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財政部
2020-03-31 13:08:03
點擊上方“財政部”藍色小字,可訂閱本微信。
財政部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1—2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5232億元,同比下降9.9%。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7242億元,同比下降11.2%;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17990億元,同比下降8.6%。
1—2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2350億元,同比下降2.9%。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支出4269億元,同比增長4.7%;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8081億元,同比下降3.9%。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白景明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是特殊時期的數據,因為受到疫情的影響,經濟增長大幅度下滑,財政收入也隨之下滑,但沒有超出預期;與此同時,醫療衛生支出大幅度增長。總體來看,當前財政運行處于合理區間,各項重點支出得到較好保障,積極財政的政策效果正在逐步顯現。
中央收入下滑較大
1—2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下降9.9%,中央、地方收入分別同比下降11.2%、8.6%。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財稅政策與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有所下滑,顯示疫情影對全國的生產生活造成較大影響,拖累了制造業生產、運輸、用工,投資、消費、出口均受到一定沖擊,加之減稅降費成效持續顯現、上年末延至今年初繳納入庫的稅收收入同比減少等原因,對財政收入造成一定影響。
白景明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進口環節稅收、車輛購置稅等2月份當月申報的稅種降幅明顯擴大,住宿餐飲、交通運輸、居民服務等行業稅收也明顯下降。
統計顯示,由于多數稅種主要是根據上月情況申報納稅,今年1月份,全國財政收入主要受減稅降費翹尾等因素影響下降3.9%。疫情對財政收入的影響在2月份明顯顯現,當月全國財政收入同比下降21.4%。分行業看,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中,住宿餐飲、居民服務、交通運輸行業稅收收入分別下降55.1%、41.6%、37.3%;房地產業、建筑業、批發零售業、制造業等行業稅收收入也大幅下降。
財政支出方面,1—2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同比下降2.9%。其中,與疫情防控直接相關的衛生健康支出2716億元,同比增長22.7%。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本級支出同比增長4.7%,地方財政支出同比下降3.9%。
李旭紅表示,中央財政支出穩步增長,能夠保障疫情防控等重要支出,在支持企業復工復產、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由于受疫情影響,除衛生健康支出同比大幅度增長22.7%外,其余支出均為同比小幅增長或不同程度下降。
白景明表示,1—2月財政支出負增長,主要是受疫情影響,兩會推遲召開,除疫情防控和“三保”支出外,部分項目暫未啟動。
做好疫情防控經費保障和基層“三保”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央財政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綜合采取措施,積極安排資金,支持地方切實做好疫情防控經費保障和基層“三保”工作。
中央財政統籌各種經費渠道,加強疫情防控經費保障,截至3月21日,已累計安排有關防控資金257.5億元,支持地方做好患者救治、醫護人員補貼發放,以及建立疫情防控短缺物資儲備、開展藥品和疫苗研發等工作。
在去年四季度已提前下達轉移支付的基礎上,今年以來,中央財政預撥均衡性轉移支付700億元、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獎補資金406億元,以增強地方財政經費保障能力,支持地方做好疫情防控和基層“三保”工作。同時,下達部分中央基建投資、促進企業復工復產等方面的資金,促進經濟社會平穩發展。
同時,財政部密切關注地方財政庫款情況,建立了全國縣級財政庫款監測機制,根據各地特別是湖北等受疫情影響較大地區的財政庫款情況,加強資金調度,確保疫情防控、“三保”等資金及時足額撥付到位。為強化對地方的督促指導,中央財政近期印發通知,對地方“三保”明確了相關要求,提出了具體措施,牢牢兜住“三保”底線。
白景明表示,財政在應急事件中發揮的作用是巨大的,在這次疫情中表現得非常明顯。中央財政加大對湖北的支持、增加疫情防控經費支出、提高基層“三保”能力,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堅實保障,體現了制度的優越性。
