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2020-08-10 11:11:08
瀛東村,被稱為“崇明島上第一個迎來日出的村莊”。該村1985年開始圍墾,從曾經“潮來一片白茫茫、潮退一片蘆葦蕩”的窮灘僻壤,變成了如今花果飄香、魚蟹滿塘的美麗鄉村。
記者近日來到上海市崇明區陳家鎮瀛東村采訪時,村民施考泉正在院子里干家務。“我們村子里有95戶人家,一共238人。”施考泉告訴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全村人幾乎都住在統一修建的獨棟別墅里。
談起30多年來的變化,施考泉非常感慨。當年,他腳下的這片土地還是灘涂,在老書記陸文忠的帶領下,6名“勇士”成為第一批圍墾開拓者,而施考泉就是其中之一。“剛剛完成圍墾的時候,什么都沒有,這些年真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施考泉說。
在瀛東村的村史館,一組數字可以說明很多:1986年,人口32人,人均純收入1100元,村總資產12.9萬元;2019年,人口238人,人均純收入3萬元,村總資產近1億元。
在施考泉看來,瀛東村的變化是一步一個腳印干出來的。1985年,瀛東村老書記陸文忠做了一個極為大膽的決定:圍墾灘涂,向荒灘蘆葦蕩要地。一罐咸菜、200元錢、6個人,就是首次圍墾的全部“配置”。到1994年,瀛東村先后圍墾出4000畝地,為日后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從建村那天起,我們就堅持發展集體經濟。”施考泉說,瀛東村在圍墾之后,就開始發展養殖業,養魚為瀛東村賺來了“第一桶金”。隨后瀛東村與時俱進,進行產業結構調整,轉型發展旅游業、服務業。2014年,瀛東村推行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開了崇明區的先河。2017年,瀛東村與崇明旅投公司合作,對原有旅游景區進行改造,增添了兒童娛樂和親子活動設施;新建了50多畝采摘園,種植葡萄、梨、桃子、火龍果等水果,鄉村旅游的質量不斷提升……
隨著集體經濟的不斷壯大,村民們的收入構成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就拿我自己來說,我在村門市部打工,一個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我們加入的瀛東經濟合作社,每年有6000多元分紅股金;我已經超過55歲,每個月還有960元的養老金;另有每月300元的糧食補貼。”施考泉說,算下來一年有6萬元左右的收入,是名副其實有“薪金+股金+養老金+糧金”的“四金農民”。
漫步在瀛東村的旅游度假區,一棟棟別墅坐落其中,每到節假日周末,常常被預訂一空。如今的瀛東村仍然在“小步快跑”,不斷升級。“每隔一段時間來我們村,你都會發現新變化。”施考泉自豪地說,30多年來,瀛東村憑著艱苦創業的精神,逐步建設起一個令人矚目的美麗村莊。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建設的加快推進,讓瀛東村迎來了更大的發展機遇,相信以后的日子會越過越紅火。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