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20-03-30 17:24:03
新華社長沙3月29日電(記者袁汝婷)受疫情影響,全國多地尚未開學。“宅家學習模式”給不少學生帶來焦慮、煩躁、沮喪等情緒困擾。心理教師提示,應正視負面情緒,通過行動調節、主動交流等化解。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湖南長郡中學專職心理教師梁琪介紹,疫情之下,一些學生反映,長期“宅習”而產生負面情緒,比如難以靜心學習而煩躁、無法堅持學習計劃而焦慮、拒絕不了電子產品誘惑而自責等。
如何調節這些“宅習”負面情緒?梁琪認為可從接納情緒、行動調節、溝通交流這三招入手——
“面對負面情緒,首先不要抗拒,要覺察和接納。”梁琪建議,廣大學生和家長應學會分析負面情緒的來源,比較常見的來源包括學習目標不明確、時間安排不合理、對未來擔憂等。“要看到負面情緒的價值,比如它是在提醒你做出改變。看到它的價值就更易接納它的存在。”
她建議學生學會以行動來引導“宅習”情緒轉變,“行動可以帶給我們對生活的‘掌控感’。一個小訣竅是先做當下能做的事。”比如,可以嘗試回憶過去學習中愉悅的體驗,以積極體驗作為當下行動的有效參考。
在最近接到的心理咨詢中,梁琪發現,不少學生“宅習”時有種心態——如果不能做到最理想的狀態,不如不做。“這是一個誤區,調節情緒的最佳策略不是制定一個完美計劃,強迫自己馬上完成,而是從能做的事情入手,積極行動起來,找回‘掌控感’。”
此外,“宅習”期間溝通交流、學會及時求助也是關鍵。梁琪認為,主動與人交流,尤其是和同學及家人溝通,有助于緩解負面情緒。“與同學聊天,發現一些問題是共性的,個人壓力就會大大減少。向父母和專業人士尋求幫助也是很好的渠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