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
2020-04-07 13:54:04
近日,新華社記者專訪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弗里曼講席教授白重恩。白重恩從五個方面解讀,疫情沖擊下中國經濟的破局之道。
問:中國企業復工復產提速,但是又受到了全球疫情的影響,您認為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和沖擊,主要在哪些方面?
白重恩:我覺得首先復工復產的質量很重要。這個質量首先要求我們讓物流盡量平衡地恢復。現在整車物流的景氣指數恢復95%左右,但零擔物流景氣指數恢復得稍微慢一點,只有80%左右。整車物流跟大企業相關度更高,零擔物流跟中小企業相關度更高,所以這些數據就說明中小企業的復工復產還慢于大企業的復工復產。不平衡它也有問題,大企業生產的東西往往是賣給中小企業的。如果中小企業不恢復,大企業生產出東西也賣不出去。為了提升復工復產的質量,我們需要有比較平衡的復工復產,讓所有的部門都能夠正常的運作。
外部的影響我也覺得會很大。發達國家服務業占的比重要比我們服務業占的比重還高,所以疫情對他們經濟的影響可能要比我們的更大一點。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的很多經濟活動停滯了或者減慢了,使得他們經濟增速大幅地下降,從而對我們的產品的需求,也就是對我們出口的需求產生負面影響。但是也不要過度地去渲染。我們現在的情況,跟2008年相比很不一樣。2008年的時候,我們對出口的依賴度非常高,那時候的貿易順差占GDP比重10%左右,現在不到2%,我們對外貿的依賴程度比那時候減小了。綜合起來說,我覺得還是一個大的挑戰,我們要去應對,但是我們用不著驚慌失措。
問:現階段復工復產遇到的難點在哪些地方?
白重恩:除了外部沖擊帶來的外需減少之外,影響復工復產我覺得有幾個重要因素。一個是消費,居民對某些消費心理上的接受度。比如說去餐館,去旅行,去聽音樂會等等這些可能還有一個恢復期。要看消費者是不是恢復了正常的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第二個就是我們的供應鏈。復工復產不平衡,其實是短板決定了整體的速度。除了國內的不平衡之外,還有一個擔心是外部供應鏈受到沖擊。如果我們的生產依賴于某一個其他國家的廠商提供的產品,而供給中斷了,我們又沒有充分的庫存,會給我們造成一定的挑戰。未來我們要適當調整我們的產業鏈,讓我們能夠更好地應對這樣的外部供給沖擊。第三個就是我們的勞動力的流動,我們應該好好地總結一下那些復工復產效率比較高的地區,他們的經驗,看看是不是可推廣。對勞動力流動方面,我覺得這非常的重要,沒人干活你怎么生產?所以我覺得這幾個方面就是消費者敢去消費,供應鏈保持暢通,勞動力正常流動。
問:你提過一個“睡美人”的理論,如何解釋?
白重恩:如果我們把疫情比作是巫婆的咒語,那么疫情結束了,經濟恢復常態,那就是一個好的結果。但是這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在睡眠期間失血不要太嚴重。如果說失血太嚴重了,醒來了以后渾身無力,也不能正常運行,所謂的失血就是企業在疫情期間,收入大幅地減少了,但有些支出還在繼續,它就虧錢了。虧損了以后是不是會垮掉?是不是會欠太多的債,使得它后面很難運行?我們要幫助企業不因為這些債務拖累,虧損太多了,我們要進行救助,尤其是企業的債如果現在到期了,我們要幫助它讓債務能夠延期。這些都是要保持企業在疫情后正常運行的能力,保持企業在疫情期間所受到的損失不給企業過大的拖累,這對于恢復經濟是至關重要的。
問:疫情沖擊下,中國經濟如何“危”中求“機”?
白重恩:疫情期間我覺得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發展,就是人們把很多活動都線上化了。像我們學校,我們雖然沒有正常開學,我們通過線上教學如約開課。未來即使疫情結束了,我們是不是可以繼續利用這種信息技術來讓我們的教學變得效果更好,效率更高,能夠觸達更多的人,這是疫情給我們帶來的正面影響。企業可能也會說經過疫情以后,我會考慮加快我的數字化戰略的實施。有些特別有問題的企業也許通過疫情就退出了,那么給其他企業騰出更大的空間。所以也許疫情給我們帶來的另一個機會就是有些產業可能進行重組,然后使得產業的格局更加合理,更加高效。在國際上,疫情可能讓我們更加清楚地認識到我們在國際經濟中的地位,也讓全球更加清楚地認識到我們在國際經濟中的地位,也許會給我們帶來一些在全球經濟產業鏈的重組方面的機會,當然也會帶來挑戰。
問:面對新冠疫情,從經濟措施層面,你有何建議?
白重恩:一個就是剛才我說的,要去救助失血的企業。我們也要進行總結反思,看看疫情暴露了我們什么問題,包括考慮疫情會對全球的經濟格局產生什么樣的影響。我還想強調的就是不要太倉促地做一些條件反射式的回應。我認為這次疫情對經濟的沖擊和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對經濟的沖擊和其他的一些經濟的沖擊是非常不一樣的。2008年危機是從美國而起,是經濟內部本來就有一些問題。美國的房地產受到貨幣政策過度的刺激,居民高度負債,同時又有一些金融衍生工具風險特別大。那種情況下一旦出現問題,金融機構受到影響,損害了他們為經濟供血的能力,對經濟影響很大,持續的時間也就比較久。這次的不一樣。這次疫情是一個疾病造成的。當然我們也要反思一下,未來怎么更好地防止這樣的事情發生。但是這個疾病它不是企業造成的,不是消費者借了太多的債造成的,它不是經濟內部結構的問題造成的。那么如果說我們采取了措施,比如現在我們采取的措施和歐美國家采取的很多措施都是讓企業受到沖擊以后不垮臺,然后保持繼續生產的能力。一旦疫情過去了,如果這些企業還是正常的,金融機構還是正常的,它就可以比較快地恢復正常。這是跟前面性質不同的地方。所以我覺得這次我們采取的措施,一定要考慮到我們現在面臨的情況跟2008年不一樣。
出品人:孫志平
制片人:樊華
主編:楊詠 姜海瑩
記者:楊詠 李恒毅
新華社音視頻部制作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