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20-04-03 11:33:04
新華社倫敦4月2日電 專訪:全球化不會因疫情終結——訪牛津大學全球化與發展教授戈爾丁
新華社記者于佳欣 顧震球
牛津大學全球化與發展教授伊恩·戈爾丁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電話專訪時說,新冠疫情不會終止全球化,相反它凸顯了全球合作的重要性,而應對這樣的挑戰,全球還應作出更多努力。
戈爾丁是牛津大學馬丁學院創始理事,專注于全球化與發展研究,在其《缺陷的蝴蝶效應——全球化怎樣帶來系統性風險及如何應對》以及《大發現時代》等著作中,他曾提出,全球化會促進合作與發展,但彼此關聯性也會帶來新的威脅,比如加速全球性流行病的擴散等。
“我認為這次疫情可能會成為改變全球化特點的一個因素,但是不會給全球化畫上句號。”戈爾丁說,短期看,盡管疫情會減緩跨境貿易、投資、旅行等活動,但疫情過后,這些都會恢復甚至反彈,而且“疫情期間數字經濟的發展還可能加速全球化進程”。
他認為,未來全球化會呈現出更多數字化、金融化、去產品化等特征,并且此次疫情已經加速了這些趨勢的發展。
戈爾丁說,供應鏈碎片化趨勢在此次疫情前就已達到頂峰,主要原因包括自動化和3D技術發展、商品交付時間變短、商品個性化和保護主義發展等,這一切都讓企業到更接近市場的地方生產。
正因為這樣,全球化步伐可能會在一些地區放緩,但這種情況不會出現在亞洲,特別是中國。戈爾丁說,因為這里有“巨大的、快速增長的市場,不斷吸引全球投資,而且會成為未來全球經濟發展的強力引擎”。
因此,他認為,全球化趨勢會繼續,而且重心會轉向亞洲。未來美國和歐洲國家會持續加強對亞洲國家的投資,因為其擁有“巨大市場和不斷增長的收入”。
“在全球化加速趨勢下,應對全球性危機更應強調國際合作。”戈爾丁說。他稱贊中國在支持和幫助全球抗疫方面作出的努力,認為“中國作了突出貢獻”,而且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非常正確”,特別是在應對新冠疫情這樣的全球性挑戰時刻。
他同時認為,各國應作出更多努力,比如在資金投入、醫療資源部署以及債務減免等方面,尤其是針對不發達國家。
長期來說,戈爾丁認為,應加快建立全球預警系統,及時跟蹤檢測潛在傳染源,盡可能防止下一次大流行病的發生。此外,還應加強全球醫療應急反應和疫苗研發合作。
戈爾丁還強調,大流行病只是人類面臨的全球性挑戰之一,此外還有氣候變化、抗生素耐藥性、金融危機等。“其他挑戰或可通過大國合作解決,但應對大流行病,不僅大國間要加強合作,每個國家也都要參與。”
為此,在秉持多邊主義的同時,要加強對現有國際機構的改革,完善全球治理體系,讓其更好地發揮作用。
戈爾丁指出,這次疫情是對全人類的一大挑戰,全世界應該從中吸取經驗教訓,建立更加緊密、負責的全球合作,做到未雨綢繆。 【編輯:房家梁】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