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20-09-29 18:41:09
新華社北京9月29日電 題:謀劃新格局 開拓新機遇——訪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蔡昉
新華社記者王優玲
新形勢下,中國經濟面臨諸多內部和外部挑戰,需要進一步挖掘經濟發展的潛力和空間。如何看待當前面臨的挑戰?如何拓展經濟發展空間、穩定就業保障民生?新華社記者近日采訪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蔡昉。
一個趨勢兩個轉折 新格局應對新挑戰
“第一個季度我們經濟增長速度是負的,但由于我國率先控制住了疫情,現在已進入一種常態的狀態。因此,我們隨后的經濟恢復也就比較快,二季度經濟增速轉正,預計全年經濟為正增長。”采訪伊始,蔡昉如是說。
對于中國經濟未來面臨的挑戰,長期從事中國經濟問題研究的蔡昉用“一個趨勢、兩個轉折”來概括。
“總的來看,全球化進入了一個新階段,也遭遇了逆全球化的潮流。”蔡昉說,國際經濟“長期停滯”將成為常態,“不能期待世界經濟在短期內會有很強的反彈,會為中國創造很多機會,這是一個巨大的變化”。
從國內看,中國面臨老齡化挑戰。一個轉折點出現在2010年,勞動人口減少,勞動力短缺,勞動密集型制造業優勢逐漸喪失;另一個轉折點預計出現在5到10年內,中國人口將達到峰值,進入負增長。這可能導致需求側變化,消費需求會受到沖擊。
應對挑戰,需要全局戰略。在蔡昉看來,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將國內大循環和對外開放有機結合的發展格局。
“雙循環的新格局實際上是我們傳統比較優勢的一個拓展,是我們應對未來挑戰的根本出發點,能為我國‘十四五’時期創造新的發展機遇。”蔡昉說。
他認為,雙循環新格局的用意在于,既要關注供給側,也要關注需求側;關注外需、投資需求、消費需求的平衡,注重挖掘消費需求的巨大潛力,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改善收入分配,加大再分配力度。
擴消費拓優勢 再造經濟發展空間
面對變化,中國經濟如何“逆風起舞”?蔡昉說,首先要牢牢把握我國價值鏈的比較優勢,繼續保持對外開放。
同時,中國是一個大國,區域之間有發展差距,資源稟賦有很大不平衡,因此,可以打造國內版“雁陣模型”,使得產業從沿海地區轉移到中西部地區能有更長調整時間,實現產業升級。
“中國擁有14億人口,其中有4億中等收入群體,這本身是一個龐大的市場,未來是一個潛在的更龐大的消費市場,這一巨大優勢使得貿易伙伴、投資者在決策中給予更高的權重。”蔡昉說,“十四五”期間應當繼續改善收入分配,進一步減小區域差距、城鄉差距及居民享受基本公共服務的差距。
蔡昉提出,我國新型城鎮化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對擴大消費和經濟增長將產生巨大的促進作用。
蔡昉列舉了一系列數據來說明我國未來城鎮化的發展空間:中等收入偏上國家的平均城鎮化率為66%,而我國2019年末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升至60.6%。與同等發展階段國家相比,我國城鎮化還有約6個百分點的提高空間。此外,我國戶籍人口城鎮化率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還有約16個百分點的差距。
“不論在一線城市、二線城市,還是在近3000個縣級行政區劃單位,我國城鎮化發展都有巨大的空間。”蔡昉說,現在是推動新型城鎮化的最好時期,其核心是以人為中心,讓農民工落戶城鎮。
穩就業保民生 增強就業政策措施針對性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蔡昉說,我國經濟恢復在加快,今年全年就業目標可以完成。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有一些企業還沒有恢復過來,此時應加大經濟活力,加大創業力度,不斷創造新的就業機會。要繼續改善營商環境,增強就業政策措施的針對性、精準性。”蔡昉說。
在應對疫情沖擊的過程中,我國推出了很好的財政支持方式,如2萬億元中央新增財政資金直達市縣基層、直接惠企利民。蔡昉說,這一做法應該常態化。財政支持資金應該對著最基層,直接對準企業,并直接到人,加大低保、社保、失業等補貼和發放,保持家庭收入穩定、能繼續消費。“消費是企業復蘇的關鍵,也是經濟復蘇的關鍵。”
重點群體穩,則就業大局穩。蔡昉說,要進一步發展農村產業,包括農業農產品加工業和其他的相關產業,幫助農民在家門口創造就業機會,保持其收入增長,這是巨大的挑戰和機遇。此外,要加大就業扶貧的力度,對有特殊困難的貧困勞動力要用社會政策托底保障。
對于今年高校畢業生的就業,蔡昉說,疫情影響下,會有補償性消費、替代性消費和誘發性消費三個新的消費點,這會給大學生就業提供新的機會,各地應把就業扶持政策落實到位,改善其創業就業條件。
對于經濟社會發展中突然發生的“黑天鵝”事件和可能出現的“灰犀牛”事件,蔡昉認為,要堅持“底線思維”,對危機的發生隨時有所準備。“防范疫情常態化,防控越好,經濟社會恢復也就越好。”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