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2020-06-14 10:20:06
編者按 無論是完善金融服務,還是防范金融風險,都需要進一步深化金融改革開放。根據國務院金融委統一部署,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等金融委成員單位在深入調查研究基礎上,按照“成熟一項推出一項”原則,近期正陸續推出11條金融改革措施,為下一階段金融改革列出路線圖和實施表。圍繞讀者關心的11條金融改革措施涉及的小微企業金融支持、金融市場開放、銀行業改革、資本市場改革等話題,本報組織記者采訪了相關專家、學者及業內人士,從今日起推出系列述評,敬請關注。
“融資難”是困擾市場主體的老問題,對于在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的中小微企業來說,問題尤甚。為此,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并要求創新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這類“直通車”如何既開快又開穩,直達中小微企業?國務院金融委辦公室近期陸續推出的11條金融改革措施給出了答案。
“強化對穩企業的金融支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向中小微企業,這也成為11條措施中的“重頭戲”。植信投資研究院院長兼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11條措施中有6條都非常明確地從各個方面支持和推動小微企業融資,使小微企業融資更加便利、順暢,成本更低。
比如,11條措施的第一條即出臺《商業銀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監管評價辦法》,完善對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激勵約束機制。“該辦法以小微企業融資各環節為主線,以是否降低融資綜合成本與提高融資效率為標準,充分考慮商業銀行個體差異和小微金融業務實際,設置差別化評價指標,對商業銀行落實盡職免責要求,給予小微企業貸款差別定價,加強評價結果運用。”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考核更強調精細化與差異化,有助于激勵銀行提供差異化服務,從而幫助小微企業渡過難關。
經過多年改革開放,我國金融業服務實體經濟和防控金融風險的能力顯著增強,同時也要看到,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之間不平衡,大銀行與中小銀行之間不平衡,金融業與配套金融服務之間不平衡等問題仍然存在。近年來,在監管政策引導下,小微金融加快發展,但供給與需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從這個意義上講,《商業銀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監管評價辦法》也是促進金融平衡、公平發展的重要舉措。
“‘六保’任務中的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都離不開中小微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溫彬認為,金融可以更好地發揮服務小微企業的作用。而11條改革措施圍繞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監管評價、中小銀行資本補充、政府性融資擔保等進行一系列部署,必將推動銀行以更大力度服務中小微企業,進而助力落實“六保”任務。
為了給中小微企業、個體戶“雪中送炭”,《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創新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務必推動企業便利獲得貸款,推動利率持續下行。談及創新“直達型”貨幣政策工具,中商智庫首席研究員李建軍認為,一是要確保企業資金可得性的持續性,二是要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三是要有更好的擔保和征信機制。
在相關部門的部署下,直達實體經濟的兩個創新貨幣政策工具——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計劃,日前迅速“出爐”,這將進一步完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體系,有利于銀行業金融機構增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和無還本續貸,持續增強服務中小微企業政策的針對性和含金量。預計延期政策可覆蓋普惠小微企業貸款本金約7萬億元,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可帶動地方法人銀行新發放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約1萬億元。
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金融機構支持中小微企業超過2800萬戶。4月份新發放普惠小微貸款平均利率較去年底下降0.77個百分點,普惠小微貸款增速明顯提升。截至4月30日,金融機構對超過1.2萬億受疫情影響的中小微企業貸款本息進行了延期。
“據了解,很多中小微企業的實際融資成本不僅包括貸款利率,還有擔保費、評估費、財務顧問費等費用。為降低擔保費率,充分發揮風險分擔作用,11條措施中就包括出臺《政府性融資擔保、再擔保機構行業績效評價指引》,推動各級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聚焦支小支農,幫助企業復工復產。”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說。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國家金融委宣布近期推出11條金融改革措施,反應速度快、力度大,既布局全面,直擊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又著眼長遠,展開了下一階段金融業改革開放的全景圖。在抗擊疫情的特殊背景下,包括信貸、股市、債市、票據以及資管等各類融資渠道正在深化改革的過程中全面發力,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姚 進)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