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20-04-09 11:42:04
新華社杭州4月9日電 題:構筑堅實堡壘 提升治理成色——浙江“硬核”科技戰“疫”現場觀察
新華社記者商意盈、馬劍、朱涵、吳帥帥
五色疫情圖、復工率五色圖、健康碼、智控指數……這些戰“疫”武器背后匯聚了5G、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各類“硬核”科技的力量。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這場阻擊戰中,浙江以科技為利器,與時間賽跑,在做好疫情防控基礎上協調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展現了社會治理底色與成色。
齊心協力與病毒“過招”
“我雖年事已高,但腦子的分析能力和實驗操作的靈活性,仍然和退休前沒有什么兩樣……決定從今天開始,來中心參與新冠肺炎疫苗的研究。” 年近九旬的朱智勇在請戰書里寫道。
朱智勇是浙江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一名資深專家,與多種細菌、病毒爭斗了四十余年。他研制出的出血熱疫苗,曾經制服了在全國肆虐一時的流行性出血熱,如今他又重返實驗室。
疫情發生后,浙江省疾控中心、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杭州醫學院等與企業合作,并行開展滅活疫苗、重組蛋白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mRNA疫苗等多種技術研發路線,并持續推進毒株分離、工藝改進、動物實驗等關鍵環節,取得良好進展。
在基礎研究方面,西湖大學浙江省結構生物學實驗室利用冷凍電鏡技術,成功解析了新冠病毒入侵人體的關鍵一刻,這對發現和優化阻斷冠狀病毒進入細胞的抑制劑有重要作用。
“對于輕癥患者,還是要在醫院集中治療,要進行集中隔離,要進行抗病毒治療”“使用ECMO治療的患者,要注意出現凝血功能失調”……3月27日17時許,面對意大利倫巴第大區四家收治了新冠肺炎患者醫院的醫務工作者,浙大一院的專家們通過視頻連線將兩個月來在臨床救治中凝練出的經驗傾囊相授。
疫情期間,作為浙江新冠肺炎重型危重型患者集中收治點,浙大一院摸索出一套新冠肺炎綜合診治方案,目前這套方案正通過互聯網傳遞到英國、美國、意大利、阿根廷、菲律賓、俄羅斯等多個國家。《新冠肺炎防治手冊——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臨床經驗》多語種手冊,也已經分享到了228個國家和地區。
“病毒無國界,疫情面前,沒有一個國家、沒有一個人能夠獨善其身,唯有團結協作、攜手抗疫,才能戰勝疫情。”浙大一院黨委書記梁廷波教授說。
浙江多家科技企業也迅速行動起來。阿里巴巴旗下阿里云向全球免費開放新冠肺炎人工智能診斷技術、病毒基因計算技術,海康威視、大華等人工智能企業夜以繼日攻關,推出人體熱成像測溫等多款設備,協助湖北、浙江、福建、江西等多地醫院、火車站等人流密集場所進行體溫篩檢,24小時“站崗”疫情防疫一線。
這場必須打贏的戰役仍處進行時。截至4月1日24時,浙江累計報告本地確診病例1218例,累計出院1216例,累計死亡1例,治愈出院率99.8%。3月2日,浙江省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等級從原來的一級調整為二級;3月23日,應急響應級別由省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二級響應調整為三級響應。
構筑“數字防疫長城”
疫情防控應急響應啟動以來,浙江隨即開展了“大數據+網格化”的精準智控:一頭連著決策點,一頭接著防控一線,在隔離為先的疫情防控期間,流動的數據,聯通了社會治理的中樞與末梢。
在浙江麗水,通過科技下沉,此前臨時設置的道路卡點多了智能支撐:通過連接前端防控卡口“車輛快錄速通”和后端指揮中心“數據實時監測”,減少數據手工錄入和車輛聚集。數據雙向流動讓過境車輛和人員軌跡動態跟蹤得以實時處理。如有需要,相關信息還可以同步下發到基層精準排查。
“全球城市發展到今天,互聯網是新的基礎設施,計算是新的生產力,而數據是新的生產資料。”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堅曾如是說。為此他和團隊從2016年起開始了一場數字治理工具創新——為城市裝上“大腦”。
