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江蘇網
2020-04-22 08:28:04
習近平總書記20日在陜西考察調研。當天下午,他首先來到位于商洛市柞水縣的秦嶺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考察秦嶺生態保護情況。之后前往小嶺鎮金米村,了解脫貧攻堅工作情況。考察中,他點贊柞水木耳:“小木耳,大產業”。
柞水縣是一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區縣,曾是陜西省11個深度貧困縣之一,也曾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近年來,堅持“以企業帶動產業,以產業支撐園區,以園區帶動脫貧”的思路,依據立地條件和資源優勢,依托種植木耳帶動勞動增收,讓“小木耳”結出了致富碩果。今年2月,柞水縣正式脫貧摘帽,退出了貧困縣序列。
產業扶貧,要因地制宜找準“金鑰匙”。扶貧扶長遠,長遠看產業。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產業作為推動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柞水縣因柞樹多而得名,而柞樹正是生產木耳的優等菌材,為這里的產業扶貧打下了堅實基礎。目前,柞水縣已有52個村發展木耳產業,共帶動全縣貧困戶5933戶,參與貧困戶戶均收入增加2000元以上。“小木耳,大產業”,為柞水縣脫貧攻堅注入了強動能。
產業扶貧,“造血式”扶貧利在長遠。“產業扶貧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也是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幫助群眾就地就業的長遠之計。”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如,金米村因地制宜確定以木耳產業為主,同步發展中藥材、水雜果和鄉村旅游的“1+3”脫貧產業,讓村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美麗鄉村留得住鄉愁,也能仰望星空,在物質脫貧的同時,也實現了精神脫貧,體現了對貧困群眾立志、勵志的帶動作用。
產業扶貧,要通力下好“一盤棋”。近幾年,金米村先后引進農業龍頭企業5家,建成木耳大數據中心、年產2000萬袋的木耳菌包生產廠和1000噸的木耳分揀包裝生產線,發展智能連棟木耳大棚5個;去年10月,金米村開始采用電商直播的方式推銷柞水木耳等農產品,網上平臺的日均成交量達100余單;今年“3·15”直播特賣活動中,當日成交量超過了700單。運營團隊“出謀劃策”,電商企業發揮大數據優勢,為產業扶貧注入科技動力,也開辟了新路徑。
“要脫貧也要致富,產業扶貧至關重要。”不管是柞水的“小木耳,大產業”,還是魯甸的“小小花椒樹,致富大產業”,又或昭通的“小蘋果”助力“大產業”,都是因地制宜,精準脫貧的好樣本。可以肯定的是,花大力氣、下大功夫,做好產業扶貧文章,就一定能提高脫貧質量,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