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紅旗文稿》
2020-06-14 16:40:06
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豐富的政治文化思想。尤其是“民為邦本”的政治立場、“止于至善”的政治理想、“協和萬邦”的政治視野,經過現代轉化與創新,可為當代政治文明提供有益啟示。
“民為邦本”與“以人民為中心”的政治立場
“民為邦本”是傳統政治文化的核心理念,這一理念最早可追溯到《尚書》。《尚書》在論證以周代商的合法性時,指出“皇天無親,惟德是輔”,又講“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皇天”“天命”乃是決定政權興衰的關鍵,但它并非無法把握的神秘力量,而是根據民眾意愿所形成的客觀力量。正因如此,周公告誡康叔“欲至于萬年,惟王子子孫孫永保民”。周人這一認識表達了“民為邦本,本固邦寧”的根本政治立場。至先秦儒家,孔子指出“仁者,人也”,孟子強調君主將仁愛本性施諸百姓即可實現政治穩定:“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儒家的闡發使民本立場成為政治的前提和目標。近代以來,隨著民本觀念深入人心,民主的要求亦不斷發展。傳統文化民本之“民”主要是民眾群體,近現代民主之“民”則需要個體挺立。因此,從民本到民主之間還需要個體意識的覺醒、理性精神的培養。這一艱巨的思想任務顯然無法由農業社會完成,因此近代民主要求始終未獲得相應的制度保障,而只停留于思想觀念。如何搭建由民本通向民主的橋梁,這也正是傳統文化留給中國共產黨人的使命之一。
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陷入了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黑暗境地。在無數仁人志士多種救亡圖存的嘗試中,信仰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共產黨人取得了成功。共產黨人和馬克思主義的勝利本質上是人民的勝利。共產黨人把以人類自由解放為目標的馬克思主義作為自己的指導思想,依據民心所向制定大政方針,依靠人民力量取得斗爭勝利。從革命戰爭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經驗來看,以中華民族近代內憂外患困境之巨、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任務之艱,若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則勝利是無法想象的。中國共產黨的執政根基是以人民為中心的政治立場,“以人民為中心”正是共產黨人對傳統民本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現代社會對民本思想提出更高要求,共產黨人的政治實踐也正在賦予傳統民本思想更多現代內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中國共產黨不斷健全和完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使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活力。很明顯,推動個體人格挺立、以制度保障人民權益,這正是我們黨努力搭建的從傳統民本思想到現代民主政治的必要橋梁。
“止于至善”與“提升道德修養”的政治理想
強調人的道德修養和自我約束,一直是中國文化的突出特色。儒家文化強調人的性善本質,認為政治作為社會生活的主導力量,一個重要目標就是推動實現人性善。因此政治活動原則通常以倫理道德規范為基礎,“止于至善”的道德修養甚至成為政治活動的理想目標。這一文化傳統至今仍深刻影響我們的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要“提高人民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這既是共產黨人對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繼承和發揚,更體現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超越性理想。
中國傳統文化以鮮明的價值取向引領社會生活,認為現實的政治活動應以超越的形上理想為基礎,政治活動應以“揚善抑惡”作為終極社會目標。《大學》這篇儒家經典政治文獻開篇便講:“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這道出儒家的根本施政綱領:君主為政要將自身光明之德彰顯光大,以此仁德施行仁政達到親民愛民,從而追求至善的道德境界。它同時為政治活動賦予道德教化的歷史使命:君主不僅要保障百姓生活安康,還要引領社會良善風尚。因此在傳統政治文化中,君主德性修養乃是問題的關鍵。孔子認為政治是對君主的糾正,《論語》中孔子答季康子問政說:“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禮記》中孔子答魯哀公問政也講:“君為正,則百姓從政矣。君之所為,百姓之所從也。君所不為,百姓何從?”這說明君主為政首先要正己,為民眾做出示范和表率,然后才有民眾跟從效仿,才能實現政治清明。很明顯,傳統政治的理想目標并不停留于財富積累和社會穩定,而是超越了這些具體目標,定位于道德教化和人格提升。這種教化并非外力強加,而是通過政治的力量,將人本有的仁愛本性表現出來,使人成為人。這一目標的實現需要君主、各級官吏、士人為民眾做出表率。因此政治生活在提升社會整體道德修養水平方面,無疑具有核心的主導作用。
