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2020-05-03 10:15:05
圖①:薄海昆在故宮博物院。
資料圖片
圖②:饒曉志(右)在影片拍攝現場。
資料圖片
圖③:楊曉雅在專心琢玉。
資料圖片
圖④:“一個書店”的員工在整理書架。
資料圖片
圖⑤:孫彬彬(右一)在錄音現場。
資料圖片
置身生機勃發的新時代,廣大年輕的文化工作者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用青春和活力、責任和擔當、堅守和創新,極大地豐富了廣大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書寫著精彩的人生篇章。
——編 者
把責任化作情懷
故宮博物院展覽部副研究館員 薄海昆
作為一名文博工作者,責任是職業道德和工作使命,“責任”二字時刻都掛在心間。文博人身上肩負著文物保護、傳播知識和促進交流的責任。
文物保護是最重要的責任。由于工作需要,我經常有機會近距離接觸文物,這讓我深感榮幸和喜悅,同時也心生對文物的珍視與敬畏。努力保護好文物,讓它們代代傳承,是我的光榮使命和重要責任。作為故宮博物院展覽部門的青年員工,我在組織策劃展覽過程中始終把文物保護放在第一位。有些文物脆弱敏感,對光照、溫度、濕度等環境指標有特定要求。展覽設計要認真分析細節問題,針對不同文物的特性區別對待,用巧妙方法給文物展品創造安全可靠的展示條件。
傳播知識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優秀的文博工作者也應該是一名出色的學者和傳播者,要善于用通俗有趣的傳播技巧把這些知識學問普及給不同層次觀眾,讓盡可能多的觀眾從博物館那里真正受益。為了這個目標,我會提煉文物蘊含的文化元素,根據文物特征制定展覽色調,設計展覽布局,讓觀眾一進入展廳就賞心悅目,在美的享受中徜徉參觀。我還會憑著靈感給展覽加入亮點,激發觀眾探索研究的興趣,靜下心來學習思考。比如在設計“清代宮廷御硯展”時,我挖掘清宮硯臺相關信息,以清代雍正皇帝讀書畫像為依據搭建出立體的小場景,吸引了不少觀眾。
文物還是體現不同文明淵源和特質的“身份證”。通過文物交流展,不同文明、不同種族、不同國家之間可以感知彼此的差異和共通之處,有助于消除隔閡,促進包容。去年,故宮博物院舉辦“釉彩國度——葡萄牙瓷板畫500年”展,我作為主創人員之一,希望中國觀眾從中感受葡萄牙瓷板畫的魅力,獲知葡萄牙的風土人情。因此,展覽設計吸取里斯本熱羅尼莫斯修道院的元素搭建場景,用淡黃色調涂刷展墻,選擇“法朵民謠”作背景音樂,讓觀眾沉浸在里斯本的市井風情和時光流淌中,享受別樣的異域文化。
(本報記者 王 玨采訪整理)
服務群眾成就自我
上海長寧文化藝術中心 孫彬彬
我出生于1989年,畢業于上海音樂學院。2014年,我成為長寧文化藝術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員。這座小小的藝術中心給了我大大的舞臺。
長寧區新涇鎮社區的田野合唱團是一支平均年齡超過70歲的老年合唱團。合唱團希望我能幫助他們譜寫一支合唱作品。我沒想到寫出的樂曲因為“太注重技巧”而并不適合他們。如何編出符合老年聲線、與他們產生共鳴的樂曲?我為此翻閱大量資料,并深入觀察每個隊員的演唱,研究他們日常練習曲的曲風曲調,終于了解了他們的唱歌習慣和聲音特點。
經歷了挑燈夜戰,以及推翻重啟,全新的《我的歌聲我的夢》終于誕生。新的版本情感充沛,通俗流暢,可謂給爺爺奶奶們“量身打造”。眼看自己的努力贏得了合唱團的認可,我深深體會到了一名公共文化工作者的價值。幸運的是,這支歌曲獲得了上海市新人新作比賽“優秀新作獎”。這次經歷更讓我明白服務群眾也是在提升和實現自我。
長寧區有一個酷愛音樂的家庭,家里收藏了許多珍貴的世界民族樂器,我主動拜訪,新的創作靈感油然而生。經過多次交流學習,我決定用古老的樂器古琴與年輕的樂器手碟組合,并融合非洲的果殼沙克、中國大鼓、竹笛等嘗試做一個新創作。這部作品《和·鳴》榮獲了第十八屆“群星獎”。
基層群眾的文化需求日益提升,越來越不滿足于家門口的吹拉彈唱,更提出需求——“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對此,長寧在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過程中,提出倡議并牽頭長三角39個示范區(項目)建立了長三角地區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項目)合作機制,促進優秀文化資源共享,為群眾帶來異彩紛呈的大餐,市民大呼解渴。借這個平臺,《和·鳴》在長三角地區進行展演巡演,還走到了全國。每次都有不少群眾好奇地上前體驗各式不同的樂器,有的還發朋友圈分享這些新奇的樂器。我很高興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越來越多的老百姓看到了群眾藝術的更多可能性。
我堅信,公共文化給自己這朵“開在百姓家門口的小花”帶來了更多盛放的契機。
(本報記者 鄭海鷗采訪整理)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