求更高,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要求更強,相應地建章立制、構建體系的任務更重。”要繼續保證黨領導人民有效治理國家,就必須順應時代發展變化要求,不斷堅持改革創新,提出新思路、制定新戰略、拿出新舉措。既要用改革創新的辦法來化解妨礙國家治理的一般矛盾和問題,也要根據某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在根本性質上的變化來調整改革創新的重心和方法。
堅持改革創新,是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的關鍵之策。經過過去6年多全面深化改革的努力,我國的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總體治理效能得到了顯著提升,增強了社會發展的生機活力。但同時也應看到,我們的某些改革舉措尚未完成,改革的聯動性和耦合性有待強化,改革的總體效應和總體效果也尚未充分展現。因此,必須通過進一步的改革創新來系統集成、協同發力,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不斷轉化為治理效能。我們現在要做的是,推動各項改革向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靠攏,讓各項改革相得益彰、發生“化學反應”,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以改革創新貫徹落實各項任務部署
貫徹落實好各項任務部署,需要我們繼續“舉改革旗、打創新牌”,突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
以改革創新貫徹落實堅持和完善根本制度各項任務。黨的領導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和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根本制度。根本制度是支撐整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的根基與柱石,需要毫不動搖地堅持和鞏固,但堅持和鞏固并不意味著一成不變、一勞永逸,相反,要想更加長久、可持續地堅持和鞏固根本制度,需要根據時代的發展變化和實踐的發展要求,針對根本制度的某些具體制度構成、運行體制機制和領導組織工作體系進行健全和完善。首先,以改革創新做好新研究部署制度的具體配套,確保制度運行規范有效。例如,黨的領導制度體系中新增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如何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長效機制,需要改革創新。其次,根據時代發展和實踐發展要求,與時俱進健全完善具體制度,需要改革創新。比如,創新互聯網時代群眾工作機制,完善人大組織制度、選舉制度和議事規則,建立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體制機制,深化軍官職業化制度、文職人員制度、兵役制度改革。最后,通過改革創新優化工作體制機制,增強制度協同。例如,健全黨中央對重大工作領導體制,需要健全黨統一領導、統籌協調、督促檢查的具體制度,要通過工作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形成科學協同機制。
以改革創新貫徹落實堅持和完善基本制度各項任務。圍繞堅持和完善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經濟制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對改革創新提出了明確要求。首先,突出制度主線,增強改革自覺,繼續深化具體制度改革創新。比如,在基本經濟制度中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生產許可制度改革,建立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等。其次,通過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強化和展現基本制度獨特優勢。比如,完善協商于決策之前和決策實施之中的落實機制,健全以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等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調節機制。最后,以改革創新豐富完善制度落地的具體形式和制度實踐。例如,豐富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的制度化實踐,探索企業職工參與管理的有效方式等。
以改革創新貫徹落實堅持和完善重要制度各項任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重要制度,涵蓋了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的各領域各方面,為新時代我們黨領導人民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提供重要制度基礎和依據。首先,加強制度創新,特別是國家治理急需的制度和人民對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備的制度。比如,建立資源高效利用制度,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等。其次,深化重大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既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的頑瘴痼疾,也為黨和國家發展重大戰略任務提供制度保障。例如,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構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建立實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等。最后,要及時總結實踐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將成熟的經驗和做法上升為制度。比如,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完善正確處理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有效機制等。
牢牢把握改革創新正確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中國是一個大國,決不能在根本性問題上出現顛覆性錯誤。”在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新征程中,我們更加需要保持頭腦清醒,毫不動搖地堅持黨對改革創新的集中統一領導,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來謀劃改革創新,始終堅持通過全面依法治國來為改革創新提供法治保障。確保我們的改革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始終沿著社會主義正確方向不斷前進。
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指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全黨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必須在黨中央統一領導下進行,科學謀劃、精心組織,遠近結合、整體推進”。加強黨對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領導,首先要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形成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嚴密組織體系和領導體系,確保圍繞國家治理現代化改革創新的重大決策部署與工作安排都能落到實處。其次,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凝聚各方力量,調動各方積極性,形成改革創新的合力。最后,發揮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作用,堅定制度自信、不斷守正創新,確保圍繞國家治理現代化的一切改革創新,都始終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根本政治方向不斷前進。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無論改什么、改到哪一步,堅持黨對改革的集中統一領導不能變,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不能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改革價值取向不能變。”人民是改革創新的主體,也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主體。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改革創新和國家治理現代化,既是我們的成功經驗,也是我們的力量源泉。首先,要尊重人民群眾改革創新主體地位,激發全體人民的改革創新精神與活力,充分展現社會主義的制度優越性。其次,要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鼓勵地方、基層和群眾大膽探索,及時總結經驗,為國家治理改革創新營造良好社會環境,提供不竭內在動力。最后,要以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價值指向,不斷通過體制機制改革和制度創新更好服務人民,使國家治理現代化成果由人民共享、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全面依法治國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方略, 既是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內在構成, 又是以改革創新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基本方式和路徑,對確保改革創新的正確方向發揮著不可替代的規范和保障作用。以法治方式推進改革創新,首先,要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將立法工作納入國家治理現代化總體進程,確保“凡屬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據”,為改革創新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其次,要以法治為依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手段推動改革創新,確保以改革創新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始終沿著法治軌道前進。最后,要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謀劃改革創新的本領和能力。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尊崇法治、敬畏法律,提高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做到始終在法治框架內謀劃改革創新,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
(作者:東南大學原黨委書記,江蘇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主任,東南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院院長、教授)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