傳統的政治理想表達了對人性的充分信任,是站在人和社會的應然角度對現實政治提出的極高要求。這種以理想關照現實的路徑為我們黨執政提供很多有益啟示。實際上,中國共產黨正是道德理想主義的堅定執行者。傳統文化修齊治平的政治擔當與共產主義遠大理想一直是我們黨寶貴的精神財富,它們共同造就了具有強大使命感的偉大政黨。從建黨以來,我黨始終以中華民族的解放和復興為己任,在革命、建設、改革各時期不斷自我成長和自我提升。廣大領導干部的道德品行修養和理想信念堅守對引領社會風氣、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出至關重要的表率,為提升社會整體思想道德水平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世界上恐怕沒有哪個政黨像中國共產黨這樣如此強調執政者的道德品行和理想信念,如此關注人的精神良善,如此強調人應該過一種有理想、有道德的生活。
放眼世界發展趨勢,人類社會日益面臨深重危機,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需要人類良知和道義的指引。只有致力于提升人的道德修養水平、不斷推動人的人格完善,這樣的社會才可以期許未來。傳統文化啟示我們,合理而可持續的政治文明必須以人的精神的自我成長為理想目標。
“協和萬邦”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政治視野
在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的情況下,每個國家的命運都與其他國家休戚相關,與人類整體福祉緊密相連。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并指出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立足于互利共贏、和平共處和文化包容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是中國共產黨人對傳統文化“協和萬邦”的政治理念在現代社會的繼承與發揚。
將傳統文化“仁民愛物”的道德理想主義延伸到普天之下,自然會形成天下一家的政治視野和世界理想。從歷史發展上看,《尚書》記載堯時即“百姓昭明,協和萬邦”,西周的分封建國制度推動了“家—國—天下”這一倫理政治體系的形成,郡縣制取代封建制之后,“天下”的視野一直保留在中國傳統政治文化中。從學理邏輯上看,儒家文化強化了“仁愛”在處理與異質事物關系時的重要作用。孔子將仁愛親情層層外推,形成“四海之內皆兄弟”的觀念,張載也講“民吾同胞,物吾與也”。總之,傳統政治文化首先強調以仁愛貫通自身與他人他物的關系,天下眾生乃和諧一體,萬邦協和乃政治追求。另外,人對他人他物的仁愛必然包含對異質事物的理解和包容,這就產生“和”的觀念。《國語》講:“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只有不同要素配合得當,才有事物的欣欣向榮。因此,“協和萬邦”更具萬邦共生共榮的深刻意義。這種協和萬邦的理念使傳統政治在處理與異族的關系時獨具智慧。孔子有言:“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通過以文化人、仁政安撫的方式一統天下,這是不同于武力征服的、更加文明也更加穩固的方式。傳統政治以文化立國、以道義立國,這對于處理當代世界關系極具啟示。
當今世界各國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已展開日益廣泛深入的交流,中國這個正在崛起的東方大國,如何在復雜的國際關系中尋找和平的發展空間,甚至帶動其他發展中國家共同實現發展夢想,這對我們黨是個嚴峻的考驗。與中華文化主張多元要素的統一和諧不同,西方文化強調對立雙方的相互壓制,功利強權一直是其對內對外的通用法則。針對這一挑戰,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是我們黨對傳統政治協和萬邦理念在經濟、政治和文化上的轉化和創新。首先,倡導世界各國在經濟上互利共贏。在世界經濟普遍增長緩慢、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的情況下,我們通過自身經濟發展帶動世界經濟增長,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堅持正確義利觀。以經濟上的合作共贏帶動整個世界的繁榮昌盛,這是協和萬邦必要的物質基礎。其次,繼續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只要我們堅定不移地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發展同各國的友好合作,就會吸引更多同道者,共同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最后,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深層含義是文化上的包容互鑒與豐富多彩。我們必須努力推動文明互鑒和文明共存,推動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以此化解文明隔閡和文明沖突。
(作者:中共吉林省委黨校〈吉林省行政學院〉哲學教研部主任、教授)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