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wǎng)
2020-10-06 16:46:10
新華社哈爾濱10月6日電 題:國慶游“攪熱”中國最北村莊
新華社記者孫曉宇
紅燒細鱗魚、小雞燉蘑菇、白菜凍豆腐燉粉條……傍晚時分,游客們大快朵頤,“夢之圓”客棧經(jīng)營者王秀梅在餐廳后廚來回照應(yīng),忙得“腳打后腦勺”。
地處中俄邊境的黑龍江省漠河市北極鎮(zhèn)北紅村,被稱作“中國最北村莊”,也曾是省級貧困村,常住人口146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49戶。
今年50歲的王秀梅是北紅村村民,2018年,靠種地和打魚為生的她和丈夫投資80多萬元開了這家家庭旅館,共有8個房間。在兒子的幫助下,她的家庭旅館還在兩家線上平臺接受預(yù)定。
“‘十一’期間的房間幾乎都是網(wǎng)上預(yù)訂,每天能訂出去五六間,一天凈收入六七百元不成問題。”王秀梅說,開了家庭旅館之后,一年能收入近10萬元,還和天南地北的游客成了朋友,生活也越來越有奔頭。
在村北的黑龍江畔,村民張翠花于2018年籌資400余萬元建設(shè)的“遠方故里酒店”格外引人注目。游客們漫步江畔,用手中的相機鏡頭,定格“中國最北村莊”的落日余暉。
2011年末,北紅村接入了國家電網(wǎng),告別了每晚只通3個小時電的日子,來村里的游客也越來越多。當(dāng)時,張翠花正讀大一的兒子冉凡勝從村里不斷增多的游客中看到了商機,便鼓勵母親開起了家庭旅館。如今,張翠花家的酒店已擁有客房40多間。冉凡勝博士畢業(yè)后,在江蘇工作,業(yè)余時間負責(zé)起家里酒店的線上運營和推廣。
“‘十一’期間,基本天天客滿。”張翠花說,雖然每晚要忙到11點多才能休息,但累并快樂著。
晚上9點多,張翠花家附近的“列巴屋”依然燈火通明。今年53歲的村民張桂英正在加班加點烤制俄式面包,有俄羅斯血統(tǒng)的她,做面包是家里的祖?zhèn)魇炙嚒?
“這幾天生意好,一天能賣200多個面包,把我‘忙夠嗆’。” 張桂英說,開面包房每年能為她增收兩三萬元,等不忙時,她想去外地進修面包制作技藝,做出更受游客歡迎的面包。
漫步在北紅村的街道上,可以看到街邊停放著各地牌照的車,聽到操著不同口音的游客說說笑笑。
據(jù)北紅村黨支部書記趙民興介紹,北紅村現(xiàn)有72家家庭旅館,全村366人中有220多人直接參與旅游業(yè)。村內(nèi)還建設(shè)了生豬養(yǎng)殖、蔬菜大棚等扶貧產(chǎn)業(yè)項目,全村的4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參與村內(nèi)環(huán)境整治獲得分紅收入。在多項舉措下,北紅村于2018年底已實現(xiàn)整村脫貧。2019年,北紅村全村總收入超過1000萬元。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wǎng)官方微博(@齊魯網(wǎng))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wǎng)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