如今在杭州城市大腦運營指揮中心,數據中樞思考處理的問題已從最初的交通治堵,發展到城市治理、疫情防控。城市大腦的覆蓋范圍已包括交通、文旅、衛健等11大領域,在海內外20余個城市落地。
2018年浙江在全國范圍內率先成立了大數據資源管理局,目前已經成為數字治理的要素樞紐。數據顯示,防控疫情期間,浙江省政府部門間平均每月調用、共享的數據近2億次。
浙江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副局長蔣汝忠表示,大數據局的重要職能就是數據支撐。“有了底層數據和架構,這次抗疫過程中,我們實現了一天跨部門完成抗疫組織構建、最快時間上線健康碼、疫情圖。”
五色疫情圖、健康二維碼、管控和通暢指數……“數字土壤”的厚植,不僅讓浙江不斷豐富防控疫情的“工具箱”,還助力政府職能部門在疫情中正常運轉。
防疫期間,在浙江多地法院,法院庭審現場原被告“缺席”卻不影響庭審在“云端”正常展開。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許米表示,疫情防控等特殊時期,運用在線立案、遠程庭審等方式,保證了法院依法從快從重打擊涉疫違法犯罪。同時也保障了公民、法人正常的訴訟請求,減少案件積壓延期。
數據顯示,防控疫情以來,浙江法院單日最高有超過5萬件案件在“移動微法院”平臺上流轉辦理。今年2至3月,浙江法院運用移動微法院辦結案件144706件,全省平臺訪問量2446.7萬人次,日均訪問超過40萬人次。
有序恢復生產生活
在老牌絲綢企業萬事利位于杭州下沙的廠區,隨處可見的“企業健康碼”沉默守護著這里的安寧,車間內8條自動化生產線正開足馬力生產一次性醫用口罩。“這次轉型從采購原料、研究縫制到最后出品,僅用時6天。”杭州萬事利絲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建華說,非常時期,數字化的手段幫助企業高效管理有效留痕。
萬事利只是浙江數字化手段服務復工復產的一個縮影。2月初,浙江杭州在全國首創“健康碼”,并建立全市統一的“企業員工健康碼”數字平臺,一人一碼背后下足“繡花功夫”。
這一做法隨后在全國得到推廣。“政府治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與信息不對稱作斗爭。”浙江省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陳廣勝說,“我們依托技術賦能,更好地在‘靜下來’的疫情防控需要和‘動起來’的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之間,找到了一個平衡點。”
距離杭州100多公里外,聯系著200多萬家中小微企業、與全球219個國家和地區有經貿往來的義烏中國小商品城2月18日率先分批平穩開市;東海之濱,貨物吞吐量連續11年居世界第一的寧波舟山港率先恢復生產,今年前2個月集裝箱吞吐量恢復至去年同期的近九成。
一“大”一“小”兩個率先,昭示著與疫情防控相適應的經濟社會運行秩序逐步建立,也傳遞出中國維護全球供應鏈、產業鏈開放安全穩定的決心。
疫情催生出不少新的業態,在不經意間融入城市生活。來自40多家企業的超過5000名“共享員工”加入到盒馬用工隊伍;杭州“云聘會”全球遍發招聘帖,1300余家重點人才單位在線設崗;浙江大學上萬名師生在網絡直播課堂重逢,一場規模空前的網上教學在疫情時期拉開大幕。
據統計,截至3月26日,這個東南沿海民營經濟大省的企業產能恢復率已達90.6%。“浙江企業有天然的韌勁和創造力,尤其善于在危機面前求變圖存。”陳廣勝注意到,有的企業引領上下游幾十家配套廠商整體復工,有的企業把產品和服務搬到了“云”上。
位于寧波北侖大碶高端汽配模具園區的一家企業二季度訂單縮水明顯。“接下來會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但也是危中有機。”企業負責人張群峰說,國內安全穩定的生產發展環境或將吸引更多投資者。
陽春三月,浙江所有縣(市、區)已超過一個月保持綠色低風險,疫情“五色圖”變“單色圖”,與此同時,日益織密的物流、人流正在之江大地上涌動,正如春到江南的一片盎然生機。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