減免稅費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今年以來,財政部會同稅務總局等部門密集出臺了一攬子有針對性的減稅降費政策,支持疫情防控、促進企業復工復產和經濟社會平穩運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加強重點物資保障供應的稅費政策。對疫情防控重點物資生產企業為擴大產能新購置的相關設備,允許一次性計入成本費用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對疫情防控重點物資生產企業,全額退還2020年1月1日后增值稅增量留抵稅額;對納稅人運輸疫情防控重點物資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稅;對相關防疫藥品、醫療器械免收注冊費。
二是幫扶受疫情影響較大行業的稅費政策。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交通運輸、餐飲、住宿、旅游等行業企業,虧損結轉年限在現行結轉5年的基礎上,再延長3年;對納稅人提供公共交通運輸服務、生活服務,以及為居民提供必需生活物資快遞收派服務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稅;免征航空公司繳納的民航發展基金。
三是鼓勵社會各界捐贈的稅費政策。企業和個人通過公益性社會組織等或直接向醫院捐贈用于疫情防治的醫用物資等物品,允許在繳納所得稅前全額扣除。對單位和個體工商戶無償捐贈用于疫情防治的貨物,免征增值稅、消費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
四是對防疫補助收入免征個人所得稅政策。對參加疫情防治工作的醫務人員和防疫工作者,按照政府規定標準取得的臨時性工作補助和獎金,以及單位發給個人用于預防的藥品、醫療用品和防護用品等實物,不計入工資、薪金收入,免征個人所得稅。
上述4項政策自2020年1月1日實施,截止日期視疫情情況另行明確。
五是加大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幫扶力度的稅收政策。自2020年3月1日至2020年5月31日,對湖北省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適用3%征收率的應稅銷售收入,免征增值稅;適用3%預征率的預繳增值稅項目,暫停預繳增值稅。除湖北省外,其他地區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適用3%征收率的應稅銷售收入,減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稅;適用3%預征率的預繳增值稅項目,減按1%預征率預繳增值稅。
六是穩外貿外資的稅費政策。提高部分產品出口退稅率。對除“兩高一資”外所有未足額退稅的出口產品及時足額退稅,自2020年3月20日起,將瓷制衛生器具等1084項產品出口退稅率提高至13%,將植物生長調節劑等380項產品出口退稅率提高至9%。自2020年3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免征進出口貨物的港口建設費;減半征收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基金。
李旭紅表示,一攬子減稅降費政策,有助于加大防疫物資供給保障,支持疫情防控工作;有助于對沖疫情影響,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幫助企業渡過難關,促進企業復工復產和經濟平穩運行。
白景明表示,這些措施,有利于緩解企業當期現金流不足的問題,促進穩就業,將中央“六穩”政策落到實處。
財政運行處于合理區間
按照預算法規定,中央財政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合理安排中央預算執行工作,積極保障疫情防控資金,加快下達轉移支付預算,充分發揮財政政策的逆周期調節作用。
截至3月21日,各級財政共安排疫情防控資金1218億元。其中,中央財政安排257.5億元,基本實現了不因經費問題延誤醫療救治和影響疫情防控的目標。
在2019年四季度已提前下達2020年轉移支付預算6.1萬億元基礎上,截至3月21日,已累計向地方預撥醫療衛生、促進企業復工復產、中央基建投資、財力補助等方面資金2071億元,為地方財政平穩運行、重大項目開工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
按照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經國務院決定,已提前下達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18480億元,其中,一般債券5580億元、專項債券12900億元。同時督促地方加快債券發行使用,積極發揮地方政府債券資金穩投資、擴內需、補短板的作用。
截至3月20日,全國各地發行新增地方政府債券14079億元,占提前下達額度的76%;其中,發行一般債券3846億元、占提前下達額度的69%,發行專項債券10233億元、占提前下達額度的79%。北京、天津、遼寧、寧波、福建、江西、廣東、四川、云南9個地區已全部完成提前下達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發行工作。
截至3月20日,地方政府債券平均發行期限16.2年,與往年相比債券期限與其項目建設和運營期限更加匹配。其中,10年期及以上長期債券發行12131億元,占比86.2%。同時,各地發行的新增地方政府債券均用于新建和在建項目建設。其中,各地發行的新增專項債券10233億元,全部用于鐵路、軌道交通等交通基礎設施,生態環保,農林水利,市政和產業園區等領域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各地用于符合條件重大項目資金的專項債券規模約1200億元,積極帶動社會資本,擴大有效投資。
“雖然受到疫情影響,但總體來看,各項數據沒有超出預期,財政運行在合理區間,這體現了中國經濟具有強大的韌性。隨著各項政策的落實,經濟形勢會不斷好轉。”白景明說。
記者 李忠峰
( 來源:中國財經報 )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