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20-09-24 22:57:09
新華社成都9月24日電 題:把產業興盛之“根”扎進大涼山
新華社記者葉含勇、李洪磊、謝佼
山高坡陡,氣候惡劣……在“一方水土難養一方人”的深度貧困地區如何抓產業?記者在大涼山采訪發現,“打通”產業鏈、利益鏈、人才鏈已成為未摘帽貧困縣實現穩定脫貧的重要抓手。
網紅“懸崖村”與“乘風破浪”小土豆
站在山腳仰望山頂,800米的垂直距離令人生畏;村民進出村莊需要攀爬2000多級鋼梯……這就是著名的懸崖村——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阿土列爾村。村民某色拉洛的家位于村子最高處。
夕陽下,一家人正忙著收青花椒。
經過當地電力公司全力攻堅,懸崖村實現了穩定供電,某色拉洛用當地的生態食材辦起了農家樂。趁著暮光下山,記者在鋼梯上見到了一群結伴上山的游客。帶路的是一個彝族青年,他肩背食材飲料如履平地,還不時通過手機與粉絲們互動。
在成為第一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后,懸崖村的“鋼梯小網紅”已有數十人。昭覺縣副縣長廖宇超告訴記者,懸崖村等地正在創建4A級旅游風景區,昭覺縣以鄉村旅游為抓手,正在推動產業深度融合,助力群眾穩定脫貧。
產業扶貧東風來,涼山的土豆也開始“乘風破浪”。
阿布澤魯山下,布拖縣與四川江油市合作共建的布江蜀豐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正在布局馬鈴薯全產業鏈體系。目前已完成智能溫室育種大棚、保鮮儲藏庫、馬鈴薯主食文化體驗陽光餐廳、普通溫室大棚等建設項目。
“全縣年產土豆約20萬噸,以前幾乎沒有對外銷售。去年底,我們與成都蒲江縣合作,開始網銷布拖土豆。”布拖縣商務局辦公室副主任尚召楊介紹,本地電商企業負責收購、分揀土豆并運往蒲江縣,蒲江的電商企業建立農產品網銷前置倉,在那里完成土豆的儲存、網銷、包裝和快遞,順利賣向全國。
“目前已售出4萬公斤,銷售收入16萬元,農戶收入9.6萬元。”尚召楊說。
緊密利益聯結機制 讓貧困群眾多渠道增收
如何在產業項目與貧困戶之間建立更加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讓發展成果更多惠及貧困群眾?
位于昭覺縣四開鄉好谷村的涪昭現代農業產業園探索構建了“123”利益聯結模式,即“1托管”,對貧困村集體已建立但管理使用成效差的設施大棚進行托管;“2同步”,固定租金定期上浮、固定分紅與效益同步;“3優先”,園區務工優先使用貧困戶、園區訂單優先照顧貧困戶、園區入股優先考慮貧困村。
以“1托管”為例,該項目目前已吸引好谷、洛爾等貧困村入園發展飛地經濟,惠及貧困戶335戶1339人;同時依托技術、銷路等優勢,對火普、梭梭拉達等6個村級產業示范點進行托管經營,惠及貧困戶486戶1905人。
在喜德縣冕山鎮洛發村,半山腰建起的大規模生豬擴繁場直接帶動全縣4個大型集中安置點2095戶、洛發村72戶貧困戶增收。在擴繁場培育20多天的小豬,被送到全縣83個代養場養殖,直接帶動全縣1192戶貧困戶入股和勞務增收。
這是喜德縣引進國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鐵騎力士建設的生豬養殖扶貧項目,企業、金融、村集體經濟組織、大戶、貧困戶“五位一體”的利益聯結機制,惠及建檔立卡貧困戶約5567戶,約占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的三分之一。
海拔2400多米的冕山鎮則果村就有這樣一處代養場。老板格依爾洛說:“貧困戶從銀行貸款入股代養場,每年每戶有2000元分紅。貧苦戶還可以到代養場干活,如果勤快點,一年下來,務工收入能有兩三萬元。”
激發內生動力 鍛造產業扶貧鄉土生力軍
下午3點,高原陽光正烈。在廣東省佛山市援建的東西部扶貧協作項目——喜德縣魯基現代農業循環產業園區,一名皮膚黝黑的青年正在菜地里“巡視”。強烈的陽光晃得人睜不開眼,而他卻全神貫注地察看苗情和病蟲害情況。
他叫孫特伍呷,魯基鄉人,目前在四川眉山職業技術學院學習現代農業技術。“這里過去有很多荒地,我之所以學這個專業,就是要回來把荒地承包起來做。”
廣州綠莊園科技有限公司派往該項目的負責人馬足華很認可孫特伍呷。“我們倆也會為某項具體技術或措施爭論,但有爭論不怕,關鍵是我能感覺到他是真的熱愛農業。”
扶智又扶志。產業扶貧給貧困地區帶來的觀念碰撞同樣彌足珍貴。
剛過去的這個暑假,正上初二的熱科比子報名參加了暑期職業培訓班。該培訓項目是布拖縣針對貧困戶家庭孩子推出的普職融合培訓,以布拖縣貧困戶家庭的初中高年級學生為重點培訓對象,通過約15天培訓,讓學生們初步掌握實用技能。
“我以前調皮得很,班里排名特別靠后。”熱科比子說,“現在長大了,知道家里負擔重,挺內疚的。我想提前來上保安培訓課。如果考不上高中,我想以后早點出去工作。”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