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微信公號
2020-03-08 23:45:03
刻苦學習的精神,古有鑿壁借光,今有山頂“追網”。
在內蒙古準格爾旗,五年級學生郝宏瑞因為家住在山溝里,疫情期間沒有辦法上網聽課,父親就為他在附近的山頂上建了一個帳篷,捕捉網絡信號。冬日里的山頂,格外寒冷,孩子就每日在這簡陋單薄的帳篷里學習。
當地的移動運營商知道后很受觸動,他們趕到柳塔村,放裝備,挖凍土,裝光纜,來回爬了四五次50多米的鐵塔,終于調試好了設備。“ 我們希望所有孩子都能在家安心學習。”內蒙古移動網絡維護人員陳越欣這樣說,后來他們還解決了周邊幾個村鎮的網絡覆蓋問題。
郝宏瑞的故事,有了一個暖心的結局。這背后,是“讓每一個孩子都有學上、上好學”的目標在引導,也是基層通信運營商、學校、教育部門等相關主體的努力在支撐。
事實上,疫情中的求學行為,越是看著讓人覺得勵志,就越顯示出一個貧困家庭孩子,他奮發向上的志向和求知求學的渴望達到了一個怎樣的程度;也就越能反映出,實現教育脫貧,對于拯救貧困家庭具有怎樣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的確,娃能上學,家里就有希望。今年是實現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目標的關鍵一年,扶貧先扶智,教育扶貧也正是脫貧攻堅的重要目標和有力支撐。
然而,這場突發的肺炎疫情帶來的新挑戰,也給鞏固脫貧成果帶來了一定難度。它就像脫貧大考之前的一場加試,考驗的正是各地方在脫貧攻堅中的決心與能力。
這段時間,郝宏瑞的故事不是個例,在陜西鎮安縣青銅關鎮陽山村,為了不讓孩子們到5公里外的山頂上“帳篷課堂”,當地鐵塔公司、電信、移動也經過努力,在短短12天后實現了陽山村4G信號全覆蓋。
還有河南、甘肅等地的一些學生,由于沒有4G基站、沒有家裝寬帶、沒有移動設備,在“停課不停學”的特殊時期,也通過爬山頂、屋頂,向鄰居或者村委蹭網的方式堅持學習,而他們的困難后續也在當地有關部門的幫助下得到了解決。
通信運營商主動承擔起了社會責任,有關部門快速行動、全力救助,也讓我們看到了基層組織在完善貧困地區基本公共服務、提升貧困治理能力等方面的敏捷、高效,和以人的需求為導向。
這場疫情,其實也是一次對教育脫貧工作篩查薄弱環節、盡快補齊短板的重要時機。各地清醒地認識到,特殊時期,孩子們不能上網課,在某種程度上就意味著“失學”,解決“上課難”要向解決“上網課難”轉變。
當“在線教育”突然成為基礎教育的“剛需”時,那個我們平日里習以為常的網絡世界,對有些孩子仍然是可望不可及的。在偏遠農村和困難家庭里,孩子們需要的不僅是課堂、教師,還有一塊屏、一根網線所連接的網絡資源。而扶貧也不僅僅是提供資金、物資、人力、產業,還要讓更多的基礎設施和配套措施都能跟上。
“讓孩子們下山”,成為這場疫情里脫貧工作的新挑戰,卻也提振了人們實現脫貧目標的信心。
因為從長遠來看,它能讓學校、教育部門和其他相關主體,抓住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重視加強偏遠山區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重視解決貧困人口“通信難”“上網難”的普遍問題;在扶貧工作中,更深入思考這次疫情中凸顯出來的個體需求,并向滿足普遍性需求去推進,讓社會的資源,向著更加急需的方向去流動。
畢竟我們都堅信這一條:得到優質的教育,任何一個地方的孩子,都不應該被落下。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