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湖北文明網
2020-03-23 15:48:03
“以前我是被保護的人,現在我來保護家鄉。”22歲的商超志愿者鄭欣怡的這番話,道出了許多90后志愿者的心聲。
疫情之下,他們扛起責任,奔向社區、商超、方艙醫院、隔離點,到每一個有需要的地方。
從前分不清五谷雜糧,現在能熟練分揀蔬菜;從前少做家務,現在能扛能挑;從前脾氣急躁,現在懂得為別人著想……抗疫中,90后迅速成長。
強烈感受到“被需要”
3月16日下午2點,武漢市武昌積玉橋街中山社區黨員群眾服務中心,23歲的志愿者李哲政把25袋5公斤重的米袋子搬上平板車,拖到漢安里小區一棟一單元樓下,和網格員挨個給樓棟長打電話,通知居民依次來領。李哲政左右手各提兩袋米,幫居民送到家門口。來不及喝口水,又推著平板車開始下一趟。
李哲政去年剛走出校園,現在是武漢市武昌市政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職員。2月初,公司組織員工到洪山體育館參與建設方艙醫院。李哲政家住漢口,很想參與卻沒法跨區出行,在家干著急。后來,公司派車將他和另一名同事接到武昌,住進統一安排的賓館,至今沒有回家。
“在方艙醫院,剛開始有點緊張,后來慢慢就習慣了。”他說,每天脫下防護服時,衣服都濕透了,但工作起來全都顧不上。
方艙醫院的工作完成后,李哲政又來到中山社區協助開展疫情防控。“我在家的時候,做家務不多,一直被長輩照顧著。”李哲政說,如今,他卻強烈感受到自己“被需要”。
王志勇在查房。
“都去了一線,我實在坐不住”
“王醫生,請問我什么時候做CT檢測?”“你知道檢測結果了嗎?”3月17日中午,隔離點志愿者王志勇在休息時間掏出手機,看見潘爺爺發來的微信消息。最近半個多月,潘爺爺每天都給他發消息。
王志勇今年23歲,是武漢漢西博仕中醫肛腸醫院的護士,一年前來漢工作,疫情期間留守武漢。“各地醫療隊馳援湖北,我認識的老師同學都去了一線,我實在坐不住了。”他說,2月4日,他報名成為一名志愿者。2月8日,王志勇根據安排來到武漢硚口區一處隔離點,負責查房、記錄隔離人員健康狀況等工作。
隔離點老人居多,王志勇對他們格外關注。70多歲的潘爺爺于2月27日住進來后,由于擔心家中老伴無人照顧,有些焦慮,王志勇經常和他聊天,幫他緩解緊張情緒。一來二去,潘爺爺和他交上了朋友。
隔離點最忙的時候要照看近百名隔離人員,查房從26樓一層層走下來,自早上8點一直工作到凌晨1點多。
“現在人慢慢少了,我們每天換班工作,一班8小時。”王志勇說:“希望武漢快點好起來,爺爺奶奶們都能健健康康回家!”
古麗迪娜在社區為居民送菜。 (均為受訪者供圖)
用自己的方式愛一座城
3月16日晚7點,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一學生古麗迪娜·亞魯坤在租住的小屋內準時上線,對著攝像頭講起題目。屏幕那頭,幾名二年級小朋友正捧著作業,等待她的解答。
兩個多小時后,古麗迪娜講完作業,收拾好演示用的紙,這才開始做自己的事情。
1994年出生的古麗迪娜,2013年來武漢上大學,已在武漢生活7年。今年寒假,受疫情影響,古麗迪娜沒有回到家鄉新疆烏蘇市。
古麗迪娜是個熱心姑娘,她加入了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尼加提·雪蓮花志愿服務隊,經常到養老院、社會福利院等機構去看望老人和殘障人士,還利用課余時間為新疆在漢務工人員子女做家教。
疫情發生后,由于不能出門,古麗迪娜將家教課程搬到網上,每周定時給孩子們講解作業、答疑解惑。
不只是在線上做志愿者。2月23日,古麗迪娜得知武漢招募志愿者為小區居民提供食品藥品代購服務后,立刻報了名。
每天,古麗迪娜都留心著社區微信群里的消息,一旦有居民提出需求,志愿者就分工代購。“我要用我的方式,守護我愛的城市。”她說。(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曾雅青)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