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半月談
2020-03-24 14:13:03
導讀
迎戰新冠肺炎疫情,基層工作人員應當說是醫務人員之外付出最多的。只是,在抗疫鏖戰之時,我們也聽到了一線基層干部因“填表抗疫”“材料抗疫”而發出的無奈嘆息。這些形式主義問題困擾基層已久,中央雖已出臺專門文件大力整治,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從抗疫的表現來看,解決基層形式主義問題仍須精準發力,久久為功。
疫情凸顯基層干部“三高癥”
基層形式主義屢禁不絕,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基層干部每日不得不面對的“三高”處境。這在此次疫情防控中表現尤為突出。
其一,工作高強度。一個鄉鎮或街道工作人員平均來說就那么三五十人,卻要對幾萬人的流動情況負責,還要時刻搜集準確數據上報;現今各部門都要求制作表格報送,面對幾十個部門形式不同、緊急程度卻區別不大的要求,干部只恨自己變身“表哥”“表姐”時沒有三頭六臂;特殊時期,督導社區疫情防控必須力量下沉,調研復工復產也必須親到現場……再加上千條線的常態工作也不能停,“5+2”“白加黑”的劇情只能一集集重復下去。
其二,任務高風險。此番疫情防控的特殊之處在于,新冠病毒是一種人類尚未完全認識的新型病毒,傳染性強,潛伏期較長,傳播途徑也不夠明確,連醫學專家都很難有十足把握提出完美防控方案,更不要說基層一線的黨政干部和社區工作者了。但一些部門在壓責任設指標方面思路過于剛性,“完全”“必須”“絕對”“百分之百”這樣的零風險要求詞匯頻繁出現,讓基層干部感覺如履薄冰。其實,這種甩給基層“高壓鍋”的攤派思路,對基層來說已不算新鮮,但要直面人命關天的疫情變化,干部們壓力翻番的感受是更實在的。
其三,問責高壓力。抗疫期間,一些地區對涉及疫情的失職問責情形規定比較模糊,啟動機制不夠明確,導致一些部門把問責當做推進工作的重要抓手,數字出現瑕疵要問責,口罩合理漲價要問責,新增偶發病例也要問責,不少基層干部壓力山大,身心俱疲,感覺頭上高懸的問責之劍隨時會落下。因此只能從形式上追求完美,以“層層加碼”換取“步步平安”,但付出的代價,恐怕是群眾怨氣不能消弭,民生保障成了真正的“代價”。
精準施治,久久為功
與新冠病毒斗,窮期有望;與形式主義病毒斗,我們恐怕還要保持警覺,下定久久為功的決心。尤其需要直面上述“三高癥”,在針對性上下功夫。
首先,以有效協調和社會共治減輕強度。一方面在地方政策統一指揮的基礎上有效協調各個部門的報表和材料上報工作,大致相同的數據報表和文字材料能夠有效整合,統一要求,統一收集,減少基層不必要的工作量,精簡不必要的微信群、會議群;另一方面,充分發動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以及公眾個人的積極性,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發動志愿組織、引入先進技術手段等方式來減輕一定程度的工作量,讓有限的基層人力資源到最需要投入的關鍵之處。
其次,以零失誤取代零風險原則降低風險。不僅是疫情防控一端,整體而言,各級政府推動工作的思維應當從零風險原則向零失誤原則轉變。尤其是要考慮到基層哪怕在沒有疫情暴發的日常工作中,也要和大量不確定性因素打交道,不可能完全做到消除風險。相應地,工作要求應以盡可能地在人力可及的范圍內降低風險,努力做到零失誤為基本準則。進而,在布置各項具體任務,特別是涉及到客觀因素影響較大的任務時,要慎用“完全”“必須”“絕對”“百分之百”一類詞匯,對基層干部源自人為失誤或瀆職之外的工作瑕疵予以一定程度的理解和包容,擴大容錯半徑,給予基層嘗試探索的更大余地。
第三,以精準的問責清單規范問責。權責一致是組織執行力建設的基本原則,因此問責必須精準有度,不應過多過濫。吸取此次疫情防控中放大問責的教訓,建議相關部門今后在出臺問責實施辦法時,能夠制定明確而可操作的失職瀆職行為問責清單,對于問責事實、問責依據、問責方式,乃至批準機關、生效時間、當事人申訴期限及受理機關等細節,都要規范透明予以公布,并保證被問責對象具有正當的申訴權利。同時,要建立容錯糾錯機制的清單制度,即列舉適用容錯機制的正面事項情況及其具體條件,同時注明相應的糾錯措施與辦法,以及盡職免責減責的情形與裁量空間。
此外,除了精準規范問責,也需要加強對基層干部的正面激勵和引導,在薪酬待遇、干部晉升、正面宣傳等方面給認真負責、盡忠職守的基層干部們提供強有力的正向激勵。這一套“組合拳”,才是驅散形式主義病毒,強健基層治理筋骨的務實之道。
來源:《半月談》2020年第6期
作者:劉鵬(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編輯:苑菁菁】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