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20-11-10 19:07:11
新華社銀川11月10日電 題:寧夏:團結村更“亮”了
新華社記者于瑤
集中連片的戶用屋頂光伏板熠熠生輝、光伏接入網和居民生產生活用電網密布、300畝荒地因為用上便宜便捷的動力電變成“噸糧田”……電力先行點亮了團結村這個深度貧困村,激活了資源要素,給村民脫貧致富注入了新動能。
團結村位于我國最大的易地生態移民安置區——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全村人口超過1.5萬人,干旱、少雨、風沙大、日照強,脫貧難度可想而知。
6年前,國網吳忠供電公司駐村工作隊的到來,給團結村帶來了福音。“我們發揮電力專長優勢,在團結村建了兩張網,上面是光伏接入網,下面是居民生產生活用電網。”駐村第一書記陳昕指著村路兩邊的電桿說,相當于給團結村建了一條快速便捷的電力“八車道”。
經過分析探尋精準扶貧路徑,2017年,供電公司采取利用屋頂發電收益逐年償還貸款的模式,在團結村實施自然戶屋頂光伏發電項目,目前,已完成746戶屋頂光伏建設,每戶年發電量7500度至8200度,戶均年收入5500元左右。
為滿足分布式光伏接入,國網寧夏電力公司又投入1500多萬元,新建安裝了20臺配電變壓器,使得戶戶可通動力電,為村民開展小型加工、種植養殖業等提供可靠的用電保障。
有了源源不斷的動力電,團結村生產機械化水平大幅提高,扶貧工廠的順利投產解決了貧困婦女就業問題,700多養殖戶不再為頻繁跳閘無法加工飼草而苦惱,而且動力電比以前照明電的機械效率高20多倍。通上動力電后,村里養殖戶迅速增加至1300多戶,牛羊規模擴大到4萬多頭(只)。
不僅如此,村里一片荒了20年的土地也被“電”亮了。“由于地勢高,這300畝地必須抽水灌溉,但用柴油機抽水太貴,算下來每畝地的生產成本要90元,所以干脆一直撂著。”村支部書記丁生紅說,去年供電公司接上了1.8公里的線路,使生產成本下降到每畝34元,當年種下去當年就見效,荒地真正變成了“噸糧田”。
找準致貧“病根”,開好脫貧“藥方”,電力扶貧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團結村遭遇的發展瓶頸,大大加快了脫貧進程。數據顯示,團結村貧困發生率已從2014年的27%下降到2019年底的0.45%,正向深度貧困揮手告別。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